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日油气产业发展具有较突出的共性,如中日两国同属于石油需求与消费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极高;石油进口来源地和运输路线高度集中,石油供应安全性差;中日两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趋同。由此决定了中日两国在世界油气领域存在竞争博弈的一面,包括中东市场上的油气竞争、俄罗斯远东石油管线争夺、中亚里海石油争夺,以及在东亚地区内部东海油气资源的争夺等;同时,作为东亚的油气消费大国、原油进口大国和经济大国,两国也应当在加强油气领域的技术交流合作、加强油气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与抵制亚洲溢价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
中日纺织服装产业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日本同为东北亚的两个纺织强国,在国际出口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中日两国纺织服装产业开展合作,对扩大两国内需、促进两国经济增长及调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影响中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合作博弈模型,对中日纺织服装合作需要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得出结论认为合作博弈是中日纺织服装产业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普京说俄中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2005年8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即将赴任的驻华大使拉佐夫说,俄驻华使馆应将注意力首先放在发展俄中经贸关系上,两国在油气、电力等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落实大项目应成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火车头。普京说,俄中两国有着传统友谊和广泛的共同利益,2001年签署的《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及两国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为双边关系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经济合作的新举措,这为人民币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输出、实现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中亚地区为例,基于国际货币竞争视角,采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人民币区域化对中国、中亚国家以及区内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利益关系的影响,运用局部稳定分析方法测算得出,从长远来看,中国和中亚国家、区内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在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博弈中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同时,采用仿真模拟实验,判断各博弈参与主体在既定条件下选择不同策略的可能性,研究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内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博弈策略选择会随着时间变化最终收敛于合作的策略集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王峰  王博 《商场现代化》2005,(11):207-208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人们一直在讨论的话题。本文通过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信息搜索与合作博弈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牛鞭效应的应对策略。信息搜索是企业的个人行为,会为此付出搜索成本,所以解决牛鞭效应的最好方式应该是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信息共享,该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势必存在道德风险,委托人必须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实现合作双方的激励相容,疏通信息链打造完美供应链。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以下简称中土)自2002年开展油气合作以来,经双方共同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土油气合作中最常使用的产品分成合同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典的油气合作形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尤其是随着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油气合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无论从过去天然气主导到"油气并行",从双边合作到多边合作,从油气主打到多产业合作格局逐步形成,都给中土两国油气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中韩贸易协定下的关税持续降低进一步促进了两国贸易规模增长的速度,但随着两国贸易的纵深发展,中韩两国以环境标准为依托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本文结合中韩两国贸易结构的互补性特征,利用改进的对称智猪博弈模型对中韩两国贸易中的环境标准策略选择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博弈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古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为两国带来经济与政治上的利好,也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对构建和平公正的国际经贸新秩序起到推动作用。从中国视角而言,美古关系的改善,为中国与古巴在油气领域的合作带来更多机遇。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古开展经贸合作的几个阶段以及国际经贸新形势对推进中古油气合作的影响,由此提出充分利用美古关系改善推进中古油气合作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制定和调整灵活的油气合作外交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医药生产企业与医药批发企业合作的稳定性对构建高效的医药供应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构建了医药生产企业与医药批发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进化博弈模型,并对影响合作关系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医药生产企业与医药批发企业采取合作策略的概率与双方的合作成本成反比,与合作产生的额外净收益成正比,同时,合作额外净收益分配系数也会对博弈双方的合作成功率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谈供应链牛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人们一直在讨论的话题。本文通过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信息搜索与合作博弈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牛鞭效应的应对策略。信息搜索是企业的个人行为,会为此付出搜索成本,所以解决牛鞭效应的最好方式应该是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信息共享,该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势必存在道德风险,委托人必须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实现合作双方的激励相容,疏通信息链打造完美供应链。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电子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分析产品类别对企业合作广告与定价策略的影响。本文先后考察了合作广告下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Nash合作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比较了两种博弈均衡下的策略选择及其系统期望利润,用数学仿真软件检验了产品网络适应度对两个模型的合作广告费用和利润的影响,最后利用Nash讨价还价理论对合作利益进行了分配,并确定了制造商在渠道合作广告合作联盟协调中的分摊率,基于这个结果获得最佳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美两国处于贸易摩擦高峰期,双方一系列的经济惩罚措施严重打击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在此局势下,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两国作为博弈双方,利用相关博弈理论,建立演化博弈模型,以探寻影响中美贸易合作行为的关联因素。最后,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结果,为政府提供促进中美经贸合作与减少双方贸易摩擦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浅谈供应链牛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王博 《商场现代化》2005,(31):207-208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人们一直在讨论的话题.本文通过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信息搜索与合作博弈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牛鞭效应的应对策略.信息搜索是企业的个人行为,会为此付出搜索成本,所以解决牛鞭效应的最好方式应该是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信息共享,该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势必存在道德风险,委托人必须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实现合作双方的激励相容,疏通信息链打造完美供应链.  相似文献   

14.
潘淑清 《中国市场》2014,(47):169-170
本文首先分析了图书馆联盟的博弈分析特征,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深入分析图书馆联盟合作中的不稳定性,并提出若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汪燕 《市场论坛》2016,(2):48-50
在存在多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博弈中的有限次重复博弈中,触发策略与轮换策略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策略.两个策略有各种使用的条件和前提,对博弈矩阵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触发策略要注意可信性,轮换策略要注意使用条件.合作的平均得益与轮换策略的平均得益影响着最后策略的选取.  相似文献   

16.
资金合作: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动力徐长文1997年是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25周年,25年来,中日经济贸易关系的迅猛发展说明,维护两国间良好的政治关系是促进和发展两国经济贸易的坚实基础,加强双边资金合作是推动两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巨大动力。单纯商品贸易时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总理温家宝2005年3月14日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俄两国就能源合作已达成三点重要共识:一是俄通过铁路加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2004年900万吨,2005年l000万吨,2006年1500万吨;二是俄政府和普京总统本人明确提出,修建西伯利亚油气管道,首先考虑通往中国;三是两国将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上加强合作。温家宝说,2005年下半年,他要同俄总理进行第10次会晤,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所在的东北亚地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作为东北亚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互补性正日益增强。但迄今为止,中日两国由于受历史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基于共同利益的制度化合作机制。这种状况不仅与中日两国产业的互补性要求相背离,而且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发展趋势不相称。因此,探讨中日经贸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0)
TPP与RCEP在亚太地区是相互交织的,彼此之间既存在合作的基础,也有冲突的隐患。中美作为RCEP与TPP两大贸易体系中的实际主导国,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正是为了管控分歧以维持友好合作的基本局面,"非合作博弈"无疑是中美两国也是RECP与TPP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本文从TPP与RCEP的非合作博弈分析出发,探讨两大贸易体系兼容并存的最佳模式,并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践中寻求两大体系的"和解"之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财富》2006,(12):17-17
11月1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越共总书记农德盂的见证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越南石油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在两国水域内的北部湾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