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勇毅 《新财经》2011,(8):62-63
继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美国百胜等洋巨头纷纷重拳出击,并购国内食品企业后,雀巢的又一次大规模收购,洋品牌与民族品牌如何在市场中角逐或共赢。  相似文献   

2.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事件,文章主要从效率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价值低估理论三方面分析了可口可乐收购行为,同时运用Stackelberg模型对外资并购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商务部3月18日正式宣布,根据《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商务部公开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  相似文献   

4.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23):25-25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传闻再起 日前,《金融时报》报道称,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穆泰康近日当选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穆泰康可能会以此身份游说中国商务部,重拾收购汇源果汁的交易。在这之前,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也曾报道称,可口可乐正与汇源果汁商讨,可能包括购入汇源所属资产的少数股权。另有媒体报道称,  相似文献   

5.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23):25-25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传闻再起 日前,《金融时报》报道称,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穆泰康近日当选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穆泰康可能会以此身份游说中国商务部,重拾收购汇源果汁的交易。在这之前,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也曾报道称,可口可乐正与汇源果汁商讨,可能包括购入汇源所属资产的少数股权。另有媒体报道称,  相似文献   

6.
郭莉 《首都经济》2008,(10):56-57
可口可乐不久前宣布报价12.2港元/股收购汇源果汁,比汇源复牌前的收盘价4.14港元溢价1.95倍,引起市场轰动。因为这向市场传递出一个信息,在全球经济减速的前提下,中国资产估值依然颇具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市场参与各方对于A股市场估值的讨论。在今年股市一片低迷的情况下,很多人认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可以作为产业资本出手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7.
曹建海 《环球财经》2008,(10):86-86
可口可乐日前宣布,将以24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汇源果汁。可口可乐的报价,高出汇源停牌前股价近2倍。目前看来,能阻止可口可乐并购的,一是由商务部主导的反垄断审查,二是由发改委、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共同负责的国家安全审查。  相似文献   

8.
近期,有两件与“民族企业”有关的事情撩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一个是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否决,另一个是据说《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原有的“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的条款被删掉了。在人们都在为“民族企业”这个词而激动甚至愤慨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个内涵与外延似乎都无比清晰的词汇,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却是一个无法准确定义的“伪概念”。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案结合曾经在中国日化行业叱诧风云的"活力28"进行分析.汇源与活力28均为中国较为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但它们的并购性质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然而知名品牌在与外资企业并购后足以造成国内市场的垄断,这对中国中小企业民族品牌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在2009年3月商务部针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并购案中否定的原因是出于对市场竞争的公平角度考虑,然而这却在后果上起到了保护民族品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事件,在哀叹和呐喊之外,我们能否做些不同的思考和调整? 这是不是意味着:可口可乐急了? 可口可乐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和世界品牌的奇迹,几十年来攻城略地、风靡全球,统治着亿万消费者的心、口和钞票。然而,从2005年开始,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美国碳酸饮料市场年度销售出现了几十年来的首度下滑。  相似文献   

11.
黄新祥 《特区经济》2008,(11):277-278
近年来,民族品牌在合资企业中被外商收购或丧失自主经营权的事例屡见不鲜。本文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为例,分析跨国公司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的动因。跨国公司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恶意并购,将给中国经济和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3月1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下称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源公司)的申请。这是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未获商务部审查通过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案例。 从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通过旗下全资附属公司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公司以来,这场并购案引起官方、媒体、公众的普遍关注。随着并购案的结束,接下来各方将有何举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族品牌在合资企业中被外商收购或丧失自主经营权的事例屡见不鲜.本文以可口可乐并购汇耀果汁为例,分析跨国公司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的动因.跨国公司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恶意并购,将给中国经济和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绍仪 《新财经》2009,(4):78-79
时隔半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被商务部正式否决。商务部此举,再一次将汇源集团和朱新礼推向国内外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5.
9月3日,已在香港上市的汇源集团发布公告,美国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子公司拟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集团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如果此项并购成功,可口可乐在中国饮料市场的份额将超越法国达能,雄居第一。  相似文献   

16.
近期,有两件与“民族企业”有关的事情撩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一个是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否决,另一个是据说《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原有的“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的条款被删掉了。在人们都在为“民族企业”这个词而激动甚至愤慨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个内涵与外延似乎都无比清晰的词汇,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却是一个无法准确定义的“伪概念”。  相似文献   

17.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作为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未通过反垄断审查的案例。整个审查过程暴露出《反垄断法》自身的缺陷及实施中的不足。正是由于这些不足,直接导致中国商务部认定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可能导致妨碍竞争的“三个标准”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18.
李佳睿 《东北之窗》2008,(18):44-45
继强生以23亿元人民币收购大宝、法国达能公司最近又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之后,中国最大的纯果汁饮料生产商汇源果汁9月3日宣布,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提出以179.2亿港元收购其全部已发行股本。不过,此次收购尚需取得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可口可乐表示正准备向中国相关反垄断部门递交材料。  相似文献   

19.
早在百胜参股小肥羊之初,外界就有质疑是否会对国内餐饮市场形成垄断——那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因行业集中问题刚被商务部否决。  相似文献   

20.
在近日召开的可口可乐进入中国80周年的庆祝会议上.可口可乐太平洋集团副总裁包逸秋向媒体表示.不排除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市场占有份额.尤其是在非碳酸饮料市场。据饮料业专家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