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古生物研究工作者访问美国应美国Wesconsin-Madison大学教授D.L. C1ark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成源于1985年9月6日至12月27日在美国进行了访问。王在美期间,观察了Clark保存的重要化石标本,在伊利诺斯州la Sale采集了牙形器官标本,与美国同行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加强地质古生物研究合作的协商,并完成了三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2.
合作研究     
中德合作研究《白垩—第三纪交界时期的全球事件》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叶春辉、章炳高、何国雄、钟石兰、周志澄等五人自1984年7月27日至1985年5月14日分别在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古生物与历史地质系、法兰克福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圣根堡博物馆进行了中德《晚白垩世特别是白垩纪—第三纪交界时期的全球事件》合作项目(海相部分)的  相似文献   

3.
应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蒙彼利尔孢粉研究室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尚玉珂于1986年2月14日至4月18日对法国进行  相似文献   

4.
第9届国际介形类会议会议于1985年7月28日至8月4日在日本静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2个国家的105名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祐堂、勾韵娴、施从广,石油部大庆石油管理局叶得泉、青海石油管理局杨藩等11人出席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摘要有105篇,宣读学术报告98篇。学术报告内容分形态、生态、古生态、演化、深海介形类、生物地理区、古生物  相似文献   

5.
古生物化石图片的拍摄与处理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但可以用作古生物化石资料档案的存储,为科普宣传提供真实、形象的影像资料,更能够为古生物化石的鉴定、命名和分类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任何一种类型的摄影图片都对画面效果有一定的追求,古生物化石图片的拍摄尤为如此,其摄制质量的高低,不但影响着图片展示效果是否完美,更影响着对于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因此,做好古生物化石图片的拍摄与处理,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古生物化石发掘现场、典型标本、完整骨架三方面的拍摄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会议于1986年7月4日至12日在意大利布雷西亚举行。参加会议的有19个国家的100余名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金玉玕、陈楚震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路径,共发出调查问卷435份,收回调查问卷358份,任意抽选180份,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信度分析与频度分析;提出了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工作应重点抓好管理观念与文化创新,法规与制度创新,人才开发与激励创新,融资与经费管理创新;得出了古生物化石管理创新是以生态平衡为本。  相似文献   

8.
合作研究     
赴日参加石炭系和二叠系、腕足类对比项目的研究工作应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部中村耕二教授的邀请,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廖卓庭于1986年10月4日至11月23日赴日本就石炭系和二叠系、腕足类对比项目进行合作研究。在日期间,首先在札幌北海道大学观察了采自斯匹茨卑尔根、伊朗、土耳其、希腊、巴基斯坦、印度、日本东北部北上山地二叠纪腕  相似文献   

9.
合作研究     
赴美国合作研究应美国密执安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所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杨景荣于1986年11月15日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硅藻实验室进行“湖相硅藻及其左生态”的合作研究。在美期间,对化石硅藻的系统、分类、生态的研究方法以及实验室分析技术、电脑数据  相似文献   

10.
会议于1985年9月9日至13日在法国布勒斯特的西布列塔尼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英、法等22个国家的110多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地质部、煤炭部、核工业部、有色金属总公司的代表共9人出席了会议。提供会议论文共有102篇,其中中国有9篇。论文内容包括有腕足动物的生态群落、古环境、演化模式与演化格局、系统分类、地层  相似文献   

11.
古生物一瞥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9):F0004-F0004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古生物(三叶虫)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相似文献   

12.
人间仙境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自1983年创立以来,从过去一片林果场发展成为国内植物园的佼佼者,其园内的化石森林区、棕榈植物区、药用植物区、苏铁迂地保护中心区、古生物博物馆等一个个景点,蔚为大观,目不暇接。 2003年11月8-9日,为期2天的仙湖植物园建园20周年庆典活动在仙湖植物园内举行。深圳市卓钦锐副市长、原市委书记李灏同志、市城管办吴子俊主任、环资委王发  相似文献   

13.
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古脊椎动物化石博物馆,其馆藏资源具有六个世界之最.但就目前的开发来看,还存在知识体系挖掘不足、文化功能设施不够完善、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水平低、地质科普旅游产品稀缺等问题.因此,今后应努力创新展览方式,提升博物馆的科学内涵,促进地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同时加强地质科普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实现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瑞典诺林博士来华访问诺林博士于1987年4月19日至5月27日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进行了访问和考察。外宾在南京期间,作了题为“西北欧古生代地质及古地理”和“西北欧中生代及新生代地质及古地理”学术报告。参观了南京附近汤山、湖山、栖霞山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及二叠及三叠纪接触关系。观看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一些中生代有孔虫标本,特别对我国晚三叠世节房虫科有孔虫感兴趣。在广州,外宾向广东地质学会作了“西北欧古生代至新生代地质及  相似文献   

15.
人间仙境     
黎利 《经济前沿》2004,(2):i035-i035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自1983年创立以来,从过去一片林果场发展成为国内植物园的佼佼者,其园内的化石森林区、棕榈植物区、药用植物区、苏铁迁地保护中心区、古生物博物馆等一个个景点,蔚为大观,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6.
祝阅武 《经济月刊》2014,(9):160-165
2007年末,一具在中国辽西北票市四合屯发现的鹦鹉嘴龙化石经国际化石走私贩子几易其主后,以20万美元的价格展现在德国法兰克福一家自然博物馆内。消息不胫而走,一时引起国际古生物学家的非议。专家们认为,任何收集和贩卖走私化石的行为都将危害科学研究,助长化石走私者的嚣张气焰。该馆馆长、古生物学家弗里茨·施泰宁格面对舆论不得不承认,确实新收藏了一件鹦鹉嘴龙化石。这种黑市交易,使辽宁北票的古生物化石“地下”贩卖现象日盛,私挖盗采情况十分猖獗。对此北票市公安、国土等主管部门对私挖盗采和贩卖古生物化石乱象进行过多次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17.
趣闻     
《环境经济》2022,(1):6-7
科研人员在内蒙古发现侏罗纪时期花蕾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的中晚侏罗世地层中的花蕾——侏罗花蕾。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早的花蕾化石记录。该化石呈现以下特点:其果实和已知的任何裸子植物迥然不同,且其花蕾有多枚花被片包裹花心,这是在裸子植物中几乎从未见过的。  相似文献   

18.
桂西四城岭地区寒武系的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桂西四城岭地区碎屑岩型寒武系的岩石、古生物、沉积相、层序地层及化学地层特征,对其芙蓉世第九期、第十期(相当于传统划分的晚寒武世长山期至凤山期)的地层年代,过渡区的混合型三叶虫与腕足类、半深海相遗迹化石的生物相、沉积盆地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生物群归属江南区,形成于次深海盆地至盆地边缘环境,为江南盆地在桂西方向的延续,提出了与桂北地层区进行对比,岩石地层应采用边溪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对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指出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及遗址、地层及地质剖面、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地貌和奇峰异岭、土壤景观和农业生态地质、金矿矿址地质、地质灾害遗迹、人文地质景观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质科普旅游开发意识差,开发度低;开发管理和科普水平低;区位优势差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为有关政府部门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1于1916年,是亚洲最大的地学类博物馆。它以历史悠久.藏品丰富、学者荟萃享誉中外。现任馆长季强博士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科学家”和“政府津贴”获得者,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历史的回顾今天,坐落于北京西四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陈列展览四积3900平方米,藏品12万余件,辟有国土资源厅、地球史厅、古生物厅、矿物岩石和宝玉石厅,每年接待观众10万余人。1992年被北京市政府首批授予“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称号,1998年又荣获北京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中国地质博物馆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