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试点利率互换。为丰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规范和引导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人民银行2月9日发布了《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2.
在促进债券利率市场化方面,加快推进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市场建设是关键之举。虽然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市场已初步建立,但还存在着制约市场发展的诸多因素。本文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完成了酝酿已久的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由此,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新型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本文阐述了基于比较优势的利率互换原理,分析了光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第一笔利率互换业务,介绍了国内利率互换业务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前景,指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利率互换这一金融衍生品将会成为众多企业规避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利率互换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与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接轨的趋势。该文展望了人民币利率互换的近期发展前景,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利率互换业务所需要完善的宏观条件。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完成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为标志,我国公民自由利率互换市场正式创立。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对金融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融双语     
2006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利率互换可行性及其市场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鹏 《上海金融》2005,(12):19-21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目前几种比较适合推出的人民币利率互换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如何构建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风险控制实务的角度,对利率互换交易涉及的市值重估、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及会计处理等问题作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旨在他解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体系利率风险。2006年2月9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完成了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标志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登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也意味着金融衍生工具将成为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重要手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吴悦  叶浩 《银行家》2024,(1):106-111
<正>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自2006年发展至今,月均交易规模已超过2.6万亿元,品种丰富、期限众多,具有相当的活跃性。作为利率衍生品,人民币利率互换作用颇多,既可以作为博利率方向的轻量级投资工具,也可以用作套利和套保。本文基于利率风险管理的视角,对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基本概念、市场情况、估值定价进行介绍,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人民币利率互换应用于利率风险管理的效果及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双语     
利率互换 2006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2.
利率互换     
2006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有关事项。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利率互换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的转换。最初,利率互换主要是为了满足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市场上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双方降低融资成本的需要,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利用利率互换进行利率风险管理或资产负债管理,利率互换市场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沈可挺  刘岩 《银行家》2006,(3):76-77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启动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业务。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随即于当天完成了首笔名义本金为50亿元人民币的利率互换交易。这意味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登场,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市场转型的背景下, 开始逐步进入由金融创新驱动的主动的利率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时代。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互换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日趋增强。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进程和现状,指出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市场期盼已久的利率衍生产品之一——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2月9日推出。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当日完成了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这标志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登场。这一政策对商业银行、央行及金融市场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对冲银行业利率风险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9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的发布,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完成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为标志,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市场初步建立.但还存在着制约市场发展的诸多因素,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互换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日趋增强.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进程和现状,指出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隔夜回购利率互换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隔夜指数互换以其结构清晰、期限短、风险小、高度标准化的特点在最近10年内风行国际金融市场。文章探讨了我国推出人民币隔夜回购利率互换交易的可行性,指出该产品的推出将显著提高国内利率互换市场流动性,推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试点以来。虽然各家机构部衰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市场成交始终未见活跃。笔者认为。缺乏公允的即期利率曲线和浮动利率基准、信用风险难以度量和税收会计制度不明确等问题是阻碍利率互换交易发展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对此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20.
陆学佳  黄健 《新金融》2006,(8):53-55
2006年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3天后光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为50亿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互换交易第一单正式完成,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在我国金融市场正式登场.那么究竟何为利率掉期?在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利率掉期的开展将会起到怎么样的积极作用?又将会面临怎么样的问题呢?本文将试图从这些方面作一些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