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近年来,报刊上陆续发表一些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实行联系产量责任制的报导和文章,引起比较广泛的注意,议论不少,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就这个问题,也谈一些我们的看法。 联系产量责任制是目前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实行的一项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办法。其特点是把责任制和产量直接联系起来,以劳动的最终成果——产量作为考核社员是否尽  相似文献   

2.
两年来,安徽省的实践说明,联系产量责任制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幅度增产。但是,它为什么能够增产?它的发展前途又是什么?它是否有利于专业化分工,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一 能不能搞联系产量责任制,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但农民对它却很喜欢。最近,我省某地发现一个坚持责任田20年之久的生产队。他们抵制了劳动上“大呼隆”的办法,用明改暗不改的方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做生产责任制?怎洋理解生产责任的性质?它和所有制、经营形式、劳动组织、计酬形式等都是什么关系?目前在认识上还很不一致。这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进一步完善责任制度本身都是有着重大影响的。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略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地区在贯彻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实行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实践证明,联产责任制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关键措施,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受到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热烈欢迎。但是,有些同志,至今对联产责任制在思想上仍然存在着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联产责任制虽然能增产,但“方向路线不对头”,对集体经济是“蚕食”,是“瓦解”,是“倒退”,把联产责任制同巩固集体经济对立起来。那么,联产责任制究竟是不是倒退?它和巩固集体经济究竟是什么关系?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包工责任制是过去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生产责任制。近两年来,不少地区的社队改包工责任制为联产责任制,或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坚持继续实行包工责任制的不多了。加之前些时候报刊上对包工责任制有非议,这就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后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继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包工责任制是被淘汰,还是与其他形式责任制并存?本文打算就包工责任制的生存力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6.
一年多来,河南省实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致可分为联系产量责任制和不联系产量责任制两大类,这两类责任制又分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联产责任制有联产到劳力,联产到人(或到户)和联产到组,不联产责任制有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也有个别社队实行在定额基础上按时记工加评议的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7.
现在,农业生产实行联产责任制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联产责任制中又以包产到户责任制发展最快,最受农民欢迎。与此同时,人们对这种责任制的议论也最多,看法最为分歧。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有人将信将疑,莫衷一是。对于包产到户责任制,究竟怎样看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客观必然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营农场随着大包干等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业技术责任制也得到了逐步恢复和发展。但是,农业技术责任制采取何种形式才能使国营农场雄厚的技术力量适应新的形势,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农垦企业的经济效益呢?在这个问题上,国营五三农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地承包的实行,农民多年积压的生产热情进发出来,生产积极性和劳动效益大大提高,随着治理整顿,产业结构调整,劳动人口过剩的问题又显露出来,但是,如今这种过剩不同于过去,它是农民劳动效率大大提高的结果,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问题,当然,不排除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在哪儿?各地区所具有条件不同出  相似文献   

10.
三中全会以来,安徽省肥西县农村实行了深受农民欢迎的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农村经济开始出现繁荣景象。但面对今夏长势喜人的小麦和油菜,这个县却在为“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而发愁。  相似文献   

11.
正国营农场实行各种承包以后,承包指标如何确定是生产责任制的核心问题。实践证明,合理确定承包指标,是落实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关健,它直接影响到能否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在国营农场生产责任制中,承包指标主要有产量指标、利润指标、扭亏增盈指标和费税指标。这些指标代表国家对农场、农场对生产队、生产队对家庭农场所确定的任务,同时又是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尺度。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利益分配上主要体现于“交好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的都是自己的”三句话。这种分配格局能否运用于乡镇企业呢?笔者认为是完全可以的。因为:经营者利益与企业效益联系越少其积极性愈不高;反之,经营者利益与企业效益挂钩越紧其积极性愈高。因此实行经理(厂长)经营成果大承包是进一步搞活乡镇企业的有效办法。它的收益分配也可按如下三句话实行:  相似文献   

13.
从6月18日至9月2日,我先后到陕西的清涧、子长,安徽的凤阳、定远,山东的黄县、掖县等地社队,对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和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听取了地方同志的意见,并在烟台参加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召开的农业经济问题讨论会。现将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简述如下。一、目前全国各地约有80%的生产队建立了各种形式联系产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滁县地区和延安、榆林两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滁县地区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90%以上;陕北两地区占40%以上,当地估计今冬可能达到80%  相似文献   

14.
当前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多种形式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农村普遍实行以来,一方面显示了它的旺盛生命力和对于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一方面又按照它自身发展的规律,经过萌芽、发展、普及,走上了进一步完善、提高的阶段。当前,做好生产责任制的总结完善工作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和当务之急。 完善生产责任制,要以十二大精神作指导,坚持“总结、完善、稳定”的方针。就目前来说,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议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纳税问题宋永锦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资金由集体统一筹集和支配,农民只管参加劳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既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又要自筹生产资金。在许多地方农村便出现了无偿使用集体资金的现...  相似文献   

16.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现在成为城乡人们议论的一个中心。它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是不是单干、倒退?是不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现就这些问题,联系安徽省滁县地区近两年来的实践,谈谈我们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1980]75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1981]13号文件,是三中全会制定的两个农业文件的发展,对于清除“左”的指导思想,加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农村以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为主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国营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也已开始在一些基层企业实行类似农村承包、联产的生产责任制。这种生产责任制的 主要特点是把劳动成果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解决了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问题。目前,国营农场实行的以“定、包、奖”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开始把一部分劳动报酬与生产经营成果联系起来,带有不同程度的联产计酬的性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还很不完善。我们必须下功夫做好生产责任制和工资改革的调查研究工作。生产责任制和工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要解决“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倾向。目前多数农场实行的固定等级工资制看来不改革是不行的。再不改革,农场不仅要落后于人民公社,而且也会落在工厂后面了。今年下半年,农垦部将组织工作组对农场生产责任制和工资改革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各省、市、区农垦部门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地贯彻落实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农业生产责任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截止今年6月底统计,全国99%的生产队均已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的生产责任制占农村生产队总数的90%以上,实行“双包”到户的又占生产队总数的74%。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过这两年大调整,已基本上调  相似文献   

19.
包产到户,是目前农村多种生产责任制中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它在生产过程中十分显著的经济效果,使我们体会出它与其它责任制形式本质上相同,而程度上又相区别的特征,这就是: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条件下,它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得比较紧密的劳动形式,也是实现生产者利益比较直接、比较完全的一种经济关系。因而它能够较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它鲜明地体现了在肯定国家、集体利益的同时,充分肯定生产者个别利益的经济原则。因此,我们认为,不管实行哪一种形式的责任制,这一经济原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所以,弄清包产到户所体现的经济原则的理论意义,是理解其它各种责任制的关节点,因而也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前途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20.
国营农场借鉴农村的改革经验,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年多的实践表明,它确实调动了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垦经济的发展。但是存在不少问题,如国家计划失控、产品失控,造成农场资金紧张。职工致富缓慢,还有一部分职工在家庭承包后劳动收入有减无增甚至倒亏欠债。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