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陈寿文 《财经》2011,(16):190-192
1988年的某一天,胡因梦在纽约市内散步,偶遇探索书店.她在这间书店浏览时,被一张照片莫名吸引.那是俊美的一张脸——他不容许一丝一毫的含糊与妥协,透彻的眼神像是在遥望着另一个世界.通常这样的眼神里总带点梦幻成分,他的遥望却是警醒的、了知的.就是因为这张脸,她买下书架上所有克氏的书,回到家中一本本地阅读.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广为流传,一位学生私自从图书馆里带出了一本哈佛牧师捐献的书,他在受到了表彰之后被开除了学籍。受表彰是因为一场大火烧掉了其他的书,他留下了一本绝版书。但同时,他违反了校规,校规规定,任何人不得将这些珍贵的书带出去阅读。这名学生明知交出书会被开除他仍将劫后余生的书还给了母校。学校也没有因为情况特殊网开一面,而县坚决地“让制度来守护哈佛”。  相似文献   

3.
一条街上有三个水果店。一天,有位老太太来到第一家店里,问:“有李子卖吗?”店主见有生意,马上迎上前说:“我这李子又大又甜,还刚进回来,新鲜得很呢!”没想到老太太一听,竟扭头走了。老太太接着来到第二家水果店,店主马上迎上前说:“我这里李子有酸的,也有甜的,那您是想买酸的还是想买甜的?”“我想买一斤酸李子”,于是老太太买了一斤酸李子就回去了。  相似文献   

4.
读懂危机     
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寒风凛冽中,出版商们却嗅到了机会,相关题材的书籍一时充斥了各大书店。 此时,无论停产还是减薪,我们却有了读书的时间,而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一本无字书。  相似文献   

5.
从前在学校里教书时,每天与书本打交道,总能读到一些好文章,受到熏陶。每逢进城办事、上街购物,书店是非逛不可的。见到喜欢的书,就一定得买下来,不论囊中多么羞涩。有时也到图书馆或朋友家借书看,借来的书我总是相当爱惜,看过就还,信誉极好,别人也乐意借给我。  相似文献   

6.
因为不清楚管理者心目中的目标是什么,只能小心翼翼做事。本来有十几个脑袋可用,结果只有一个脑袋在思考,有脑袋的人只能做经理的手脚,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博弈     
风中游 《证券导刊》2011,(22):95-95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  相似文献   

8.
谌晓虹 《税收征纳》2004,(12):45-46
心若在,梦就在——世界因为有了阳光雨露,花朵才尽情绽放;因为有了爱与恩泽,人性才丰沛动人;因为有了书香的浸染,思想才醇厚宽广,散发出朴素内敛的光泽。常出入于幽兰之室,身上自有一种芬芳;常与书籍为伴,灵魂里自会透着一股才气。一本敞开的书,就是一个敞开的世界,一片广袤的森林,一个浩瀚的海洋,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9.
尽管关于饮食和减肥的书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关于全球化的书,但后者也并不短缺,那我们为什么要费心给大家介绍又一本全球化题材的书呢?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获得成功.似乎只有这样才不会枉此一生。因而走进书店,那些教人成功的书琳琅满目。而在教人成功的那些书里.似乎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成了一个必要条件。其实这不一定全面。  相似文献   

11.
坐在大大小小的日本餐桌前,不仅能品尝到各种好吃的和难吃的料理,更能品味到这个岛国饮食文化中所蕴涵的异邦风俗。在日本,记者想蹭到一顿饭很难,不过去饭馆采访例外。因为要拍一些料理的照片,而且要向读者介绍料理的味道,所以店主愿意拿出最得意的饭菜做广告。一次,和同事去一家饭馆采访,那家饭馆的招牌菜是生牡蛎。去之前同事告诉我:“生牡蛎贵得很,估计这回能享用一番了。不过,即使想吃得不得了,店老板请我们吃的时候还是要假装推辞一下。”到了那家饭馆,店主端出一大盘牡蛎,盘子大得让人眼晕。然后又上了两大碗拉面,为了摄影效果,同事还要了一杯生啤酒。一切就绪,我和同事彼此会意地看了一眼,开始给牡蛎们拍照。闪光灯下的牡蛎衬着冰块,晶莹剔透;拉面散发出的香气好像也渗透着店主的热情。拍完照,店主果然向我们发出邀请:“为了文章写得更好,请两位品尝一下吧。”我俩也像事先说好的那样,虽然想吃但还是又摇头又道谢,搞得十分礼貌。随后,店主端上一个巴掌大的小盘,上面摆着两个孤独的牡蛎,平静地换走了那个看得我们眼晕的大盘子,接着又拿来两个巴掌大的空碗,意思是让我们两个人分吃一碗拉面。当我们自己掏钱吃喝的时候,同事们都十分开心。新员工因为工资低,中午通常...  相似文献   

12.
走进书店,最喜欢买的是成功学方面的书。虽然依自己的个性,并不太在意职场上的成功与否,但却喜欢读成功人的故事,追寻成功人的思路。因为从他们的身上,我会时时感受到一种激情,一种力量,一种不断突破自我的渴望。我把这种快乐看作是种心灵的愉悦,精神的富足。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冬天,晴晴雨雨,天气晴的时候,对北方人而言,温暖舒适,坐在房间里,穿一件厚一点的衬衫,也不会感到冷,满目青翠,略备春意。当然下雨就不行了。台北,当然不能代表台湾,但是这些年也来过一些次。尤其是冬天,住下,躲开北京冬天的阴霾,与一群朋友聊天、论辩,从图书馆或书店找一些书看看,不亦乐乎。台北的书店,最主要的是在台大和师大附近,这两所学校又比较近,往往是步行前往。要说书店,一般人都会知道诚品,台大校门边就有一家,人很多。但是,这个书店有点像是北京的西单图书大  相似文献   

14.
仲剑弢 《金融博览》2009,(10):86-86
这是一本关于康复奇迹的书,同时也是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书。但是,请读者千万别为这样老生常谈的开场白失去耐心!  相似文献   

15.
"多抓鱼",它不是鱼,也不卖鱼,而是卖书,是一家新型二手书店的名字。多抓鱼来自法语单词deja vu,意为"似曾相识",寓意人对旧事物的牵绊,这与二手书有着奇妙的吻合——"真正好的东西值得买两次",人与书的"再相遇",仿佛让你感知到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有另一个灵魂与你相聚于此。冬日的一个午后,记者来到北京朝阳区大望路电影产业园,探访多抓鱼第一家线下实体书店。园区工业化的建筑风格与可爱的多抓鱼标识,竟混搭出一丝怀旧的萌感。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信用卡》2006,(9S):40-41
2005午,一本名为《世界是平的——21世纪小史》(以下简称《世界是平的》)的书,在整个美国社会中引起了一场震荡。该书从当午4月问世起,仅半年时间,销售量便突破一百万册,名列《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书店等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7.
最初接触到《中国金融》,还是1953年冬。我刚从湖南银行学校毕业,来到祖国边陲松花江畔,成为银行业中的一员。当时全国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东北是第一个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基地,还是最先全面学习苏联经验,进行银行制度改革的地区。我觉得踏进金融领域以后,就像从山沟里出来,一下子到了大海之滨一样,一切是那样陌生和神奇,多么希望有一天能乘船出航,经受风浪考验,领略海空神韵。在那个时候,我的宿愿是多读一点书,多向老同志学一点本领。可是,当时从书店里找不到金融方面的书籍,从邮局也订不到金融方面的报刊,银行内部只有两种刊物,一…  相似文献   

18.
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兴高采烈地拿着家长给的或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零花钱去书店买上几本自己喜爱的连环画,或花上几分钟租一本“小人书”在课余时间偷着乐的情景,相信对于三十岁以上的人来说都不会陌生,因为这在他们当时物质远不如现在丰富的童年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时过境迁  相似文献   

19.
出于对村上春树的热爱,凡是他的书,我都会找来读。近日,又有一本涉及村上春树的书出版了。不过这本《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的作者不是村上春树本人,而是村上春树作品的译者林少华。  相似文献   

20.
戴丽珍 《理财》2005,(8):68-70
朱善乐,温州最早的民营书店老板之一,一个在书刊发行领域赫赫有名的书商,一个曾对书刊经营怀着无比热爱和一颗雄心的企业家,为什么最终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带着疑惑和复杂的心情,近日,笔敲开了朱善乐住所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