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监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8年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及1999年的《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等后续文件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史上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它推动了风险监管的规范和统一,并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信用风险的指导蓝本和实践框架,对这一框架的分析研究既是把握信用风险监管最新趋势的基础,也是指导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监管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及后续文凭搓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监管演变分析,探讨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风险暴露的计量、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的标准要求及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等,为防范银行业信用风险进行技术及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2.
富强 《唐山经济》2004,(4):39-42
2004年2月2日,经中国银监会河北监管局批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唐山监管分局正式挂牌成立。依据2003年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开始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行使监督管理职能。因此,尽快构建唐山市完善的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政策解读     
国务院2020年将基本建成新型标准体系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国务院日前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欧盟《第二银行指令》全面推动了欧盟各成员国银行业规制协调,可将成员国近20年以来的银行业政策主要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全面放松管制、私有化、鼓励银行并购和对外扩张,金融监管体制一体化。这些政策促进了各成员国银行业竞争和快速发展,提高了欧盟银行业效率和盈利,有助于降低消费者和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欧盟银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银行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要通过修改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制定《政策性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完善银行法的体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曹平 《改革与战略》2013,29(1):43-48
物权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国《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必然的.文章从物权法理念和相关物权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在我国《物权法》的影响下,银行业必须增强现代金融发展理念、完善银行经营机制、适度创新金融体系和增强信贷业务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刘明红 《南方经济》2003,(12):57-58,15
本文分析《巴塞尔协议》新框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了《巴塞尔协议》新框架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集体经济》2010,(4):55-5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流动资金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傅佳慧 《理论观察》2004,(6):103-104
《从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银行业监管当局要认真学习贯彻,要结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总计28条新政,主要聚焦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其中,在政策环境上,《意见》提及“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以及“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等方面引发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姜琳琳 《南开经济研究》2004,(5):99-104,108
本文评析了美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特点趋势,论述了美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内外动机及其成本收益的相关理论.其中特别注重系统地阐述了美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沿革过程及其在银行业重组过程中起到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重组历史、现状和趋势,对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合作经济》2004,(2):54-54
2004年2月1日起,将有24部涉及财政金融、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及公众生活的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的法律法规规章有13部,地方级的法规规章有11部。银行业监管机构明确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  相似文献   

13.
叶莉  陈立文  张惠茹 《改革与战略》2008,24(1):50-51,75
文章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以及我国银行体系的高风险对金融安全的潜在影响。面临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要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必须双管齐下,既要注重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内部约束机制,从银行业改革和完善的角度寻找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又要重视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确保我国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立足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从业务规模、发展速度、银行体系构成、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对成都银行业总体发展态势予以全面分析,总结出成都银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控制、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并初步探讨了成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依据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12年的年度数据,以实际人均GDP、银行业规模和银行业效率等变量来衡量经济增长与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银行业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银行业效率与经济增长间呈负相关关系。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江苏银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外资银行获准以独资银行的形式进入大陆几乎所有的银行服务领域,2010年EFCA生效,台湾银行业也加入这个竞争队伍,大陆银行业只有尽快了解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针对性地改变竞争策略并最终提高综合竞争力。本文以已在大陆设立分行的台湾地区银行为样本,并以大陆五大国有银行作为对比,通过构建盈利性评价体系对台湾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7.
日前,财政部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财务和风险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强财务和风险管理,提升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资本办法》的实施 2007年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充分暴露了银行体系资本不足、资本质量差、吸收损失能力低的问题.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批准了巴塞尔委员会起草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中国作为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正式成员,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制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作为国内银行业的资本监管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银行业近年来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我国中外资银行业近年来发展的基本情况 1.银行业组织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我国银行业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地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外资银行等机构并存的银行业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型金融安全理念强调主动融入全球经济,通过提升本国金融业竞争力和构筑地区金融防御体系来实现国家金融安全.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本文试图从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法人银行设立、外资进入对银行业效率的提升以及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四个方面,研究银行业对外开放同我国金融安全的关系,从而证明对外开放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