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同时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问题,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两者,实际上却反映出我国劳动市场并非是简单的表面的就业矛盾,而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全国范围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的“用工荒”呈现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供需两方面并结合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人口因素对“用工荒”的产生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乔国龙  曹兵 《经济视角》2012,(3):114-116
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同时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问题,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两者,实际上却反映出我国劳动市场并非是简单的表面的就业矛盾,而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全国范围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的“用工荒”呈现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供需两方面并结合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人口因素对“用工荒”的产生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用工形势愈演愈烈,从季节性向常态化发展,从劳务输入地向劳务输出地扩散,从技工荒向技工、普工同荒演变,而且出现了农民工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年轻劳动力用工荒与40-50岁中年劳动力就业难并存、生产一线蓝领用工荒与白领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纵横》2011,(4):29-31
近两年来,“用工荒”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用工荒”现象不仅预示着劳动力市场进入转折阶段,同时,在“用工荒”和通胀的双重压力下,也使得中国劳动力成本随之上涨,给当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用工成本挑战。  相似文献   

5.
邓春娟 《时代经贸》2014,(6):469-470
针对我国出现的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发现我国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存在的师资力量、教学形式、校企合作等系列问题,以及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工荒”现象,尤其是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的回暖,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出现了严重的缺工现象.“用工荒”现象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当前国内“用工荒”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春节过后,一个从未在中国出现过的问题,困扰着中国沿海城市的企业家们——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资源最富裕的地方,居然出现了“用工荒”。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8,(6):22-23
温州皮鞋、宁波服装、绍兴轻纺面料、义乌小商品……这些都是我们浙江人引以自豪的区域品牌。而在它们的背后就是“浙江经验”的核心——块状经济。过去,我们以此掘来了“第一桶金”。而今,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只有提升“浙江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才有可能“突围”。在这其中,路径也许千万条,但是唯有发扬光大“浙江经验”,发挥块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才能实现最符浙江实际的创业创新。  相似文献   

9.
子承父业,历来是浙江民企财富继承的首选,但眼下,随着浙江民企“富一代”和“富二代”交接进入高峰期,一些不愿接棒的“少帅”开始“打包”卖掉父业。“老子”苦心打下的江山,“小子”为何要一卖了之?  相似文献   

10.
"用工荒"在我们国家已经表现得日趋严峻,餐饮企业的用工荒仅仅是中国用工荒的一个缩影,将"用工荒"问题放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研究,运用调查法和文献法对餐饮企业用工荒的原因从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餐饮企业用工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劳动是人类的天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为人类社会进步所必须。本文首先阐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辩证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构矛盾,即"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现状及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劳动关系的平衡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农民工职业培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 《发展研究》2006,(7):90-9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福建省成了外商和港台客商的投资热点,成了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数量上逐年增加、质量上逐步提升。“用工荒”和“技工荒”成了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增加,福建省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由于劳动技能的限制,农民转移就业难成了阻碍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是解决企业“用工难”和农民“就业难”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薛晓亮 《经贸实践》2013,(12):13-14
大数据是近期信息产业、信息消费领域一个新热点。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好,尤其是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数字浙江”、“智慧浙江”建设,大数据产、№培育基础愈加成熟。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电荒”使饱受通胀之苦的中国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部分地区的供电紧张矛盾进一步加剧。下半年,尽管面临“电荒”、“钱荒”、“用工荒”等多重压力,但是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战略陛新兴产业必须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5.
从用工“蛮荒”说起 时下,不管是长三角、还是京津塘与珠三角.均出现了用工荒,通俗一点.就是“招不到人”。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数字,在2011年2月份,广东省有15万用工缺口.虽然这个数字比前几年缓解了不少。  相似文献   

16.
以国有大型企业支撑的“青岛模式”正在努力延展其民营经济欠发达的“短腿”,期望和以“温州模式”为代表、中小企业为主体、民营经济高度活跃的“浙江模式”实现“殊途同归”。与青岛相一致的是,包括杭州在内的浙江各城市也在向“青岛模式”学习。(3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  相似文献   

17.
《经贸实践》2006,(9):37-39
“块状经济”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发展“块状经济”是富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新路。进一步发挥“块状经济”的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的重要行动。省政府确定,“十一五”时期重点培育“三个一批”,即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一批“块状经济”和一批成长型小企业。其中重要方面是,培育100个“块状经济”,将其发展成为销售规模50亿元以上、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较强、产业层次较高、拥有区域品牌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全国性的制造中心和重要的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刘刚 《经贸实践》2006,(2):8-10
欧盟普惠制“变脸” 新年伊始.浙江外贸企业的一个担心终于成为现实:从今年1月1日起,欧盟正式实施新的普惠制。  相似文献   

19.
单东 《经贸实践》2006,(12):36-38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人权问题的重视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维护职工权益,特别是农民工权益;民企恶意拖欠职工工资、违规加班的案例逐年减少。但另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家却抱怨现在“用工荒”和人才问题严重。2006年9月,笔者在浙江省诸暨市对民企调研时,就听到浙江情森制衣有限公司、浙江三马锦纶科技有限公司、步森集团等民企负责人反映,现在企业一线工人匮乏。不少工人不遵守劳动纪律以致工厂无法正常开工,很多订单被迫放弃;而且企业中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频繁跳槽并带走原企业核心机密的现象经常发生。笔者认为,要解决民营企业“用工荒”和人才问题,民企的资方权益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萧潇 《经济视角》2005,(8):21-22
不久前的浙江一行,吉林省省长王珉为吉林带回了“小狗经济”。他要吉林学习和倡导浙江的“小狗经济”,就是全民创业。温州市在发展时期也以“小狗经济”著称。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部说“小狗经济”是成功的重要途径。而“小狗经济”提出者钟朋荣,很多企业高层们都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