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节酒     
南方人善茶,把喝茶美其名曰:“吃茶”,一个“吃”字,闲情和逸致就出来了;北方人善酒,一杯端起,咕嘟一喝,再来一杯,像《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所以直截了当地叫“喝酒”。酒与喝连在一起,豪气、雄壮和野性之味就有了。但老家的吃节酒,把酒和吃连在一起,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一般人会按字面理解成关于酒的一种温文尔雅的喝法,实则不然。吃节酒是土塬流行多年的一种乡随——乡随者,风俗也。即过大年时,在始于正月初二终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段时间里,把村上一年度娶进来的媳妇请到自己家里,主人以上好的饭菜招待她们一天,以示祝福。百余户人的…  相似文献   

2.
生活之友     
生活之友美酒香醇莫贪杯逢年过节.亲友欢聚.乃至日常进餐时.很多人都乐于喝上几杯。那么,醇香的美酒对人体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呢?俗话说"少酒小人参",祖国医学认为.适量饮酒畅通血脉,活血行血,祛风散寒.健脾健胃之功效。现代医学也认为,适量地喝一些酒可以减...  相似文献   

3.
漳州饮早茶颇有讲究,首先要选在临风目街的位置,眼见路人赶早市,也就是所谓“灵市面”。然后叫上一杯清茶,本地人一般喝铁观音茶或者武夷岩茶.当然也有人饮西  相似文献   

4.
郑丽贞 《东南置业》2011,(11):74-75
自古“葡萄美酒月光杯”,“酒不醉人人自醉”。在高兴时,失意时,庆祝时,都要举起酒杯,或畅怀大饮,或小酌几杯。不言而喻,酒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如此,无论是白酒还是红酒都“涨声”一片时,酒“华丽丽”地登上了“投资品”的宝座,不仅有关于生活,更与投资有关。或者,投资的另一方面原本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5.
新年即将到来,许多亲朋好友喜欢聚餐庆祝。中国有句俗语叫“无酒不成席”,在节日宴会上少不了饮酒助兴,但是酒类尤其是白酒,酒精含量很高,喝多了会醉人。每年因醉酒都会发生很多事故,我们每个人在聚会时都要饮酒适度,首先自己要根据酒量而行,不过量饮酒:其次不去劝别人过量饮酒,再者要明确禁止驾车者饮酒,以防醉酒驾车造成车毁人伤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对白酒、葡萄酒产品质量监管,安徽省质监局组织开展了白酒、葡萄酒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其中,京皖王子酒、三星古中贡酒、金酒坊酒、金芜湖酒(珍酿)、糊涂诗人柔和三年酒五种白酒不合格。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09,(13):76-77
在我国唐代有一个天德军判官名叫迪简,他有一次赴宴迟到,该受罚酒,倒酒的士兵一时粗心,用醋壶给他倒了一大杯,迪简一喝,酸味难忍,立时明白军士倒错了。他刚想说破,但想到将军李景略治军甚为严暴,如果说出来该士兵极有可能被治死罪,于是迪简就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结果引起吐血。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人眼中,葡萄酒代表着浓重的西洋文化,同时也蕴涵着一种品位和情调。豪饮十大碗的气势在葡萄酒专家的眼中简直是一种暴殄天物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葡萄酒行业除了要想得到发展,除了通常的销售渠道和手段营建以外,还必须要考虑到文化的制约。本届酒业财富论坛有关专家也由此相当偏重于葡萄酒文化方面的讨论。品位培养还需时日尽管有着诱人的红,醉人的香,但是葡萄酒的酸涩口感,还是大部分国人所不能习惯的,于是民间有了一种最通俗的喝法,用雪碧可乐兑着酒喝,就成了一杯甜甜的饮料。这种方法虽然迎合了消费者暂时的口感,但…  相似文献   

9.
落棚酒     
张家的落棚酒大伙是越喝越带劲儿。满堂的烛光照着新房子新棚顶,满堂的红脸膛儿左右晃动相互映照,满堂的猜拳行令声像运河的浪涛一浪一浪直撞墙。先是东家张旺亲一杯一杯满上,一杯一杯见底儿,满五圈干五圈。随后是东家老婆王氏把壶斟酒,又是一杯一杯满上,又是一杯一杯见底儿。再后来  相似文献   

10.
《重庆国土房产》2009,(4):38-38
对芬兰公务员来说,受礼和吃请绝对是天大的事,因为法律规范十分苛刻,一不小心就会把前途全搭进去。可以喝一杯啤酒,或者吃一个三明治,但如果不小心喝了别人的葡萄酒,那么随时随地都可能出问题。同时.公务员不能接受价值较高的礼品,这个“价值”的概念非常细化:一般在24美元左右。芬兰的物价水平较高,在一些餐馆里,一杯白开水都要5美元,在餐馆里请公务员喝白开水,也要数一数喝几杯才行。  相似文献   

11.
管理快餐     
电话大战30年代上海有两家出租汽车公司,一家是美商办的云飞汽车公司,一家是中国老板周祥生办的祥生汽车公司。刚开始,云飞公司凭着资金雄厚,新车多,收费低,客户多,根本不把祥生公司放在眼里。为了发展业务,除购买更多的新车外,云飞公司首先在上海新开辟了电话叫车业务。电话号码是30189。为使顾客加深印象,他们在当年春节大作广告,有奖征求电话号码的谐音。最后揭晓的结果有:“岁宴一杯酒”,“岁临一杯酒”和“三拳一杯酒”等,一时间,云飞公司的电话号码传遍了上海。公司知名度增加,电话叫车业务又使顾客特别方便,所以,…  相似文献   

12.
“公家的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单位没经费,喝得夫妻感情退,喝得形象不伦不类,喝得整天昏昏欲睡。”几句顺口溜道出了用公款大吃大喝者的实情,颇耐人寻味。要坚决刹住大吃大喝风,已是老生常谈,中央也三令五申。然某些单位和部门却不执行党中央的决定,仍我行我素,于是乎,名目繁多的吃喝风愈刮愈烈。诸如来客陪着喝“意思酒”,过年过节喝“友情酒”,平常无事喝“闲酒”,关系单位喝“关系酒”,还有“认识酒”,“庆贺酒”、“晋升酒”、“受奖酒”等等。大吃大喝屡禁不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环顾四周也不难发现把吃喝风看做“小灯泡”,出不了啥大事的有之:“公家的”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的  相似文献   

13.
以下是常见的夏季饮食习惯,它们各有什么陷阱?如何才是聪明选择?饭后一杯冷饮或冰品因为热,往往饭后就喝杯饮料或吃碗冰,但是一杯珍珠奶茶热量就有240卡,一罐绿奶茶185卡,一罐冰咖啡115卡,一支雪糕280卡。聪明选择:喝白开水或矿泉水,也许一开始会觉得没味道不好喝,但习惯是被养成的,一旦养成清淡的口味,再喝含糖饮料反而不习惯。喝绿豆汤等甜品很多人因为吃不下,就会喝绿豆汤、红豆汤、西谷米,但这些食物和米饭一样属糖类,如果吃太多一样会发胖。聪明选择:要做到取代,而非多加。如果饭后要喝一碗绿豆汤(约70卡),记得饭量要减少l/4。吃凉面商…  相似文献   

14.
去爱陌生人     
我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散步时,看到一群渔民正在吃晚餐。他们叫住我,给了我一串葡萄和一杯拉基酒。在土耳其的传说中,拉基酒是爱神为世间的恋人酿制的酒,我为了不辜负渔民们的盛情,举起杯一饮而尽。  相似文献   

15.
在水草丰美的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着一句赞美“草原”牌白酒的妙语:“不喝草原白,感情上下来”。所以“草原白”是草原人民招待佳宾的上乘美酒。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草原白”变味了……假“草原”白酒案发草原去年7月的一天,太仆寺旗酿酒厂厂长一行在锡林浩特市开会时,在一家酒店招待客人.用酒当然首选本厂生产的“草原”白酒了。但这次喝“草原”白酒,却没有上来感情,经仔细辨认,这酒是假冒品。生产“草原”白酒的厂长喝了假“草原白”,自然要彻底追查。酒店经理告知,该批酒是从市内的一家国营批发部进的货。“草原白”…  相似文献   

16.
让我们来聊一位绿色无公害环保型女酒鬼,她叫李清照.将其定义为女酒鬼一点都不冤.李清照留存下来的作品里通篇都在喝."煮酒笺花"、"香消酒未消"、"非干病酒"、"酒意诗情谁与共"、"酒阑更喜团茶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愁浓酒恼"、"酒美梅酸"……只《漱玉词》里"醉"就出现11次,"酒"19次.这数字组合1119翻译过来俨然就是:要要要酒.  相似文献   

17.
“大王,我敬您一杯!”公司聚餐,我借酒壮胆,叫了我们老总一声很久没再用的称呼“大王”。大王很激动,他说有好几年没有人这样叫他了,这些年来,别人只叫他王总,连原来和我一样叫他大王的人,也都改了口了。说这话时他眉眼间颇有几分“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我只能赶紧安慰,“公司大了,当然要正规起来,不能再像当年公司刚起步时那样没规矩。”一句话拉开了共同回忆的序幕,我们每人一碗汤,小口小口地喝着,在觥筹交错声中,聊起了当年我刚进公司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谢咏 《科技与企业》2007,(11):16-17
公元1573年,舒氏祖先迁居泸州,建起窖池,开起酒坊,香飘十里。舒氏的祖先也许并不曾想到,他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家庭与酒的不解之缘。冥冥中,世代守护这传世老窖,成了舒氏的家庭使命。  相似文献   

19.
坐的特权     
鲁迅在《孔乙己》中说,做工的人,傍晚散了工,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穿着长衫,自认为属于有权利坐下喝酒阶层的读书人孔乙己,却也只有和做工的一样,站着喝。这正是孔乙己没落的尴尬处。  相似文献   

20.
人说:酒是有灵魂的水。小饮怡情。西方人以红酒、白酒佐餐极其考究。中国古代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饮酒是美学的味蕾与文化交融的极致激荡!还有人说:以前生养女儿,习惯在女儿出生那年酿酒,等她长大嫁人,那坛酒就可以用来宴客,人称"女儿红"。万一不幸,那女孩来不及长大,那坛酒就叫"花凋"(花雕)。中国人喝酒的历史很久。论语说:"唯酒无量,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