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贾生轶事     
沈向农 《乡镇论坛》2011,(13):45-45
贾生是村里“一支笔”。他疾恶如仇,早些时候,他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过“火柴盒”、“豆腐块”文章,抨击时弊,触及当今一些癣疥之疾而被人称作“秀才”,被选进村委会当文书。可是他进入“衙门”后,文章少写了,为人处世却越来越精了。  相似文献   

2.
我叫蓝远军,是江西省万载县西坑乡白泉村人,今年 35岁,去年 11月 29日由一介平民被村民选举为村委会主任。   说起我当村主任,纯属偶然。我 1981年高中毕业,作为山区小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我担任过村里的民兵连长,在乡办企业当过会计,并通过了全国第一次会计统考,取得了会计员资格证书。在 1996年底,我就离开了家乡,到邻近的湖南省浏阳市与人合伙办了个筷子加工厂,两年后我又回村发展,承包了一块荒山。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同村人就把我当作“能人”。结果去年万载县首次对村委会实行“海选”,我这个“圈外人”首轮得票最多…  相似文献   

3.
郑智敏  郑永 《乡镇论坛》2008,(35):15-15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针对群众反映的“群众外出办事不便,程序繁杂”等问题,不断加强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把县、乡服务窗口前移到离乡政府所在地相对较远、群众往来办事方便的建制村,设立“农事村办”服务室。工作人员由村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乡挂点联系干部担任.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做到“证件村里办、补贴村里发、矛盾村里调、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切实把“农事村办服务站”建设成为农村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培育新型农民的新课堂.便民惠民的服务站.传播文明的大舞台,构建和谐农村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4.
2月13日,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五环外的唐家岭村口,小卖店的大姐从货架上掏出一瓶矿泉水,用抹布迅速抹了下尘土,递给顾客。“人都搬走了,村里已经空了。”她走到门外,往北一指,“那是新盖的大高楼。”  相似文献   

5.
周凯莉 《乡镇论坛》2009,(27):19-19
阮家埠村里有两台“新闻联播”。一台是每个人都熟悉的中央电视台节目,打开电视就能看到。另一台则不同.必须钻进这个小村落的弄堂,或者来到村里的桥头,才能听到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不紧不慢地用当地话播报着新闻。  相似文献   

6.
《乡镇论坛》2008,(4):39-39
山西省壶关县某村农民王某来信说:我们村拥有土地2700多亩。在第二轮家庭承包的过程中,缩短土地承包期,实行三年一变一调整,另外村里划分了“两田制”,多留机动地,一人一亩口粮田,剩余为机动地。村里将机动地集中起来发包。请问,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7.
苗家平 《乡镇论坛》2009,(31):15-15
“生前不孝,死后尽孝”、“活人做给活人看”。这是云南省大姚县赵家店乡团塘村这个远近闻名的彝族贫困村多年来丧葬习俗的真实写照。团塘村距县城17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有359户农户1459人,其中彝族人口占98%。多年来,村里的彝族群众住的是茅草房和土坯房,吃的是政府救济粮,因为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然而,村里彝族群众几千年来形成了隆重、烦琐的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8.
春节前的一天,笔者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辽宁省大连市辛寨子街道前革村“文化前革”颁奖文艺晚会。这台被当地村民称为“小春晚”的晚会,节目都是村民编,台上都是村民演,说的都是村里事,看时让人忍俊不禁,过后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日前.笔者在山东省邹城市张庄镇徐岭村村务公开栏前听到一群村民正在谈论.“危房改造的指标给了徐庆龙.他家的房子确实该建了……”只见村务公开墙上有一栏写着“答村民间”.村会计徐士玉正把村里的危房改造指标、党员发展对象、新农合缴费等情况往上面进行一一誊写。“以前村里公开什么,咱就看什么,现在是咱想知道什么,村里就公开什么。”村民胡正香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10.
左军 《乡镇论坛》2011,(25):25-25
“村里办些什么事,咋办,咱们到村里的公示栏一看‘图’就知道了。”日前,在福建省浦城县忠信镇宅门村,村民王松标老人指着“五要工程”图高兴地说,“这个‘图’很体现民心、民意,大家都管它叫‘民主图’。”  相似文献   

11.
去年夏管时节,作者来到黑龙江省肇东市宋站镇晓光村,令人诧异的是村里几乎见不到青壮年劳动力,有的人家房门上的锁已生锈,显然很久没住人了。穿过两条街,终于见到了55岁的本村农民王淑华。“今年种了23亩地,家里人都在外面打工呢,亲戚也帮忙照看着地。”她说,村里一半以上人口都在外地打工,大都是妇女和老人种地。  相似文献   

12.
李铭 《乡镇论坛》2009,(5):36-39
荒土梁子村前任村委会干部腐败事发,乡里督促要尽快选出新的“村官”来主持工作。很多人怀着各自的目的来竞选。乡亲们吸取了教训.要选出村里最老实的人来当这个“村官”。这样,木匠李八亿就被投票选中了。李八亿知道这是个“火坑”,连夜逃跑,被刘秘书报案,让没听清楚的民警阴差阳错给抓了回来。李八亿硬撵鸭子上架,  相似文献   

13.
曲波  董悦今 《活力》2012,(1):22-23
“街路亮了、别墅区居民用电方便了、棚室化农业生产正常运转了……”克东县乾丰镇宏升村的村民最近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村里的用电问题解决了。 前不久,克东县乾丰镇宏升村党支部书记董玉良与两委班子、村民代表等人,将一面写有“无私奉献铺就致富路.饮水思源不忘电业人”的大红锦旗和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相似文献   

14.
提起美丽乡村建设,很多人认为就是拆房子、盖大楼、修马路,让农村和城市“接轨”。让农民都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不少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都套用了“城市化”的“模式”和“版本”。昔日的老屋拆除了,村中的河塘填平了,村头的大树移走了,村里的水井掩埋了。  相似文献   

15.
周俊杰 《乡镇论坛》2014,(34):17-17
河南省西峡县通过“四到位”,鼓励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加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一是逐人谈心,摸底到住。采取主管领导逐人谈、乡镇书记重点谈、大村办集中谈等形式,在换届选举前就对全县大学生村干部进行了三次谈心交流。通过谈心,打消他们“在村里干没前途”的想法,破除他们“国考不中,在村不中”的心理,积极鼓励他们通过努力,树立“在一线为民服务最光荣”的信念。  相似文献   

16.
张新民  桂娟 《乡镇论坛》2009,(17):17-17
在河南省邓州市汲滩镇张井村村委会大院的外墙上,有一幅宣传漫画,“农村问题”被画成一把锁,锁鼻上挂着六把钥匙。村支书孙永浩介绍,如今,凡是村里重大事项决策,都要按照“4+2”工作法的程序进行,这已经成了村里议事办事的“铁章程”,“六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对这一过程的形象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李保 《乡镇论坛》2011,(8):33-33
山东省惠民县公安局桑落墅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多数人打架都是因为琐事.并且矛盾双方在气头上时.往往不计后果,冷静下来后又都很后悔.据此,派出所推出了“打架成本宣传画”在全镇59个村里张贴.创造“说理执法”的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18.
雷华荣 《乡镇论坛》2009,(11):17-17
福建省光泽县崇仁乡共青村,自2007年被县里定为全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以后,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组织成立了一个由村里的老党员、老村干和有一定威望的长辈组成的长老协会。从此,村里那些“余热”未减的老年人便有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9.
左军 《乡镇论坛》2010,(4):14-14
“村里办些什么事,咋办,咱们到村里的公示栏一看‘图’就知道。”日前,在福建省浦城县忠信镇宅门村,村民王松标老人指着“五要工程”图高兴地对笔者说:“这个‘图’很体现民心民意,大家部管它叫‘民主图’。”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招远市夏甸镇官里庄村某村民来信反映:今年3月份我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镇政府至今还没下发“委任状”。请问“委任状”一般在什么时间内发?此外,村里的现金出纳是村支书的亲戚,书记可以自己开单做账,村民理财小组没有通过的票据也被入了账,结果就是村里的一切事都由书记一人说了算,一切工作都由党支部代替了,而镇政府领导却说“一切都(应)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请问,镇领导的这种说法对不对?答:信中所说的“委任状”,准确地说应该是“当选证书”,是确认村委会成员当选结果的荣誉凭证。村民选举委员会对选举结果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