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暖从一个科学问题转向政治问题,目前正在变成一个世界范围的巨大商机,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随之成为各国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排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自然受到来自国际社会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活动,并努力采取措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月16日下午1时。旨在限制工业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41个国家积地区签署了议定,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他亚氯等温室气体的排故量也居世界前列,预测表明.到2025年前后,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对中国以媒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能源产监将产生持久和巨大的影响。在《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之际。我们摘编了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经济系教授Jason F.Shogren的一篇文章,作者1997年(为京都会议做准备期间)曾在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团中任环境政策资深经济学家,文章对《京都协定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了描述.对参与其中的国家和地区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业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离我们很近,它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气候危机被认为是比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大问题。气候变化似乎离我们又很远,并没有多少人自觉自愿地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但不管怎样,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舆论环境和政治环境业已形成。受制于气候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面对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都必须积极应对,正如世界银行在新近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2010:发展与气候变化》所指出:  相似文献   

4.
<正>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哥本哈根会议、德班会议和巴黎会议等,全球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减排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随着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实施,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进入新阶段。碳交易作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减缓全球变暖的核心经济手段,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什么是碳交易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委会与各缔约国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是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  相似文献   

5.
国际 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称,《巴黎协定》让美国处于不利位置,而让其他国家受益.美国将重新开启谈判,可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甚至缔结新的气候协定,但条件是“对美国公平”. 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195个与会国家和欧盟代表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迄今为止,在全球的197个国家之中,《巴黎协定》已经对其中147个国家生效.另有48个签约国尚待批准协定,只有尼加拉瓜与叙利亚两个国家没有签署协定.《巴黎协定》旨在通过改变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缔约国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
国际国内碳市场所处背景的差异国际碳市场的兴起是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抵制全球变暖,其背景情况是在控制温室气体之前.已经对各种污染进行治理,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美国《1963年清清空气法》为了达到有效防止酸雨的目的.鼓励企业参与市场买卖二氧化硫排放权,从而开创了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制度。美国国会1990年8月通过了《污染预防法》,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18日,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我国总理温家宝强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温家宝总理并郑重承诺,中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8.
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是<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全世界甲烷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6%.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生产和输送、垃圾填埋场和农业是甲烷主要排放源,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60%,其中煤矿开采产生的煤层气又是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因此减少煤层气排放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有重要的意义,而开发煤层气CDM项目则是减少煤层气排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的承诺.与此同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重要内容,也写入了我国“十二五”规划.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2015年全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电力行业作为一次能源消费大户,是我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者,其排放量占到了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排放量的40%,电力行业的碳减排对我国2015年和2020年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特殊意义.因此,碳交易市场的引入对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乃至整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控制,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打造「风电三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暖问题,更加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审议通过并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当有中国及全球其他141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80%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环保建设已经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对人类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制定的,UNFCCC自缔约之日起(1992年),已经有全球的185个国家参与,并举行了9次由各缔约国参加的缔约方大会。它被公认为是国际环境外交的里程碑,是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球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  相似文献   

13.
旨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41个国家批准了该项协议,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5%.根据协议,二氧化碳减排额还将成为一种商品在世界流通.  相似文献   

14.
《京都议定书》与清洁发展机制旨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41个国家批准了该项协议, 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5%。根据协议,二氧化碳减排额还将成为一种商品在世界流通。《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3种二氧化碳减排方式: 1、国际排放交易(International Emis- sion Trading,IET)。允许有减排义务的国家之间交易部分“减排指标”。2、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 JI)。在有减排义务的国家之间进行,允许一国要求因投资转移而转移相应的减排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来自150个国家的代表在日本京都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会议上经过激烈的争吵和讨价还价,终于在1997年12月10日签定了一个历史性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条约。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有:(1)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将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量,其平均值比1990年释放量减少5.2%。对各个工业化国家,指标有所不同,例如美国为7%,欧盟国家为8%,日本为6%。  相似文献   

16.
关注节能     
新闻事件5月29日,美国整车制造商仍然对将在加利福尼亚等州郡实施的针对轿车和卡车的温室气体排放法案进行顽强的抵抗。在法庭上,这些整车制造商代表在宣誓以后表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对于改变全球气候转变的进程起不到任何作用,并且,法规的制定者们并没有设身处地为整车制造商们着想,所以他们将不会遵从这一法规。而联邦环保总署(EPA)在法庭上也必须陈述,它们是否会赋予这些州郡单独就温室气体排放制定某项标准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中国政府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正式签署《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长庆油田分公司作为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已被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了推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长庆油田分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通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数据统计模块,使繁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计算工作程序化、标准化、简单化。  相似文献   

18.
导致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包括CO2在内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而温室效应会引起许多严重的自然灾害,为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了到本世纪末各发达国家应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199O年的水平上。由于多数发达国家未能很好兑现会上的承诺,在1997年12月1日-11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大会通过的《京都协议书》中明确规定,到2010年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要比1990年的水平削减5.2%。这是人类有关环境问题的第一个确定数…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13日,刚刚闭幕的德班气候大会在"加时赛"中实现峰回路转,大会宣布从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也正式启动,这为进一步落实2020年后全球减排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气候变化日益影响全球经济活动的今天,各国政府势必将在监督并推动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引导公众环保消费方面,提出愈加明确且严格的要求。碳标签,作为衡量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成为社会各界评估企业碳排放的重要指标,也将是纺织服装企业应对低碳经济挑战最主要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大,如果不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类社会将遭遇灾难性气候.为了改善不断恶化的气候状况,国际国内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针对当前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结合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行业特点,就石油化工企业未来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