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制度的全面推行是加强党在基层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有效克服了乡村治理中村级组织权威弱化、治理资源分散等问题,为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构建了新的制度框架。但“一肩挑”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缺少监督、人才薄弱、运行不畅等问题,为确保“一肩挑”后村级组织的顺利运行,将“一肩挑”机制的优势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应在乡村治理的宏观视角下,针对当前存在的治理困境建设相应的补充配套制度,完善“一肩挑”后乡村治理机制,推动乡村治理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王姝君 《中国经贸》2011,(24):131-131
在近几年中我国民间投资问题发展势头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产业准入壁垒限制,缺乏完善的投资导向机制以及良好的有效的投资平台与载体,导致许多的投资问题出现,阻碍了民间投资的发展,要推动民间投资,必须扫清障碍,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是民间投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春  程银宏 《改革与开放》2011,(10):123-126
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不断涌现的民间公益组织正逐步影响着社会政治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学界对其研究也一直方兴未艾,而致力于解决民间公益组织发展困境的各种理论研究更是层出不穷,但大多止步于理论或被实践证明其狭隘性。鉴于这种状况,本文在对上海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民间公益组织间的合作也许才是此类组织走出困境实现发展的更优选择,而这种合作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基点并依赖于一定的机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角度下的农村民间信用的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坚  曾园根  吴健辉 《乡镇经济》2008,24(12):112-114
在非正式制度为主导的农村非正式社会结构中.基于农村社会资本所形成的特殊信任的民间信用,使得民间信用契约具有自我执行的内在机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非正式社会结构的制度转型,农村社会资本所形成的特殊信任主义必须向一般信任主义演变,并促使农村民间信用制度发生适应性变迁。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其所发挥出的制度优势,即赋予制度生机:建立了西藏各少数民族团结进步的制度体系;激发制度活力:完善了西藏五位一体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制度供给:健全了依法治藏的新方略。这些制度优势不仅使西藏社会充满发展潜力和发展预期,也使得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为治理西藏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当政府与市场均出现失灵,即两极失范时,农村公共服务配置就会陷入困境。社区作为一个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体,又融合了社区社会资本,将之引入到公共服务中,能弥补公共服务市场与政府配置的不足。道德、信任及网络等也是配置资源的方式。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就是在社区正式的乡规民约基础上,利用社区道德机制、信任机制、网络机制以及声誉机制等社会资本,以降低交易费用、克服集体行动困境、节省制度可能性的边界损失,是公共服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先进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设,一要加快本地区民族法制体系的建设;二要建立立法上的民众参与机制;三要加强延边自治地方立法变通。  相似文献   

8.
王艳艳 《魅力中国》2013,(20):356-356
检察权运行机制作为一个系统结构,要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高检察机关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检察权的运行过程中就不能出现偏差,这就要靠监督与制约。因此,要使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落到实处,就要完善健全检察权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一、检察权运行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的投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股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经济、扩大社会就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民营经济遭遇了改革开放30年来从未遇到的困境。发展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矛盾在这次危机中也暴露无疑。问题引发反思,危机促进改革,民营经济要转“危”为“机”.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最根本的道路还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来释放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发展的能量。 本文以民间资本“游走不定”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民间资本的基本属性.结合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就民间资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出路提出了建议和希望。试问民间资本: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民间投资规模逐年扩大,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已超过国有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逐步提高,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就内涵而言,民间投资属于制度性范畴,是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制度变迁的必然产物,因此,对民间投资运行机制的研究就不可能抛开制度性分析,并且制度性分析才是揭示民间投资内在运行规律最本质的方面。本文将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原理对我国民间投资运行中出现的典型特征予以合理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地婴儿安全岛运营情况不佳的出现,将弃婴生命健康权保护困境集中地呈现在社会面前。因为婴儿安全岛缺乏有效研究,思维困境与社会制约较多。同时,保障弃婴的生命健康加重了社会的公共负担,除社会环境因素与社会资源因素外,在内部制度方面、先期调研、配套设施、相关人才等都存在严重不足。建设弃婴生命健康权的防范和保护机制,将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部分外向型民营中小企业出现了较严重的资金链紧张,面临生存困境。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关键是建立多层次的、灵活性的、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融资体系。主要着力点: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信贷体制改革入手推动金融创新,强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搞活民间资本市场,促进民间信贷合法化;通过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探讨中小企业发展可行的融资组合,为其融资多元化发展探索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民间金融(Civil Finance;Informal Finance)是指出于互助目标或为解决自身融资问题而进行的小规模金融活动,民间金融不是在官方制度框架的基础上运行,而是基于地缘、亲缘、友缘等关系形成的信任基础而开展的有组织的或个体之间的互助金融活动,它的运作模式是历史、社会、文化传统的积淀形成的民间规则,辅之以民事契约和社会公证制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非正规金融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起了很大作用,作为非正规金融的一种组织形式,互助融资主要形成并运行于中国的乡土社会,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乡土社会人际信任机制如互助与亲缘利他、人情、面子、熟悉、定栖等维持着互助融资的正常运行。文章以温州苍南龙港镇新渡村为例,通过调研发现,超过熟人的边界或者脱离人情机制,互助融资将可能出现倒会并引发大范围的风险。伴随着社会转型,乡土社会的人际信任逐渐向制度信任转变,互助融资的运行机制也发生相应的转变,但实际情况表明,中小企业互助融资的正常运行仍然依靠乡土社会的人际信任机制来维持。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政策,也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巩围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证了多民族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对我国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概述西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取得的成就,分析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的社会才能发展,西藏人民才能幸福,西藏才能向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迈进。  相似文献   

17.
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实现了诉讼与非诉讼的无缝对接,是一次重大的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司法运行过程中亦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何完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荣 《魅力中国》2014,(17):293-293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证的社会影响力也逐年增大,并逐步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往来、民间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桥梁.为适应社会需求,公证制度也在摸索完善,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国公证制度将全面由行政、事业、合伙等多种形式并并存的局面向公益类事业单位转型,在转型过程中,现有公证法律制度出现诸多问题.怎么进一步完善公证法律制度,从而保证公证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已经现实的摆在眼前,因此,本文将在剖析现有公证法律制度后,从公证主体、程序、业务三面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府采购作为财政部门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以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运行,是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与完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宗超 《中国招标》2023,(9):130-132
文章介绍了我国工程资格预审制度的应用范围,分析了我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对资格预审方式的使用现状,提出了国内资格预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文章初步探讨了资格预审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在招投标行业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更加强调质量,更加注重建立公平、公正的施工单位竞争选拔机制的现状下,资格预审制度应当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应成为业内共同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