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宁贤马耘 《商》2014,(13):190-190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客观要求。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挂更为突出,它直接影响校园和谐、社会稳定,因此不断强化这项工作,同时加大创新教育的途径是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传承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符合这一形势的重要内容。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体育等特征,在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具有他特殊的功能,在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传承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符合社情、区情和校情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民族理论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硕果。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影响。主要从邓小平对民族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民族团结问题的层面着手,反映邓小平对民族工作的贡献,而在现今的民族工作中党的领导集体继续吸收其精髓,并使其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民族理论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硕果。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影响。主要从邓小平对民族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民族团结问题的层面着手,反映邓小平对民族工作的贡献,而在现今的民族工作中党的领导集体继续吸收其精髓,并使其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民族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各民族团结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从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国家稳定祖国统一的大视野、从教育援藏政策的战略高度,多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5.
我们阿坝州是由藏、羌、回、汉等民族组成的一个多民族自治州,阿坝州工商系统从恢复建制以来,全系统上下各族干部职工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己任,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同时,时刻紧绷民族团结这根弦。经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全系统各族干部牢记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大局的重大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从民族地区来讲,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备斗目标,又是一个长期过程,以创新精神,全力打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规划,加快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遵循"发展民族产业,繁荣民族贸易,促进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的工作宗旨,在反映会员企业诉求、提供优质服务、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贸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正>近两年来,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遵循"发展民族产业,繁荣民族贸易,促进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的工作宗旨,在反映会员企业诉求、提供优质服务、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贸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吕文平 《商》2014,(29):265-265
塔城地区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教学育人的教全过程,融入到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塔城地委、行署教育措施的不断完善,使塔城地区民族团结工作形成了良性发展秩序,确保民族团结工作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10.
延边地区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是我国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的,延边地区民族院校也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为筑牢和巩固我国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近年来,诸如新冠肺炎疫情、SARS、流感等突发事件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延边地区民族院校生源结构较其他高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中,探索利用互联网驱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的进一步提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治理和民主发展的深化。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这项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参与者的本体性安全感,还能缓解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对民族的认知由抽象想象转化为具体实践。为了不断提升互联网平台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效能,应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注重在全域与区域传播中寻求针对性的措施,并结合县域融媒体建设。同时,需要开展技术纠偏工作,协调多元主体,完善法治监管,构建多元融合的在线教育平台、推动跨文化交流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利用社交媒体弘扬民族团结理念,以共同推动互联网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商》2016,(3)
民族地区乡镇政府作为该地区最基层的政府,是直面群众的基层行政机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都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国60多年来,事实给予了最好的诠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崭新制度的诞生,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它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维护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加强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应该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民族地区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各族群众利益,而且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就业面临困难比其他地区更多。建议:一、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增加更多就业岗位民族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增长,但总量小、差距大。2013年民族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8%。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集中了一半以上的劳动力。第二产业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结构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浙江省工商局安排新疆阿克苏地区工商系统3名干部来我局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培训。我局从加强系统温暖、巩固民族团结、做好援疆工作的高度,精心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与俄国的帝国主义特征、民族关系状况及革命斗争现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民族团结思想。这一思想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关注少数民族利益、谋求共同发展提供借鉴,为我国民族团结政策提供理论遵循,并为反对民粹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历史的演变与洗礼成为了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并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是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定的重要保障,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一带一路"倡议,可对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模式优化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7%,而居住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63%。做好民族贸易工作,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增强民族团结,加快四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当前民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