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日仁青1990年初夏,《瀚海潮》杂志主编井石来到冷湖,赠我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湟水谣》,同时还有于佐臣、王贵如报告文学集《西部大淘金》,刘玉峰、陈天虬小说集《男人河》《市井细民》,秦书广、郭国庆、罗鹿鸣、田毅、郭力克、赵予萍等11人诗歌合集《瀚海诗苑》,诺日仁青翻译整理的《藏族民间动物故事》。事实上,这6本书是海西州文联编辑的“瀚海丛书”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时印刷匆忙,那几个关键字却忘了印上。诺日仁青,本名乔永福,1953年初生于青海互助县松多藏族乡村,时任海西州文联主席。他的文学创作涉及门类很广,包括长篇小说、散文诗歌、影视剧本、民间文学,获奖当然也不少,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藏族民间动物故事》,原因里面有许多兔子的故事,因本人生肖属兔,所以把它记住了。  相似文献   

2.
《瀚海潮》文学期刊 ,是海西州文联主办的三刊之一 ,它与《青海湖》曾经被视为青海两大汉文文学期刊。该刊自70年代末创刊到90年代末转刊的20年间 ,为柴达木培养了一批作家诗人 ,推出了一批文学作品 ,其中有些作品被《小说选刊》选登 ,有些作品被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建州35周年的时候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瀚海丛书” ,可看成《瀚海潮》主力作者的创作检阅和作品展示。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套丛书是《瀚海潮》兴盛与高潮时期的历史标记。在全国文学期刊界 ,《瀚海潮》因反映柴达木及其开发 ,而独树一帜。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变…  相似文献   

3.
在州十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由州文联主办的<瀚海艺报>发送到出席会议的代表手中.在此之前,州文联主席乔永福先生向我说起此事,意思是这是一份新创办的彩报,请大会秘书处负责分发各代表团.我当即同意,宣传海西嘛,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报,当时我并没有在意.而当我见到这份报纸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瀚海"两个字,它是那样的鲜红、苍劲,充满动感.此时的心情,不是出于书法艺术的欣赏,而是源于原<瀚海潮>杂志那份特殊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1982年春,我由组织上送到北京鲁迅文学院去进修时,海西州文联业已成立.这次进修,对于我个人的文学创作,是一次质上的变革与飞跃.这是后话,不提.我们进修,原来是一年,后来改为两年.1983年夏,我回到海西休假,同时也回到<瀚海潮>编辑部去工作了几天.  相似文献   

5.
在我对柴达木文学的记忆中,总有两个人出现.一个是高澍,一个是索宝.他们都曾供职于<瀚海潮>,也都已去了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6.
甲午之夏,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60周年州庆之际,甘建华应邀重走了一趟青海高原,回来后竟然收获了组诗《西部之西:重返梦境之旅》,包括《大柴旦情思》《回到冷湖》《花土沟的梦》《格尔木故事》(注:原载《柴达木日报》2014年9月15日),这让我讶异了许久.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甘建华是以文化散文而著称文坛的.  相似文献   

7.
公元1979年,无疑是经历了磨难和痛苦的共和国走向新生的里程碑。就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文艺界还没有从“左”的思想禁锢中彻底挣脱出来的这一年,柴达木盆地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学期刊《瀚海潮》,就如报春燕,出现在  相似文献   

8.
记忆高澍     
高澍,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柴达木的文学、文化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乃至于生命的人.也是<瀚海潮>杂志创办以来功不可没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9.
这是毫无疑问的,柴达木是一片文学的沃土.仿佛只是昨天的事,围绕《瀚海潮》这棵风雪孕育的文学壮苗,破土喷涌出了一批作家,让人羡慕地活跃在西部文坛上.至今让我回忆起来胸膛还是热的.后来--仿佛也是昨天的事,这块文学的热土一夜之间突然冷却,甚至板结.那批作家不翼而飞,德令哈和格尔木竟然没有留住一个.究其原因也许可以说出几条几款,但我实在不愿意去想它.我只是盼着,热切地盼着,有朝一日可以看到这板结的土地上仍有苗儿长出,文学的嫩芽.这些年我几乎年年重返青藏线,这种心情从没有冷却过.  相似文献   

10.
马西光:中国画《瀚海晓月》 大漠风沙静,瀚海生明月.与风沙搏斗了大半宿的人们刚刚入梦,黎明却已悄悄来临,忠实、勤劳的伙伴——驼群,也开始躁动.这位藏族女地质队员,不顾日夜劳顿,又默默地为早晨的出征而忙碌着.她轻手轻脚,生怕惊动了战友们难得的睡眠.那轻捷的体态和关切的神情,体现了同志间高度的阶级友爱之情.这便是我"读"了...  相似文献   

11.
致敬冷湖     
去年秋天,应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之邀,我和老友王文泸、程起骏结伴去了一趟冷湖.阔别多年之后,有幸故地重游,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感慨. 冷湖是一座因石油而兴的新兴城镇.1954年之前,这里是一片戈壁荒漠.戈壁滩上有一个阿尔金山积雪融化而形成的湖泊,它的名字叫做"奎屯诺尔",译成汉语就是"冷湖".  相似文献   

12.
冷湖,是一个青海石油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青海油田机关及后勤单位搬迁敦煌,这里日渐荒芜,残垣断壁.但巍峨的赛什腾山,连绵的冷湖三号、四号、五号丘陵,在漠风的合奏下,永不歇息地吟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慷慨壮歌;在冷湖"废墟"的周边,东坪、牛东井站林立,"气"冲霄汉,世人瞩目,大涨了冷湖久违的声威,特写了"爱国、创业、奉献、实干"的柴达木石油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有了地中四井.才有了冷湖油田,青海石油勘探局才改名为青海石油管理局.冷湖才成为局机关所在地.冷湖油田是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盆地第一个获得高产自喷井并且形成一定原油生产规模的油田.也是柴达木最早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油田.冷湖油田的发现,展示了青藏高原有油气富集区的前景.国务院为此批准设立冷湖市.从此中国地图上西北荒凉地段的柴达木盆地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石油基地.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1日凌晨5点50分,当格尔木东方放出灿烂阳光的时候,第一张报纸——《格尔木报》创刊号诞生了! 在我的生命中,与新闻结缘是料想不到的. 1987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我和同乡同学张海山(男,生于1955年,甘肃平凉庙庄村吴家庄人)骑着自行车,跑了20多公里,来到平凉市花所乡,见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农民家庭文化室创办者李存怀.后来我们写了一个2500字的报告文学《小人物的平凡事》,在1988年1月15日《甘肃农民报》发表了.这算是我第一次和新闻接触.  相似文献   

15.
冷湖十五年     
<正>1985年11月13日,奉青海省委组织部的调令,我离开了工作、生活、学习15年的冷湖,去新的岗位报到。早饭后,我眼含热泪、难舍难分地向为我送行的领导和同事们告别。坐上东去的汽车,沿着那条我再熟悉不过的冷湖四号往五号的公路,走到最南端的冷湖交通管理站,我让司机把车停下,和妻子一起下车。我们俩站在一起,面向北方,深深地鞠了一躬,眼泪又一次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冷湖,再见了!  相似文献   

16.
开卷志谢     
企业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黄立功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 副理事长李建青青海石油管理局局长方勤升青海钾肥股份公司总经理毛小兵西部矿业股份公司董事长刘生强青海盐业股份公司董事长李小山青海茫崖石棉矿矿长李和印瀚海(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永刚青海冷湖钾肥(集团)公司董事长媒体合作者刘学东www.cnki.net代表沈群www.cqvip.com代表朱向峰西海都市报主编卢彦西海商报主编刘晓阳青海经济广播电台总监张广恩青海石油报总编王浩格尔木报总编张辉格尔木电视台台长新华网柴达木频道 开卷志谢  相似文献   

17.
冷湖是海西的纯工矿区,矿产资源主要为盐湖资源和矿山资源.在冷湖,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立足之本,地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强的主导作用.除青海油田保留的石油工业外,冷湖地方工业以盐化工业为主.工业收入是全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冷湖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安排,围绕矿山资源开发进行.本文就冷湖“十五“计划与发展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杨天石 《宁波通讯》2007,(7):I0007-I0007
2006年,温总理在文联代表会上作报告提到巴金时说,"我过去读过他不少作品,那本《随想录》出版后,我读了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那是一部写真话的著作"。温总理喜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报道》2015,(2):8
众目期盼的国内高端专业杂志《INTERNI…设计时代》创刊号已于1月上旬制作完毕,并在1月底与读者见面了。由中国报道杂志社出版的《INTERNI…设计时代》聚焦国内外最权威和最具价值的设计资讯及创意故事。创刊号特别策划的"设计给养生活",通过10个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我是《时代潮》周刊的热心读者,从2000周年6月第一眼见到《时代潮》起直到现在,我一直“锲而不舍”地伴“潮”走。久而久之,我这个“赶潮人”对《时代潮》的每个栏目也都渐渐熟悉了。 在众多刊物中,《时代潮》称得上是一本耐看的杂志,但本人认为《时代潮》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