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客观地反映了云南、贵州、陕西、四川、重庆五省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化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全面地评价农村信息化程度是推动我国农村信息系化健康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文章从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人才、信息应用、信息化效益四个方面,根据建设新农村中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17项指标,构建农村信息化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陈帆 《魅力中国》2010,(31):246-246
农村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技术手段,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信息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农村政务网站的建设更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我省农村政务网站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政务网站发展的建议及对策,期望通过建立数量更多、功能更齐全的农村政务网站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西部农村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宪 《新西部(上)》2010,(6):32-32,35
西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流动宣传教育、电化教育、设立健康教育专栏等方法,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是推动西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梁俊荣 《发展》2007,(11):98-99
推进农村信息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农村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扩散过程,是指在农村地区,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出发,就实现农村信息化跨越发展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助推器这一论点进行了阐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村信息化跨越发展具有阶段性.着重论述了实现近期目标的措施和构建长效机制的对策: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移动通讯先行;推广普及农民用得起的现代信息设备;因地制宜,确实目标,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高农村的家庭信息化水平;实施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正确处理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以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关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消除城乡“信息沟“,实现农民信息资源享用上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息化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通过调查的形式,对目前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强乡镇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农村乡土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探讨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农村和谐了才全社会的和谐,只有农村全面实现了小康,才有全社会的小康,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农村党支部为主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作出了全面部署.可以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3.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过程提供全面支持。农村信息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它拓宽了农民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是提高农民素质、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不仅对发展现代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是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当下农村地区的环境由于诸多因素而不断的恶化,尤其是农村的固体废物.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经济再发达也不能称其为新农村.所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固体废物管理.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客观分析民族地区的现状,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启动“信息化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江西省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将实现“家家通电话,村村通宽带,信息进万家”。按计划,江西省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0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我们要明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采用"三大工程和一大建设"措施打破新农村建设瓶颈.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新农村建设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等问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妥善解决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把我国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是关键,而西部农村更是难点.西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而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匮乏.怎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掘人才和培养本地实用人才,都是西部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要遇到的问题,只有问题得到解决,才可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20.
西部资源富集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节约农村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设计社会激励结构,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激励和治理机制,激励新农村建设中各经济主体调整发展机制和战略,从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上解决先进或适用生产要素、社会保障向农业或农村转移。以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的相互作用分析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