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窦骏涛 《发展》2009,(8):21-21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党建理念,在增强服务群众意识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强基固党” 要着眼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穿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上去,用廉洁、高效、务实的形象赢得群众的首肯和认同。  相似文献   

2.
马贤红 《魅力中国》2014,(16):348-349
毛泽东同志曾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追求幸福,是人民群众的权利;造福于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3.
自治区党委在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定中指出:“促进社会和谐.关键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百色市从转变干部作风.创新服务方式入手,探索推行了“农事村办”工作新机制.服务窗口往下移.使乡镇工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探索了一条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新路子.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莫闻  ;傅璟琳 《魅力中国》2014,(17):354-354
当前,常州市正处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自身过硬的作风,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奋斗。这就要求。肩负着抓基层、打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责任的组织部门,要以过硬的作风,选拔出、培养出、管理好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为此.组织部门应该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将服务群众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来完成人民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郑平 《魅力中国》2009,(1):62-62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需要提倡的。新闻报道不能远离实际、生活、群众。只有贴近,才能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只有贴近,才能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党要经得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就必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能立以不败之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只有在实践"三个代表"中才能促成主体创造性的极大发挥。中国共产党要"代表"而非"代替"人民的利益。只有去努力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给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发挥、发展营造优越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才能真正实践好"三个代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永远是我们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姜玲玲 《魅力中国》2011,(15):233-233
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必须为无产阶级、为社会主义、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就要求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巩固和维护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具,新闻工作者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起到党的耳目、喉舌作用,使自己永远植根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之中,密切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做好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泽林 《发展》2009,(7):10-13
民生问题,简单、直观地说,就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问题。它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直接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各级干部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评判。  相似文献   

10.
奥运经济给中国带来如此大的收益,如何让中国的普通百姓们也从中受益?我认为,应将奥运带来的诸多收益投向构建一个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政务和谐的社会。推动构建和谐的中国。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要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要体现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一句话,就是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  相似文献   

11.
《唐山经济》2007,(3):32-34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和谐滦南”建设。最近,我们深入有关部门和镇村,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保障、化教育、医疗卫生、城镇建设等社会事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吴波 《魅力中国》2014,(18):362-362
面对群众要求、维护群众利益、赢得群众信任、争取群众支持,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群众工作直接影响并体现着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作风。如何处理政党、政权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提高国有企业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是我们值得关注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奥运经济给中国带来如此大的收益,如何让中国的普通百姓们也从中受益?我认为,应将奥运带来的诸多收益投向构建一个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政务和谐的社会。推动构建和谐的中国。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要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要体现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一句话,就是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  相似文献   

14.
高宗伟 《魅力中国》2013,(25):301-30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的每一步决策,都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然而,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四风”问题巳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成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长此以往,必将从根本上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5.
党报的权威性是由党报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所决定的。党报的权威性具体体现在观点必须正确且旗帜鲜明,提供的精神食粮必须积极健康,所付诸的文字必须规范准确;体现在大局意识和群众意识方面。即大局意识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时代主旋律,群众意识就是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与以人民群众为新闻主体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是我们党群众路线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内容。它包括关于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对人民群众负责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刘斌贺  攀谢明 《魅力中国》2014,(24):213-213
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和引导反映主流文化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动,整理和保护民间优秀文化遗产。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在基层文化普及、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科技知识,弘扬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9):I0010-I0010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人民群众提供房管服务。房屋管理:房屋安全管理、房屋及其设备维护修缮。  相似文献   

19.
政策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温暖的实事、好事。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从人的愿望出发,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兴党勤政的基石。为了群众的利益,为了群众的疾苦,为了人民的幸福,要善于抓小事,抓难事,抓急事,人民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胡锦涛同志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那么,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出主意、想办法、找路子,就要以人为本,就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执政,是我们党的全部追求,是我们党永恒的精神家园。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成功的最主要法宝,人民当家作主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