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主义认为,名义收入是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货币供给是受政府政策和货币当局影响的外生变量,“货币的变化经常有一个独立的源泉,它们不是对经济活动的简单反应”,因此,“货币数量论首先是货币需求的理  相似文献   

2.
现代货币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及观点,深入分析现代货币数量论及其货币政策,从中发现,西方现代货币主义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国货币政策既有影响,也有启示。我国应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现有效的货币供给;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给予财政政策支持与配合;厘清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关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应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3.
超额货币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文通过以货币供给理论为基础,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几个角度,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研究我国超额货币现象。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索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对于今后的宏观调控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清 《财贸研究》1990,1(5):39-42
<正> 一、西方货币数量理论一般货币数量是一笼括的概念。如果从经济运行的现实过程来看,在每一个时点、每一个环节上它表现为货币存量,在一个时期、一个系统中则表现为货币流量;如果从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角度上来看,货币数量又可以分为货币需求量和货币供给量。1、货币和价格、收入之间关系的观点种种对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看法从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分歧  相似文献   

5.
货币需求问题历来都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西方各种货币金融学说的引入,我国金融理论界关于货币需求的种种概念,说法一时陷入了相对混乱的状态.笔者不揣冒昧,在此就我国货币需求的几个相关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整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引起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货币本质为基础,从流通规律、通货膨胀角度将马克思经济学货币理论与西方经济学货币理论进行比较,指出马克思经济学货币理论在分析实际问题方面所显示出的优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货币理论表现出的片面性、无效性,并为我国反通货膨胀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对货币供需的调节,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机制,本文以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为研究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19802010年间的广义货币需求以及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民收入和利率对长期货币需求存在显著影响,长期货币需求对利率和对国民收入的弹性都要大于短期,同时短期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缺乏弹性。因此,我国利率调节货币需求的机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周梅 《中国市场》2014,(4):37-40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并指出,货币流动性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为了衡量货币流动性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定量影响,本文将从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方面来衡量货币流动性,并利用Eviews 6.0等软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协整分析以及建立VAR模型、ECM模型及其他方法探究货币流动性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流动性越大,消费者价格指数越高;货币流通速度不会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但消费者价格指数却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并且货币流通速度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共同反作用于货币供给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9.
程铭 《现代商业》2008,(8):82-8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截至200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5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开始升温,货币供给大幅上升,物价水平持续升高。在外部经济对国内经济影响逐渐加大的时候,人们更加关注外汇储备的增加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如何。本文在以有关货币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来研究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探讨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樊纲 《财贸经济》1990,(8):33-38
货币供给在公有制经济中的意义,首先不在于它是“政策变量”,而在于它是实际总需求形成的最后环节,人们提出的需要,如投资申请、高增长指标、高收入要求等等可能是无止境的,但如果最终不能获得与之相适应的货币购买力,那些无止境的要求就不可能转化为实际的需求,只有有了货币供给的“配合”,人们才会获得相应的名义收入,也才能提出实际的需求。因此.货币供给量购成了总需求的最后界限。本文试图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研究一下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一些特殊问题。即:货币供给,是在怎样的一般经济关系和特殊货币供给机制基础上,使公有制条件下的社会总需求得以形成。为了集中考察一些主要问题,我们现在假定整个经济都是(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抽象掉在其他经济成分;同时假定货币需求已经形成了、给定了——我们仅考察货币  相似文献   

11.
王晨 《商》2014,(52):189-189
电子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发展十分迅速,电子支付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如今的支付方式和习惯,并且对传统货币及中央银行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电子支付现今的独特优势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持有金融资产的形式与结构,并且对货币供给层次的结构与其规模、货币乘数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有效运行也会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在通过相关货币供给与需求理论、存款货币银行理论对电子支付的发展可能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的影响进行概括性的理论分析,对电子支付影响货币政策的程度和方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以探讨电子支付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运行规律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2.
伴随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大量增加,我国物价并没有同步上升,甚至还呈现下降趋势,这有悖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所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存在着稳定正相关的观点。通过对新增货币流向的分析,发现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对货币供应量的分流效应,并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视角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非常规关系,得出进入虚拟经济的货币会产生货币供应的负效应,我国特有的安全动机货币需求也是引起物价非常规变动的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货币控制的前提条件、货币控制的目标与途径以及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控制等关于货币控制的一般理论的论述,从而相应得出我国的货币供给的性质、货币控制的对象及开放经济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磊  沈亮 《中国市场》2013,(5):53-55
本文回顾了1999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增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最新数据,对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增长具有明显的、递增的正相关作用,且外汇储备已成为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刺激,我国国内出现了暂时性的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对此问题的产生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是从货币供给的角度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现象进行探讨,本文认为供给只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从货币需求角度对"流动性过剩"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会更有利于我们对相关现象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处理非平稳数据的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法,根据货币供给的相关理论选取变量对我国的货币供给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量存在着正向的影响,而现金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比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量存在着反向的影响,现金存款比率的变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货币的发行尤其小心谨慎。要想使货币供给水平维持在相应的货币需求之上就需要明确合理的货币需求的函数。本文就利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拟合我国的货币需求,同时由于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影响状况未知,所以加入股票市场,试图更多的去完善我国货币需求的真实函数模型,最后的出结论,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制定相关货币政策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一国政府需要对其货币需求量进行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学中关于货币需求量的研究涉猎很广,既涵盖国民收入确定、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范畴,也包括货币供求平衡理论。不过无论对一国货币供求平衡做出何种分析,都不应脱离对其货币需求量的定量分析,否则任何理论都难免一纸空谈。本文拟沿着当今主流经济学家关于"货币需求决定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等变量的思路,对我国1980-2010年的货币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并据此对我国2011年的货币需求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黄碧丹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67-169
首先指出超额货币的定义,并认为超额货币的大量存在使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不再是符合传统理论的稳定的一致性关系。接着实证分析中国的超额货币现状,利用1996-2008年间的相关数据对货币供应量与国民收入和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超额货币不仅大量存在,而且显示出不稳定的趋势的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后分析我国超额货币供给大量存在且不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砚 《中国科技财富》2010,(16):231-231
央行能否控制货币供给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分析我国央行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在当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进行分析,必然要涉及到货币供给的过程.在当今金融创新、金融放松管制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界限更加不易确定,基础货币的扩张系数也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通过对上述复杂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我国央行对货币供给不可控性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