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凌晨 《商》2014,(35):187-187
本文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值。从总量角度,提出了与宏观调控目标一致、与宏观政策导向一致。保持合理的融资成本三个定性标准;从结构角度,提出了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时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处理好表内、表外;直接、间接融资之间的关系四条定性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一个地区而言,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和区域非信贷融资都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总量指标难以反映金融创新的缺憾,对于中央和地方全面了解掌握实体经济融资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和区域非信贷融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对比研究,并结合晋城实际,分析了其变动特点及趋势,进而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学术)》2013,(5):62-64
从近十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数据看,社会融资结构有所优化,直接融资比例提高近30%。一、社会融资结构改善的表现及其原因从近十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数据看,社会融资结构有所优化,直接融资比例提高近30%。2011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中间接融资占62.7%,直接融资占37.3%,直接融资比例比2002年提高了32.8%。其中:委托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占绝对优势,达到20.7%;信托贷款增幅较为明显;未贴现的银  相似文献   

4.
张林杰 《商业时代》2012,(16):53-54
本文基于2002-2010年年度数据,选取代表金融发展的社会融资总量和代表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变量,以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社会融资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和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总量的长期弹性较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房地产对金融行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为此,建立了房地产价格与社会融资规模、国内生产总值、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4个变量间的动态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融资规模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提出通过拓展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融通资金的投向等措施来稳定房地产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综合上年信贷偏紧、其他融资方式萎缩、今年以来票据等短期融资偏高,以及经济回升对“超额”货币信贷供应的需求等因素判断,今年以来货币信贷供应偏多问题并不十分严重。在经济下行基本触底的形势下,有必要将宏观调控重点从“保增长”转移到“调结构”上来,货币政策应从总量扩张转为结构优化,主要消除对中小企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信贷歧视。如果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应该首先调节政府投资节奏和结构,并以此调整政府投资引致的信贷投放.不宜轻率对货币政策进行总量紧缩调整,以免伤及尚未完全启动起来的民间投资等市场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融资规模是对整个社会融资金额大小的统计,这个数据统计的提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市场的融资状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市场的资金流向。虽然它的出现才不到10年,但是他已经广泛地被社会所接受。融资自始至终都是民营企业竞争之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融资结构有许多中解释,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来解释就是企业通过多种融资方式进行搭配融资,所融资而来的资金占总体资金的比例。融资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融资偏好,同时也会左右企业的资金成本和权益人的利益。本文对社会融资规模和民营企业融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民营企业的融资虽然撼动不了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但产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融资渠道与融资结构优化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问题,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对防范金融风险、增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负面影响.检验融资渠道和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效果,探索各地区不同的融资生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果,对于进一步明确金融结构改革制定适当的金融引导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2015,(9)
本文为解释社会融资规模是否能更好的观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活动走向,选用货币供应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币贷款为样本数据,运用Eviews5.0计量经济软件分别分析了M2、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贷款与GDP的相关程度,并得出社会融资量的确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的发展,但现阶段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仍然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目标。  相似文献   

10.
白水 《商》2012,(2):26-28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日在京闭幕。会议强调,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专家认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未来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融资选择带来了新的冲击.本文通过构建企业融资选择模型,将企业融资选择划分为债券融资和银行融资两类,研究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融资结构的最终影响由其综合效应决定.互联网金融的规模替代效应和"长尾"效应有助于提高债券融资占比,而技术外溢效应及风险传递效应则会降低债券融资占比.同时,本文利用断点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融资结构的改善具有正向作用,且不存在断点效应,说明在当前阶段,互联网风险传递效应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应继续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改善社会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建设融资体系问题,不只是融资规模等数量上的问题,更重的是融资效率等质量上的问题。必须在明确“两型”社会建设科学定位目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有序运行的融资体系,提高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传导机制和社会融资规模内涵发掘出发,具体阐述了社会融资规模的界定、统计原则和口径。其次,对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理论上来说社会融资规模具有满足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再次,基于2002~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利用相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社会融资规模与GDP、CPI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最后,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其总量与经济增长、币值稳定的动态关系更紧密,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到目前为止,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在不同融资结构下的调控效应差异是一个尚未得到明确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纳入融资结构因素的DSGE模型,发现融资结构的变化会对主要经济金融变量的波动程度产生影响,并会导致经济金融体系的波动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双支柱”调控政策的实施可以对银行部门的顺周期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进而提升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此外,在融资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即使债务融资占比下降,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作用也不会随着银行部门规模的下降而失效,而是会通过溢出效应机制持续地发挥作用。上述结论为理解金融结构变迁过程中的“双支柱”调控效应及政策选择提供了一些初步的思路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并利用社会融资总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出图表,通过图表分析我国近年来社会融资总量的变化,最后对社会融资总量和GDP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t统计量和可决系数等指标表明社会融资规模比新增人民币贷款对GDP有更高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6.
李宇娜 《商》2013,(18):142-142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的不断创新,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对2002—2012年社会融资年度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基于我国社会融资发展变化的现状,深入分析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银行的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差异性角度出发,研究地区经济中各因素及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判断目前巴州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否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选取巴州地区1996-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和GDP以及能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的年度数据,构造一元回归模型和VAR模型来研究巴州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巴州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大于其他因素对巴州经济的影响的结论。因此,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连续稳定的增长是必要之举,从而避免因为社会融资规模的收缩引起经济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8.
5月31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新闻稿。会议提出,深化金融改革,用调结构的办法,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从目前披露的资料看,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是针对中国经济运行中三大重要问题下的对症之药。  相似文献   

19.
张明春 《商》2014,(43):203-203
近年来,社会融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短板与不足。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实现金融与经济的互荣共进,就迫切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个层面的配合协作,优化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翟艳  黄解宇 《江苏商论》2014,(12):49-53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集聚也出现区域梯度差异。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金融集聚与融资结构、融资方式的关系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全国来看,金融集聚对融资结构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分区域来看,在东部地区为正效应但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则显著负相关。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来看,金融集聚对融资比重均是正效应,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创新点在于,阐述了金融集聚、融资结构与融资比重三者的关系,即经济发展需要相应的融资结构,而融资结构促进金融集聚,金融集聚影响融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