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五只基金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VAR(value at risk)的风险度量方法,实证分析表明基金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并据此给出每只基金为投资者提供的收益、风险的匹配情况,使得投资者对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的收益、风险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得出2000年前三季度的投资管理中基金金泰优于普惠的实证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基金净值的收益与风险可以通过基金持股前十名股票的收益、风险结合基金的持仓量得以反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股市,投资组合是否真能有效降低风险?如何建立证券投资组合?组合的规模以多少为宜?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对提高组合管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本文拟从帝证分析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呈上实证结论,以供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优化投资组合理论时引入风险厌恶系数可以提高模型效率,但鲜有文献探讨如何确定风险厌恶系数。经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性别、学科背景以及财富水平是决定风险厌恶程度的显著性因素,基于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通过对投资者分类可得到相关因素下的风险厌恶系数,从而确定不同因素下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  相似文献   

4.
分散化投资降低证券组合风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对投资组合理论分菜化投资降低非系统风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理论推导过程,并通过随机选取的股票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消除90%以上非系统风险的股票数量,最后分析了分散化投资对投资管理的五点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到今天,风险越来越大,股票同涨同跌现象较严重,对于中小散户而言,投资组合显得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个股的风险控制变得特别重要.本文旨在引入风险控制工具VAR(Value at risk),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指导中小散户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合理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6.
由于研究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存在,利用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并不是资产的数量越多总收益就越高,而是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间适宜投资的资产数量有所不同。文章对这一投资组合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上海股票市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在最近时期的上海证券市场,适宜的投资规模是15到25只股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上海股市为参照,希望通过对上市房地产公司不可分散风险β系数以及其他风险系数的测度,建立以组合投资系统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房地产组合投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8.
Markowitz理论是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石,也是当今投资实践主要方法之一,给投资决策提供了基本、完整的分析框架.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允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风险加大.在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中国证券投资市场上融资融券条件下的投资决策问题,寻找有效控制风险的途径,对于投资者构建和动态调整最优的投资组合,以便获取较大的投资收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阐述投资风险的客观性入手,具体说明了投资风险报酬机制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出投资风险控制的结论,即提高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使同行业收购、联营,多角化投资组合以期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传统的MEAN—VAR空间内引入异质性信念,使不同信念的代理人拥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前沿。在此框架下,分析了影响代理人投资组合选择的异质性因素,以及信念的异质性程度与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和异质性信念的聚合问题。并以上海证券市场大盘指数的日振幅与日交易量为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中国股票市场中证券风险越大投资者信念分歧越大,和两者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