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全域旅游是要打破主要依靠景点、景区、饭店、宾馆这种"景点旅游"模式,把整个行政区作为整体,全区域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整体优化旅游环境,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构筑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并举、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主客共享文明成果的一种全新的、大旅游格局的新业态。以绥棱林业局旅游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分析绥棱林业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不足,对其推进全域旅游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六大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地质景观特征和地质旅游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神农架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神农架地质旅游景观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神农架地质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理念,策划出四条地质旅游专题线路。神农架地质景观旅游价值极高,在115个列入评估的地质景观中五级景点10个、四级景点41个、三级景点64个。神农架林区层面可分为地质旅游景观相对富集区和地质旅游景观相对稀疏区,在地质旅游景观相对富集区又可分为大九湖、神农顶、天燕、官门山、老君山五个地质旅游景观富集区并可进一步划分出地质旅游景观集聚区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逐渐兴起的,作为现代服务业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乡村旅游已成为农业多功能性价值实现和旅游者个性化出行体验对接的平台。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时常出现逻辑偏离,"副本"化严重、组织化程度低、"异域味"过浓和网络营销失效等问题普遍存在,因而亟须构建有效的释困路径以应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困扰农村发展的"三农"难题,我国开始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将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作为主要的实施途径。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但是在农村休闲旅游产业不断发展与壮大的同时,出现了乡村景观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状况,不仅破坏了原有的乡村特色,也极大的威胁到乡村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因此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生态伦理建设视阈下发展和管理农村休闲旅游产业。本文主要从农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策略方面进行阐述,并以浙江省地区为例,对其农村休闲旅游景观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辨析休闲与森林旅游相互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在"国民休闲计划"下发展森林旅游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旅游产品规划与设计、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等问题,并归纳了城市综合公园型、社区住宅型、景区景点型、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型、自驾观光型等6种森林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推进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采用语义差异法,在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选取具有明显不同景观特色的天柱峰、炼丹湖、三祖寺3个景点,定量地对天柱山景观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天柱峰、炼丹湖、三祖寺3个景点的评级值具有明显差异,且与其景观特点相关。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在综合潜山市乃至安庆市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优化景区资源配置,实行旅游资源共享与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旅游资源,并按家标准GB/T18972-2003将其分为7主类;根据新左旗旅游资源特点,开发出6个功能景区,并针对各景区的功能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结合新左旗开发建设条件的优势,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旅游者的需要设计出4条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与"双创"的发展背景下,市场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为了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从3个方面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互联网+"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背景。介绍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过程,以《专业导论与专业创新》为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9.
休闲经济及旅游业迅速发展,人们的旅游消费理念趋于理性化和自由化,旅游体验更加注重身心的愉悦和放松,"慢"已成为众多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目标,特色化的、慢游型的、参与度高的特色小镇备受青睐。慢旅游背景下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满足了人们对休闲度假旅游的追求,又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与旅游紧密结合的产物。慢旅游背景下乡村特色小镇的建设既要以乡村性和生态化为主线突出村镇的原始味道,又要牢牢抓住"慢"和"特"的基调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既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又要挖掘特点和突出个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国内旅游业也迅速兴起,特别是在美丽乡村背景下特色旅游村镇不断被开发,利用乡村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为旅游者提供了动人优美的旅游环境。但在特色旅游村镇景观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从特色旅游村镇景观问题入手,进一步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促进特色旅游村镇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完善黑龙江省森工管理体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森工管理体制,是促进森工振兴发展的关键性环节。政企分开是大方向。文章提出了内部分开型过渡模式的基本构想。渐进性“内部分开型”改革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有利于国有林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有效解决森工“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首先,在林业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林业-旅游"生态产业链的理念和理想模型。然后,分析了该产业链对农户可能产生的功能作用:增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收益增加;鼓励农户亲环境行为,促进生态宜居实现。最后,提出提高农户适应产业链发展的保障体系:建立政策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明确的制度指引;建立经济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稳定的财政扶持;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信息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便捷的资讯网络。  相似文献   

13.
本溪国有林场“十一五”发展建设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辽宁省本溪国有林场"十一五"时期改革、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森林经营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下一步改革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延续林业总场统一管理,总场、林场两级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强化资金管理,加强林产品营销管理;开展人事工资制度改革;鼓励扶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在部分国有林场开展现代林业建设试点,促进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共生协调度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安全两者关系的分析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值得高度关注的课题。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林区经济发展互促互进具有重要意义,把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森林生态保护看作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体,用以揭示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共生关系,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国有森工林区贫困与森林生态综合发展水平的14个指标数据,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两子系统的共生协调度模型,探究国有森工林区各林业局贫困与生态的共生协调模式的空间布局和差异。[结果]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共生协调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经历互利共生、寄生协调、寄生冲突和互害竞争等关系,但寄生模式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与生态的主要模式。[结论]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要想实现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协调,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的投入及抚育力度,另一方面森工企业要转变生产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对林木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融,将森工、水能开发、食品加工与旅游联动,将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本土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养生旅游相统一,形成一系列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关联雏形。依托域外大景区整体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实行点、轴、面串联推进景观的全域统筹,突出绿色主题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旅游全域协同发展,并探索出全域旅游的产业关联与地域统筹协作模式。实践表明:这类区域全域旅游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政府主导、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关联、差异化发展的地域协同、地域文化挖掘与人文景观营造的特色提升等策略。针对该县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更新观念与强化政府主导,以产业链间的横向关联推动产业聚变,以分层次/类别统筹开发促进全域协同,坚持生态优先和强化环境保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40个林业局进行推测计算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整体较低,只有少数林业局能够达到有效的投入产出状态,林业投资和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投入冗余,林业总产值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会降低投资冗余,但仍会存在较大的劳动力冗余,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要素投入的结构优化是提升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 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环境良好"是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生态差距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 生态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最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 精心谋划林业工作。必须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 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森林经营, 把兴林富民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根本宗旨, 积极推进林业生态、经济、文化三大体系建设, 全力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履行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8.
首先界定了"生态立省"的科学内涵,在分析辽宁省提出"生态立省"战略背景的基础上,指出辽宁省实施这一战略的可行性与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应该抓好的几个要点,即:正确理解林业政策与发展方针,保证其贯彻实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用生态经济思想指导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积极吸引外资,加大辽宁林业开放步伐;紧抓森林分类契机,实现森林科学经营;树立林木价值观念,创造良好的价值实现环境;重视林产品质量,向优质要效益。  相似文献   

19.
国外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经营范式从木材持续收获经营转向森林可持续经营,并且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林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这要求林业经济学拓展其研究领域,并召唤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中涌现出各种新的理论形成了众多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们在解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践问题的同时,也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来源。其中,生态经济学对森林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对传统林业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批判与修正也需要生态经济学的自然资本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山西省晋城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城乡一体化推进造林绿化,勇闯先河开展林权改革,绿色转型壮大林业产业,持之以恒管护森林资源。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应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干果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力抓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