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披露。而企业若要在不确定性风险急剧增长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就必须采取谨慎性原则,增强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谨慎性原则的广泛运用,有利于防止企业包装上市,虚增资产、虚增利润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本文首先论述了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及我国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会计原则的基本要求,其次具体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中的应用,最后强调在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应防止过度谨慎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小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益活跃,经营者在关注企业收益的间时更加注重风险的规避与防范,从会计核算的角度,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此,谨慎性原则应当成为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姚琼 《上海会计》2005,(5):55-5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WTO的NA,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能否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WTO的加入,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能否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  相似文献   

6.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面临的决策风险也越来越大,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为了减小会计风险而采取的一种稳健做法.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 ,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 ,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分析信息的揭示 ,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但谨慎性原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其如何正确运用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它是适应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所做出的谨慎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了利润的虚假繁荣,保持了企业的经济实力,从财力上为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不测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性原则,是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八项要求"之一,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于属于估计性质的事项一定要注意稳妥,谨慎从事,留有余地.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在我国颁布<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具体会计准则中,谨慎性之所以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主要是因为谨慎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风险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风险信息的揭示.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会计人员对尚未发生的情况做出合理估计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为减少会计估计的随意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谨慎原则应运而生。谨慎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原则的出现,要求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应保持职业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能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原则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  相似文献   

11.
谨慎性原则的会计运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加剧,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但谨慎性原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其如何运用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涵义《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十二项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经济业务时,遵循谨慎性原则是财务会计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企业会计中之所以要提出并实行谨慎性原则,主要考虑到企业经营存在着各种风险,为了规避风险,就要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在风险实际到来之前能够提前化解风险,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建立在稳妥的基础上。由此看出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保存和壮大企业的实力,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保护投资者的长远…  相似文献   

13.
谨慎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并较早地得到各国会计界的认可.它源于会计中的不稳定性并植根于存在风险的经营环境,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与必然要求.在为会计信息带来科学性的同时,谨慎性原则也存在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关于谨慎性原则运用的争论一直是会计领域极具魅力的主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市场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使得谨慎性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其运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程长风 《上海会计》2014,(10):53-5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控制风险不仅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应坚持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应遵循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即通常所说的稳健性原则,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时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准备金也称资产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根据谨慎性原则,定期或年度终了时对资产进行清查,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的准备。实施谨慎性原则,合理估计风险损失,及时、足额提取准备金,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有利于充分披露银行的经营风险,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谨慎性原则也被称为稳健性原则,是指针对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而采取的一种在会计核算上的稳健、谨慎态度。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够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较合理的估计,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和保护股东利益。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实务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正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其是企业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受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  相似文献   

18.
谨慎性原则作为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经营者的一种经营理念、经营意识,对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维护企业生存和发展,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要有效地保持竞争优势,拓展生存空间,在经营决策中就必须保持谨慎性的原则,充分估计各种潜亏因素。同时,由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利润和企业税收的确定,这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程度越来越高,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越来越显示出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必要性。为此,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