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作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边疆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更是关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昆明市呈贡新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了其再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很多失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失业现象也随即出现,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和谐新农村建设,更关系到社会稳定.新时期,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生活成本、职业技能成本双重压力,探索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现状以及产生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项目建设中政府征用了大量的土地,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失去了惟一的保障途径——土地,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而且随着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土地征用仍然不可避免,失地农民队伍将越来越大,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及经济学界亟待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区建设》2006,(4):39-4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由于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不落实,农村社会保障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成了农村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如何完善土地征用政策,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我们就武汉市江夏区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韩俊 《科学决策》2005,(7):5-8,14
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万~5000万人.国家强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本报告主要利用一些个案调查材料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一些农民特别是城市周边的近郊农民,失去了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成为失地农民。目前大多数失地农民转变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创业无钱、低保无份”的四无弱势群体,被排挤在现代工业大门之外,他们的生活和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保障这部分群体年老后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安居乐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皓 《魅力中国》2014,(16):363-363
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占用了农民的大量土地,导致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同时,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偏低等,导致很多失地农民未能就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大量因失地而失业的农民同农村的贫困问题密切相联,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尽快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郊区失地农民数量逐年递增,而城市郊区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同时,也失去了基本的生产、生活和就业保障.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征地保障四个阶段的总结,发现正在进行的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文章提出构建新型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实现与现行保障良性对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万~5000万人。国家强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本报告主要利用一些个案调查材料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土地被大量征用,这就出现了大量无地的农民。由于中国目前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更是无从顾及,往往是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了事。探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无疑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和城市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周围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边缘人”,如不妥善安置,不仅会对当前还会对今后城市化进程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安置的有效途径,谋求建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的长效政策和途径,无疑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魏青达 《特区经济》2008,(2):164-165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5000万人。"十一五"期间,预计每年新增被征地农民300万。与城市下岗职工相比,失地农民没有最低生活保障,没有稳定的就业渠道,缺乏政策和财政支持,显得更为弱势。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十分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近年来,失地农民上访案件呈急剧增加趋势。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且必须解决好的一大社会问题。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已成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迅速推进,农用地被大量征用,由此产生一大批拥有农村户口,却没有土地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由于自身和体制的局限性,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探讨失地农民面临的社会保障现状,然后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不足的原因及其危害,最后就如何在实践中实事求是地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郊区失地农民数量逐年递增,而城市郊区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同时,也失去了基本的生产、生活和就业保障。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征地保障四个阶段的总结,发现正在进行的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文章提出构建新型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实现与现行保障良性对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住房和非农用地不断增加,对农业用地征用激增,进而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以及农民自身条件限制,造成失地农民在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失地农民就业无保障的情况下,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为失地农民就业构筑“安全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开放潮》2004,(6):26-28
随着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被大规模征用,使得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失地农民”中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就业困难,收入减少,生活下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陆贺赟 《浙江经济》2005,(22):44-4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日益缩小,有的农民甚至完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在征地过程中既保证政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又兼顾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提出近期提高补偿并建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中期实现失地农民与市民保障体系的完全接轨、远期逐步实现产权边际变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俭 《开放导报》2012,(2):72-7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失地农民没有得到土地市场化的增值收益、就业难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有土地管理和征收制度存在缺陷,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必须让失地农民参与分享土地市场化的增值性收益,建立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失地农民分享城乡之间均等的公共产品供给,实现城乡兼顾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黑龙江省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在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是不可避免的状况。而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养老的主要物质基础,失去土地后,农民养老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老年生活风险加剧。尽管失地农民得到了一次性的征地补偿金,但是这些补偿金并没有缓解他们因失去土地而"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状况。因此,构建完善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的出现已成为我国农村最大的社会现象之一。失地农民部分已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徘徊于城市边缘的"四无"群体,他们靠"买断式"的一次性给付土地补偿金,根本无法维持生活。据调查显示,失地农民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养老,他们都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又靠什么养老呢?文章将给出一些可以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建议,也为解除他们养老后顾之忧提出了建议——纳入城保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