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加入WTO的显著标志就是外资企业或者说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更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迫使中国被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之中,由于物资和服务市场的相互开放,使得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开放。开放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提高竞争力,将遵循人才本地化原则,不遗余力地抢夺中国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从而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中国加入WTO之后,在日益复杂的现代企业竞争,企业要想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吸收人才。社会的转型以及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的企业需要经常改进自身与内外部的环境关系,才能保证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自身的管理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管理,企业的竞争源自于人才的竞争。本文针对企业的用人之道,找出现代企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他们不仅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物产资源。更觊觎国内雄厚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4.
张晓明 《企业研究》1996,(11):20-22
到1995年9月,外商在中国投资已超过1100亿美元,在三资企业中工作的中国人有1200万之多,其中绝大部分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工人。近一百万中国人担任着管理者或技术指导的职位。经济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外企在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完全由中国人组成经理班子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如何把公司国际经营所需的必要的人力资源组织起来,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抢滩海外市场时,一般采取母国化、当地化、全球化等三种用人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无论是从长期发展还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在华外商企业日益呈现出“人才本地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1999年中国高考扩招以来,中国开始出现大量的高学历就业人才,到2006年央视《赢在中国》开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创业浪潮中,开始艰辛的企业创业过程,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是对企业最大的考验,作为成长型企业,如何实现持续地成长?文章将探讨成长型企业在激烈市场环境中,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及它们构成了成长型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并购背后的人才争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龙 《会计之友》2001,(8):19-19
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资源整合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根据中国官方透露的住处显示,中国正在制定有关外国企业透过资本市场,参与国内企业重组的政策和监管体制。种种迹象显示,并购的浪潮已经是山雨欲来,其中并购之后的人才争夺尤为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国内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相当规模的过剩生产能量和资本急需转移,而加入WTO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8.
陈恩仟 《企业天地》2003,(12):80-81
加入WTO的显著标志就是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更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迫使国内企业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之中。由于物资和服务市场的相互开放,使得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开放。开放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提高竞争力,将遵循人才本地化原则,不遗余力地抢夺中国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国内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因此,在新的时期企业领导要善于经营人才,以创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才竞争,并以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人才,最终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企业在21世纪的全面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周厚健 《经营者》2006,(17):86-86
外资的大量涌入,一定会对中国人才市场格局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中国企业必须看到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全球各地的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新商机。时至今日,虽然大部分财富500强企业在中国都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但随着跨国企业建立并实施其发展战略,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困扰在华外企的首要问题,同时人才的保有也成为外企登陆中国市场的关键成功要素之一。可见,不管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世界第四大经济主体—中国市场,人才管理仍然是跨国企业必须面临的首要挑战。  相似文献   

11.
王庆喜 《企业导报》2013,(12):138-138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各种企业在资金、技术、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同时,我国的企业已经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一部分,是其重要的经济主体参与者和市场发展影响者。国际资本管理市场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影响,更加剧了我国各个行业企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这样的市场竞争,直接导致了我们市场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的深入化调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的结束,中国企业全面迎接全球化竞争已经开始.世界任何一家企业已经看到.企业的竞争已经从简单的产品竞争过渡到对企业人才的争夺之中。在商业零售业方面,我国的零售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在经历了前些年的销售额在幅度增长.市场不断得到扩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后,近几年的发展势态逐渐趋缓.并开始暴露出快速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应对入世人才战法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入世是2001中国的三大喜年之一,然而入世带来的冲击波却是一个“喜”字可以形容的,且不说行业冲击,市场抢占,单是人才争夺战早已无声无息地拉开了序幕,外资公司猎寻中国本土人才,猎头公司对人才明码标价,  相似文献   

14.
"上善若水"是中国古代先贤的管理智慧结晶,对新时代的中国具有巨大借鉴意义。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重新回顾老子的哲学智慧思想,从中提炼出"至柔""处下""不争"三方面思路,给当下需应对新的人才发展和市场变化的企业及管理者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不仅意味着资本与市场要素的全球化,更意味着人力资源要素的全球化.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必然成为各个企业竞相争夺的核心战略性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全球化竞争又是一种无准入过程、无交易条件的自由竞争,一个企业能否吸引世界优秀人才,取决于这个企业能否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事业发展的生态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新招频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以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它们不仅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物质资源,更觊觎国内雄厚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上演中国本土化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忠 《中外管理》2001,(11):43-45
跨国公司来中国10年多了,从“金发碧眼”的老外形象,到“土生土长”的中国式思维与行动,我们不难看出:跨国公司是通过本土化营销一步一步渗透中国,做大中国市场的。这给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成功地加入了WTO,改革开放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阶段。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世界化,无一例外地推动着中国企业也和其他国家企业一样进入世界化的潮流,去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何在此背景下,在遵循WTO的规则基础上,紧紧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奋力拼搏,锐意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这是摆在每个企业和企业家面前的最新最大的课题。一、树立全球化观念我国在加入WTO后,企业必须在观念上破旧立新,树立全球化的观念。一是要树立参与世界竞争的观念。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企业面临的是全世界的同行和…  相似文献   

19.
王茂樵 《经营者》2002,(3):24-25
<正> 新一年度的钟声刚从耳边响起,国内企业就开始诚惶诚恐地为新一年度的竞争秣马厉兵。毕竟加入WTO后,中国市场上往日的保护政策,组织结构关系、裙带关系、权钱挂钩关系将逐步退出舞台。市场经济成了地球村上的各型企业、各式商品,各类行销、各类管理竞相扮演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将与国外企业一道围绕着实现各自的企业目标去争取有限的资源,进行一场争夺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的无情的竞争,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众多的资源要素中,人力资源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如何有效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获取最大的效益,如何选好、用好、管好人,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 人才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能力素质对发展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高智商、强能力的人才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