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中国有陷入经济滞胀的趋势,国家采取加息政策抑制价格上涨,也会抑制经济增长。相反,采取降息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又会加剧通货膨胀,缘木求鱼,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经济形势,似乎预示着经济的崩坍。也许是这样,但也许只是处在经济二次探底的时期。无论怎样,哪怕是最坏的情况也始终会过去,大家迟早会面临一个问题:下一步会如何?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本文对“口红经济”在金融危机下觅商机进行分析,提出“口红经济”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外的媒体一反看高看好中国经济的捧杀态度,论调转为普遍的唱衰,认为中国经济将会出现硬着陆,甚至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衰退。一时间,硬着陆成为国际媒体对中国经济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5.
何媛 《现代商业》2014,(15):86-88
经济转型与消费模式是一对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经济转型前、经济转型后,甚至在经济转型后,消费模式都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大小和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转型的政策性指向。消费模式的变化和经济转型一样,其变化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在一段长时间后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只要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消费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消费模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样,是具有阶段性的。中国消费模式的变化跟经济转型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只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消费模式就会发生变化。本文以经济转型必然给消费模式带来变化为逻辑进行分析,并研究它们之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宁 《新财富》2009,(3):34-35
随着危机的不断蔓延,经济救助必需各国政府全面介入,否则欧美经济可能很快就会滑向大萧条的深渊。由此也使得经济问题政治化,各种政治力量的介入会给未来的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高的成本和不确定性,因此中国也要绷紧“政治”这根弦。  相似文献   

7.
李籁思 《新财富》2008,(3):26-27
尽管有脱钩,有世界经济基本格局的转变,但世界经济周期仍然存在。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西方金融市场、不可避免地陷于低迷的美国经济,都将会拖累全球经济,减慢贸易增长步伐,冷却商品市场的热度。从宏观的角度看,世界经济在经历长期的增长后,将会出现一个较大的停顿。  相似文献   

8.
林青 《消费导刊》2011,(1):70-70,60
经济信息是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自身经营活动信息的一种载体。上市公司经济信息失真会不仅破坏市场经济竞争的公平性,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会欺骗广大投资股民,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因为本文对经济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经济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忠慧  辛鸿健 《商》2014,(2):155-155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信息时代和数字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以网络为主导的“信息化、数字化”经济环境将会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而作为经济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更是会受到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可以预见,会计的多项职能以及基础工作都会朝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世界经济黄皮书称,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会在2005年的基础上略有放慢,但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保持在4-4.3%之间。  相似文献   

11.
经济良性阶段,股市主要是涨,不是跌。但是恶性通胀阶段,肯定会破坏经济秩序使企业难以为继。特别重要的是,在恶性通胀阶段,管理层会毫不手软,全面收紧政策,打压膨胀。而政策的收紧必然影响经济,继而产生滑坡。我们今年的经济是否处在这个拐点,这个说法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学术)》2011,(5):12-15
“十二五”期间,既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要兼顾发展和调整,重化工和低碳经济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同时,城市化进程提速,也会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3.
张辰 《消费导刊》2014,(3):41-41
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都陷入了低靡状态,全球化经济状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牵连。国际范围内的经济萎缩对外需求能力必然降低,那么就会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必然大受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国际经济危机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思考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眼于山东省,利用2000-2009年这10年问省内17地市的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山东省的收入差距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趋势,即合理的收入差距水平会促进经济增长,而过高的收入差距会阻碍经济增长,并得出居民收入比在2.6左右时,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仍然存在,甚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基于吉林省2004-2020年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比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更为显著;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适配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错配则会产生阻碍;人力资本存量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适配也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没有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财富》2010,(12):182-184
2011年,美国经济会否二次探底?爱尔兰债务危机会否蔓延?在结构转型深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持续高增长?通胀水平会攀升到多高?人民币升值会如何影响出口?新兴产业中有哪些投资机会?2010年11月27—28日,“2010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高峰论坛”隆重举行,新一届31个行业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与海外投行经济学家、中美贸易专家齐聚一堂,就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投资机遇进行了集体研判。  相似文献   

17.
杜丹清 《商业研究》2000,(11):142-143
企业实施价格竞争的最佳经济环境是产品产量会随价格下降而增加,产品成本会随产量增加而下降,薄利会带来总利润的最终扩大。实施价格竞争策略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足够大,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就可能导致企业的利润损失。在我国当前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的经济环境下价格竞争策略要慎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物价》2009,(7):28-29
阅读:《新财经》杂志不久前刊径经济学家周其仁的文章说,经济萧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萧条之前有一波繁荣。经济增长只有三个来源,第一,通过增加投入带动产出增加,增加劳动力、扩大资本,扩大土地开采,这是所谓外延式经济发展。第二,让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就是经济效率得到改善。第三,就是增加货币。货币量本身就可能变成经济变动的来源。事实上,增加货币是最危险的一种推动,会带来经济大起大落的就是过量的货币。  相似文献   

19.
张宁 《新财富》2005,(1):23-24
行政方法给经济带来秩序的趋势在2005年是否继续,将会对经济状况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中国经济已经超过了计划手段能够长期束缚发展的临界点,2005年市场化的趋势将更加深入,很多被认为是泡沫的行业将会继续健康发展,2005年中国将会是一个抑制不住的高速发展年。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外民间资本的进入加速中国企业重组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外资经济效应的影响,认为货币政策的调整变化,会对外资的技术效应、资本效应以及产业带动效应产生影响,进而会对外资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产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