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母亲,溺爱女儿的程度让人难以想象:女儿吃的东西,母亲先要试吃;女儿在学校打扫卫生,母亲总去代劳;有时女儿上课,母亲就站在校门口,说这样心里踏实;一次女儿迷路,母亲大哭一场,从此再不让女儿上学,也不让女儿出大门,从8岁至今已整整21年了。后来,母亲干脆辞掉工作,专门在家守着女儿,什么家务也不让女儿做,甚至连大小便也不让女儿下床,自己为女儿端尿盆。这个母亲,就是山东济南建筑工程学校副校长习汉杰的妻子。这则报道,登在《生活日报》上。真是大下奇闻!鲁迅当年说过,没有哪个蠢妇人,怕孩子摔跤而不让其…  相似文献   

2.
《乡镇论坛》2008,(9):18-21
这个故事发生在江苏省泰兴市一个只有母女二人的家庭,母亲叫蒋冬兰.女儿叫孙月仙。孙月仙是苏州职业技术大学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父亲,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15年来母女二人的日子虽然过得并不富裕但也算平静幸福。可是突然有一天,妈妈带回了一住陌生的叔叔.这不仅打破母女原本平静的生活,还带来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男人是谁?其间又发生了什么呢?事情还得从15年前的那个秋天说起……  相似文献   

3.
张建群  阿友 《乡镇论坛》2010,(19):43-44
一个家境贫寒的女子,在初为人母听到儿子呼喊第一声"妈妈"时,她毅然决定给聋哑53年的母亲治疗,只为让母亲和天下所有的妈妈一样感受那种被子女呼喊妈妈的幸福。治疗之路艰辛而又漫长,她没有绝望,而是发挥自身潜能学习一技之长,想尽一切办法筹集医药费。终于,母亲沉睡了53年的听力在女儿爱的呼唤下复苏了……  相似文献   

4.
感受母爱     
去年暑假里的一个星期天,女儿吵着要去外婆家,是的,我也该去看看母亲,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去了,尽管母亲住在离我不到十里路的郊区农村。女儿六年级临近毕业,没有了星期天,为了确保女儿考上重点中学,几个月来我全力以赴,把什么都给忘了。我收拾了一下,准备再到街上买点东西带去,女儿等不及吵着要走,于是我就拦了一辆出租车,让女儿先去。等我骑车到了母亲那儿,母亲告诉我女儿还没到,我的头一下子就大了,把东西往院子一扔,顾不上问候父亲一声,骑上车往原路返回。13岁的女儿身高已经一米六,亭亭玉立,象春天里的一株小杨树。从她十岁的那年,我独自…  相似文献   

5.
马亚伟 《乡镇论坛》2020,(12):25-25
母亲喜欢做鞋垫,她在鞋垫上绣上花花草草,非常漂亮。我们都喜欢母亲做的鞋垫,又舒适又美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开始在鞋垫上绣字。“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幸福永久,前程似锦”,凡是表达美好祝愿的词都被母亲绣到了鞋垫上。母亲说,在鞋垫上绣字已经成了“流行趋势”,很多人都想通过一副鞋垫来为自己求得好运。  相似文献   

6.
孙道荣 《乡镇论坛》2008,(33):38-38
医生将病人家属叫到了一边,面无表情地说,“这是你母亲的检查报告.癌细胞已经完全扩散,没救了。”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想吃什么,就让她吃什么吧。”  相似文献   

7.
想念母亲     
好久以来,我总想写一写母亲,可一直未能如愿。看着街上洋溢着幸福笑脸的母亲,特别是每当我看到和母亲年龄相仿、满头银丝,却怡然悠闲地乐享晚年的老妈妈,我又一次强烈的思念起已故二十三年的母亲!我是家里的老五,上面已有四个姐姐,父亲一直想要个男孩。听大姐说,母亲生下四姐时,突然不会说话了。可以想象,那时候的农村,对生了四个女儿的母亲,心里该有多大的压力啊!谁知,天意难违,直到母亲三十九岁时,还是生了一个女孩!那就是我。可以想象父亲的  相似文献   

8.
讲故事的人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90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相似文献   

9.
这里介绍一位母亲,她用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将女儿陈施若送入了世界一流的音乐学府--"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她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育人之道,她在音乐上有过人的悟性,她用自己的言行实践了一个事实:把异常艰辛、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快乐、幸福的经历.让孩子在勤奋、充实和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前阵子,看了《孔雀》这部电影,讲的70年代的一个普通家庭的人生故事,里面有个镜头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过年了,母亲把一包糖果拿出来,坐在桌子边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睁大了眼睛,盯着妈妈手中的糖果包,母亲开始小心的数糖,一个个仔细的数好均分给她的三个孩子,母亲的神情是幸福而安详的,十七八岁少男少女脸上荡漾着欢乐和喜悦!那只是一包很普通的水果糖,而在那个灰色的年代,却是平淡生活中难得的调剂品……  相似文献   

11.
尘世轻愁     
霞说她要走了,就是明晨。和她所爱的明同行。我想,我该劝劝她的。或者做一些挽留。但我终于没有任何表示。明是一个贫苦的人家的孩子。霞的家人都极力反对。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他们家是个体面人家,他们不希望自己女儿今后不幸福。霞对我说,她爱  相似文献   

12.
感受幸福     
幸福是什么? 我想,幸福应该是一个人穷尽一生所欲追求的感受,是弥漫在你周围的空气,你似乎能随时感觉到它,却又好象永远没法捉住它.它是你内心的一种感受.它的饱满与否取决于你心的容量。  相似文献   

13.
到了结婚年龄,父母就得让女儿出嫁。眼看着从小就费尽心血养育的可爱女儿,已经成年而将开始自立,在他们的内心,必有不愿女儿离开的寂寞感和有缘得到新姻亲的喜悦,以及但愿她永远幸福之类的感触交错着。在女儿出嫁之后,则会随时关心婚后的生活是否美满。他们担心:是否对方的家人都喜欢她?是否精神饱满地做事?这大概就是一般父母的心态。对买卖来说也是一样。每天所经手的商品,就像自己多年来费尽心血养育的女儿。顾客购买商品,就等于娶去自己的女儿,因此,商店与顾客之间,就成了姻亲。如果能这样想,那么自然会关心顾客的需要,会重视商品是否合…  相似文献   

14.
生活质量如今成了一个时尚话题.如果从另一角度理解,生活质量也可称作"人的幸福感或幸福指数".有机构曾编制出"城市幸福指数",给不同城市中人们生活的幸福程度号脉、打分;也有不同人群幸福度的比对.结论往往引发热议,如"农民比城里人幸福"之类.而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什么是生活质量?""我幸福吗?"可能是很多人想不太明白、也一言难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程刚 《成功之路》2012,(7):43-43
他4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寄人篱下的艰辛生活让他早早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暖。他渴望幸福,可这种幸福的渴望却让他发现,其实他什么都没有。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只要是有的,就是幸福的收获……  相似文献   

16.
刘鹏凯 《上海企业》2013,(10):59-61
“幸福”二字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键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让老百姓感到欢欣鼓舞,暖在心头。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是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可谓“幸福就在我们心中”。那么,什么是幸福企业?有一次,连云港市企业文化学会组织200多位企业高管到黑松林交流,  相似文献   

17.
她是女儿,也是母亲;她是党员,也是书记;她是总裁,也是物业人;为抗击疫情,她率领党员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表扬的平凡英雄。——采访手记"太幸福了""太惊喜!太感动!太幸福了!"圆方集团党委书记薛荣泪流满面,用了三个"太"字都觉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儿子李圆方问母亲:"妈,这不会是在做梦吧?"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相似文献   

18.
    
莫小米 《乡镇论坛》2008,(18):17-17
发现17岁女儿怀孕了,农妇当即大哭起来,她想起了自己不幸的大姐。在这个民风淳朴的偏远山村,当年,农妇的母亲生下7个女儿之后,终于得着一子。7个女儿个个长得好看。村里来了知青,来了又走了,当兵的当兵,读书的读书。农妇的母亲发现大女儿怀孕时,那外地来的知青早已远走高飞。山村里姑娘许配得早.可以早得财礼。农村的事情哪有瞒得住的,未来亲家得知丑事,退了婚,村里的老太婆大嫂子指指戳戳.大姐在一个夜里带着身孕投水自尽。  相似文献   

19.
谈薪     
孔维蕾 《新前程》2010,(2):126-126
当我跑步时.我想什么?村土春树跑步时间了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可真邪.当我跑步的时候.我再也忘不了.只能疯狂地想:我在想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我们看到,人类其实有史以来都在追求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有钱幸福.有的人觉得有权幸福.有的人觉得自得其乐就是幸福。但我们追求幸福的方式大致来讲有两类.一是通过让别人不幸福而获得幸福.这包括偷盗、抢劫.计划经济也属于此.不过最主要一种方式的是战争,使民众不幸福而让自己幸福。另外一种方式,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