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负重     
《中国海关》2012,(10):31-33,17
农业是基础。在农业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已成大势的今天,中国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才能打牢快速发展的基础。尽管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0%左右,但农民仍然占到全国总人口的近60%。在全世界26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中国人均耕地数量排在倒数第三位。背负着压力的中国农业,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开始了以"生产机械化、管理科学化、增长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农业之旅。大规模生产使得全球农业分工更趋明显,各国农业产品的比较优势日益突出。而在推动农业产品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各国农业之间的博弈也在不断升温。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稳定民心安居乐业的基石。农业企业保障粮食供给,扩大粮食储备量,持续为国家注入前驱动力。国家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给予粮食临储补贴,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但2017—2019年临储补贴的持续下降,农业企业大规模开展贸易业务,提出降本增效的新要求,企业成为核算成本当下最需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松涛 《国际贸易》1995,(11):38-41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全球第一产粮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历来是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问题。同样,中国粮食的进出口的增减,也直接影响全球粮食贸易的格局。《关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若干思考》一文,以详实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整个过程和在世界粮食市场的重要位置,并深入论述了未来15年内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数字贸易在全球发展如火如荼,其合规问题凸显。剖析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演进过程,对构建符合最广大国家利益的数字贸易规则框架、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话语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2001—2020年各国向WTO通报且含数字贸易条款的有效RTA为主要研究内容,厘清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演进脉络。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规则合作愈发密切,数字贸易自由化进程加速,但也存在规则主导权过度集中等不足。中国应借鉴美新欧成功经验,输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中国方案;补齐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短板,夯实数字贸易规则基础;补齐现有数字贸易规则短板,构建符合最广大国家利益的数字贸易规则;深度参与数字贸易规则谈判,提升中国在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正>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它不仅具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其农业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美国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5%,但生产的粮食却占世界粮食总量的1/5,巨大的农业产量使其在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细观美国的农业状况,可以看出,高水平的技术和大规模的生产是其高产量的基础,而其国内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则是其农产品贸易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对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尤其是小麦生产和贸易分析来看,哈萨克斯坦在小麦出口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而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粮食的消费和进口保持较大的增长态势,中哈两国小麦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同时中哈两国的地缘优势,这为中哈两国之间的粮食贸易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李途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87-89
粮食问题不仅影响国内稳定,更影响国家安全。2007-2008年间的全球粮食危机出现后,非传统安全领域里的粮食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促成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层原因包括全球市场上农业领域的分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革新;中层原因包括美元贬值和粮食投机;突发原因主要是频发的自然灾害及石油价格的上涨。面对新一轮可能来袭的全球粮食危机,国家行为体应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和更加积极的措施应对威胁。同时,这场粮食危机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中国一方面应加强农业生产,力主自给自足,同时适当进口,充裕国内粮食储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优势,积极促进和开展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粮食问题,是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突出问题。因此,预测世界粮食市场商情,不仅是认识进口粮食的风险性和评价粮食进出口贸易经济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确定国内发展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那末,今后十年内,世界粮食市场的商情趋向如何?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周期长、受气候变化影响大、价格波动剧烈,因此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对农业政策具有较强依赖性。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竞争力领先全球,除了得益于有利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其贸易促进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以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立法和持续修法、农业补贴和保险、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业条款、农产品贸易融资、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农产品通关安全便利等角度,分析美国如何通过贸易政策培育国际竞争力,在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推动农产品贸易长期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农产品贸易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农业贸易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球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参与国际分工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导刊》2011,(12):20-21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连年丰收,“菜篮子”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改善,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较好基础。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双增长”,土地沙化加剧态势得到遏制,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进展,林产品生产和贸易迅速发展。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温、自然灾害等气候变化风险集中爆发,直接冲击全球农产品贸易,引起粮食及食品价格不断突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所采取的措施正逐步形成影响更为广泛、久远的间接风险。我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领域一定要正确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而农业是经济发展中的弱势产业。1998年开始,政府实行保护价政策。这项政策当时在保证农民收益,掌握粮源,促进粮食增产,维护市场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后遗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重难返,高价位老库存居高不下,国家财政承受巨额负担。  相似文献   

14.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跟踪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曾被认为是中国入世后最易遭受冲击的领域,因此,农业谈判成了入世谈判最艰难的一环。如今,中国农业并没有像想像中那样不堪一击,逐渐开放的市场给农产品贸易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从而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但同时,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冲击也已逐渐显现。作者在对入世三年以来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方面仍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析政府对于粮食价格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的发展,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所以,发展农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在整个农业中,粮食生产又占据重要的地位。一、粮食生产的特殊性粮食生产的特殊性在于粮食生产受着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因素是: 1.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在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农业协议已于1995年1月1日开始正式生效。该农业协议内容广泛,对世界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贸易必然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以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为主旨,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粮食是人们维持生存的必需品,粮食安全问题涉及贸易、人口、生产、储存等各个方面。在全球市场化的条件下,粮食贸易无法避免,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笔者从湖南省粮食供需现状、粮食结构、粮食贸易等方面着手分析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供需方面: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下降;粮食结构方面:水稻面临的贸易风险加大,且未来粮食安全问题更多的表现在粮食贸易与流通环节,将粮食安全同粮食进出口贸易结合起来,进口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不是首要策略。在湖南省大力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分析影响湖南省粮食安全各因素及国内外保障粮食安全的方法,以此为基础找出适合湖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一直是一国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基础型产业,粮食问题关乎国家稳定,而中国已经是一个拥有人口14亿的发展型大国,早已引起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近年来与世界各国的农产品贸易额也在不断增长。在全球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需加快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对于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计算了四个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法来考察中国各农产品对外优势状况,分别是各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同时,文章以文献分析法作为研究的辅助方法。通过上述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更具竞争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与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则相对处于劣势。这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对于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迅速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此外,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加快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世贸组织于2001年在卡塔尔启动多哈回合谈判,正式名称为"多哈发展议程",包括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以及贸易和发展等多个领域,是到目前为止目标最宏伟、参与方最多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全球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贸易自由化,建立一个更为合理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并以此推动发展中成员的经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给中国农业带来发展机遇,作为全球农产品贸易最活跃、范围最广的区域之一,市场开放程度更加提高,贸易投资更为便利和自由,贸易相关规则有助于实现一体化、现代化,相关企业享有更多便利。同时也会面临国外优质农产品、非关税壁垒、有关规则更加严格的挑战。本文以河北省为例,探索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利用RCEP协定提高农产品贸易水平,提高企业对RCEP规则的使用效率;开拓RCEP成员国市场,扩大农产品加工贸易规模;开辟农产品贸易新业态,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效应,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产业链强链、延链,形成新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