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月3日】中国正在策划一个“大战略”,在2020年赶超美国。但是,中国经济的一些数据却无情地预示着这条道路的,艮险。通过瑞穗综合研究所对中国经济多年的研究,我们在这里剖析一下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延辉  张艳 《辽宁经济》1999,(12):48-48
自199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连续六年的减速增长,在经济滑坡过程中,商品市场出现价格回落,生产能力过剩,资金市场上利率下调,资金大量闲置。为此,许多人把目前的中国经济称为过剩经济,把中国的市场称为买方市场,甚至认为由于产品过剩而形成的买方市场状态对消费者是一个福音。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经济生活的一种表层理解。首先,中国经济不是过剩经济。尽管有资料显示,在601种主要商品排队中,供求平衡的商品占总数的74.2%,供大于求的商品占25.8%,供不应求的商品几乎没有。许多人因此认为中国经济已从短…  相似文献   

3.
的确,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并在世界范围内购买资产。而且中国的经济规模确实要超过美国。但是这并不会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很快到来——最早将在2040年实现,很可能是在2050年。在此期间,眼下的任务不是设法阻止中国购买美国的资产和进入美国的市场,而是要与中国一起精心构建一个足够包容和灵活的国际体系,以保证中国经济增长并使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其经济带来的潜在收益。  相似文献   

4.
过去5年,中国享受着只能用“动力十足”来描述的经济增长。除了每年总体增长10%以上,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连年递增。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现在,这个经济扩张期显然即将走到尽头。不过,在未来几年中国将会经历何种形式的放缓,仍然很难讲。  相似文献   

5.
非典对中国经济的某些领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但也给中国经济某些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非典过后,中国经济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从总体上看,200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仍能保持在8%以上。  相似文献   

6.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于5月上句到了中国,随即在一周的时间里与中国经济领域的聪明头脑们针锋相对地论战,并指出中国经济存在的种种问题,且不局限于经济本身。  相似文献   

7.
在2005年即将结束之际,中国已经实现了它的主要经济目标,取得了诸多乐观的经济增长数据,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8.
【美国彭博新闻社2月20日】关于中国经济赶超美国经济的说法有好几种,有说在2020年赶超的,有说2030年的,有说2050年,也有说永远赶不上的。然而中国经济可能已经大于美国的了。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担心,美国经济将继续走下坡路,而且,中国经济或许也将受到冲击。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其出口总额的1/5。对美国的出口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最近5年,中国出口总额年均增幅约为30%;出口在中国经济产值所占的比例约为1/3,而中国的年经济总产值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还在加速。势不可挡的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年增长率达11.3%,为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远超普遍预期。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以来,关于新中国经济理论史的研究,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热点”,相继有几部论著问世,1999年9月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赵晓雷的《新中国经济理论史》一书,即是其中之一,对新中国五十年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经济》2011,(8):67-67
在30年举世瞩目的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究竟有没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中国模式”?通过“大政府+宏观调控”,是否能够走出一条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日前在经理人传媒主办的“中国CEO年会”上说,中国经济正经历V形复苏,不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W形波动。预期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都能达到8%,其间会有小的波动,2010年,中国经济将稳定正常。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近五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速稳定保持在10%左右。高速发展同时,也潜藏诸多风险,涉及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市场风险及中国自身经济的结构性风险。对于中国未来十年面临的经济发展风险,政府应当采取政策和措施予以规避,以保障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47):9-10
【美国《Global Beat Syndicate》11月16日】新闻媒体拿印度和巴基斯坦比较还是不久前的事,然而,这一比较对象已经改变了: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把印度与中国放在一起比较了。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年增长率10%的速度猛增,而印度也自1991年以来以平均年增长率6%的速度激增。有经济预测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将在2030到2040年间超过美国,而印度将在2050年经济力量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6.
胡少维 《开放潮》2002,(1):19-20
2001年以来,尽管世界经济环境不好,中国经济仍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但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如果2002年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没有增大,市场化改革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话,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很可能出现下滑势头(比2001年),因此,为避免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过快,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在体制、制度和政策上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2002年要维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格局,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千万百计扩大出口需求的同时,又要着力于开发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7.
樊钢 《特区展望》2002,(8):19-19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经济顾问樊纲近日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处于一个理想的状态,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面临的机遇在全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非常好的地位。樊纲在这份题为《变革时代经济形势及资本市场分析》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率为8%,而且没有通货膨胀,目前有些通货紧缩,但下半年可能会停止。在中国经济已进入到市场竞争状态下,经济增长达到目前的状况是一个很好的平稳状态。“至少一两年时间内这个趋势会保持下去,”他分析指出,“投资正在逐步恢复增长。今年外资1至5月份增长了29%,这两年还会持续下…  相似文献   

18.
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和地位是不相同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相对有利地位。首先,这是由中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中国的经济实力在过去20多年中迅速增长,专家预测,中国在今后20年仍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其次,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引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三,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依托巨大的本土市场,在劳动密集和中间技术制造业,中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有可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因此,我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尽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利在于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速度·效率·增长方式——1949—1979年中国经济增长透视匡家在速度高、效率低是建国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征。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历程中,粗放型增长即主要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带动的增长是常态,是主流。决定这种增长方式的主要变量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起义报》12月11日】近1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1.3%。尽管如此,中国经济是否有能力取代美国和欧盟而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这一点还是令人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