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通过建立包含环境质量的代际交叠模型,考察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既包含了环境对产出及效用的影响,也考虑了生产的外部性.分析表明,内点解下的稳态存在多重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对均衡点进行了稳定性及比较静态分析;其次,当经济由角点解过渡到内点解时,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这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何不同的环境污染问题会有不同的治理难度;最后,从福利分析角度得出,在一定条件下,资本存量的动态无效性会引起环境质量的动态无效性.  相似文献   

2.
世代交叠模型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理论框架;该模型自产生以来,不断被研究者修改和拓展,衍生出许多新形式的同时;其分析领域也得到极大的拓展。然而,对该模型产生、发展以及分析领域的梳理文献非常鲜见。鉴于此,文章以世代交叠模型的发展脉络为主线,对该模型的各种衍生形式及分析领域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评论,提出模型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个体跨期最优化行为为基础,从居民异质性风险偏好和市场摩擦视角考察了我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消费、储蓄与投资效应,得出如下的结论:首先,中国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将引发境内外居民和投资者的储蓄和投资跨境“局部转移”或“全部转移”,其转移的规模和方向取决于内外资金融企业及市场的绝对和相对投融资效率.其次,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将有效提高社会中退休群体的消费水平,对年轻群体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则取决于代表性个体的异质性风险偏好:如果代表性个体是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的,则金融创新将使年轻群体的消费量增加、不变和减少,储蓄量和投资量减少、不变和增加,储蓄转化为资本积累的规模减少、不变和增加.最后,政府应依据内外资金融企业和市场的相对投融资效率来确定金融创新的速度、深度和时序,以减小金融创新的“转移效应”对实体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4.
5.
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其对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塑造日益显著。文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使用2013—2019年铁路客运车次数据刻画区域铁路流网络,运用博弈交叠社区发现模型,从网络格局演化、交叠社区结构演化以及交叠空间演化方面对铁路流网络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COVID-19疫情可能对铁路流网络造成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中游城市群铁路客运经历了由普铁主导到高铁主导的转变,整体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铁路流网络关联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层级特征与网络特性共存的现象,更多体现的是核心—外围的组合关系以及跨省域的网络空间关系。(2)使用基于博弈交叠社区模型进行空间交叠识别,2013年划分出4个社区,产生6个交叠城市,交叠社区城市在城市总数中占比为19%;2019年划分出6个社区,产生11个交叠城市,交叠社区城市在城市总数中占比为35%。(3)交叠空间从空间形态、区域位置以及城市功能等方面存在共性。在空间形态上,交叠空间呈团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从空间区位角度来看,交叠空间多位于省会城市周边,行政区域上多位于省间交界地带,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得交叠城市多承担区域间交流互动;从城市功能视角...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国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全覆盖。本文通过一个多阶段世代交叠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这一制度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有如下发现:其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机制降低了参保人群的养老储蓄需求,对调整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和投资不平衡有一定积极意义,使社会总消费在短期内上升0.4%,而长期资本存量降低0.7%。其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非参保人群(城镇就业人员)向参保人群(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人员)的转移,减轻了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差异,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提高了社会总福利;参保人群和非参保人群间的收入差距将下降7%,社会总福利短期和长期将分别提高0.5%和0.4%;如果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这一效应会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世代交叠模型探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指出在现行的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混合模式下,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有两种不同的效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资金成本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会改变制度约束从而抑制消费。根据2012年中国省际横截面数据实证分析说明,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负面影响,说明人口老龄化可能已经开始削弱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Diamond模型的社会消费总量模型显示收入代际分配结构影响社会消费倾向。产出对消费的影响通过工资和资产收益率两个渠道传递。我国青年人群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过大,消费对当期产出过度平滑,导致持续下滑的低消费率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提高国内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9.
10.
11.
消费条件模型和各地区消费条件指数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樊纲  王小鲁 《经济研究》2004,39(5):13-21
本文建立了一个消费条件模型来考察影响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变化的各种因素 ,包括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城市化水平、消费者信用手段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等等。模型发现城市化水平是在收入水平以外对人均消费影响最大的变量。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条件也对消费有重要影响。银行卡普及率和养老保险的普及有正的影响 ,而以吉尼系数表示的收入差距可能具有负影响。基于模型取得的对消费影响的经验参数 ,作者建立了一个中国各地区消费条件指数 ,对各省市自治区的消费条件状况进行刻画。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消费变动的未来趋势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建立引入财政分权因素的跨期消费资产定价模型,证明中国财政分权是居民消费决定中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分权程度提高会带来居民收入增长,进而促进消费的增加;另一方面,分权程度提高会导致居民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强,进而引起消费的下降。基于中国29个省区1990-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判断。研究发现:预期收入水平和收入不确定性同时受财政分权因素影响,当它们共同进入模型时,只有预期收入水平系数显著为正,收入不确定性变量系数显著水平不稳定且符号不符合预期。无论引入控制变量,还是调整变量度量指标,研究结论都是稳健的。缺失财政分权因素的消费资产定价模型对于中国情况缺乏解释力,融入财政分权因素的模型则较好地拟合中国实际。  相似文献   

13.
在1阶段Becker-Grossma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日平均降雨量、人均总产出和地域虚拟变量,分析水旱灾害、温度、经济增长和地域差别因素对我国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采用2004年~2011年30个省域数据建立面板模型,研究发现:(1)各省居民基础生活能源消费存在的明显的个体差异,欠发达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生活能源消费基数较高;(2)我国居民能源消费形式已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灾害驱动型,而达到了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温度驱动型时期,能源消费量与温度关系曲线呈U型,且温度调节的成本差异导致曲线左右不对称;(3)经济增长效应大于温度驱动效应,是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能源增加的主要原因,收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39,未来能源消费还会进一步增加。最后本文对模型进行了6种形式的扩展,发现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
Since the 1950s,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has been the dominantexplanation for the ‘inverse U’ in household wealthaccumulation. This paper advances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rooted in the ideas of Veblen, that emphasises the role of lifestyleconformity: Because people tend to adopt lifestyles common totheir social group and modify them in standard ways as theyage, lifecycle norms impart a certain order to the accumulation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which enables people to ‘do’lifecycle saving via habitual thinking. After laying out theargument conceptually, the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on the role of conformity in lifecycle saving and discussesits contribution to the current low saving rate in the USA.  相似文献   

15.
居民消费不足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本文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收入水平、子女教育状况、家庭人口规模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主要因素;户主工作单位性质、受教育水平也影响消费意愿,由于居民消费观念保守,信用卡对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还研究了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根据这些结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In 1989 and 1992, Thomas noted the divergence of the 'stylisedhist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from the true sequenceof events in its early history. To the list of overlooked elementscan now be added the debate on the cyclical nature of consumptionconsidered here. Analysis of the data used in the original studiesshows a simplistic model considered at the time to be the 'best'available. This contrasts sharply with Spanos (1989), who wascritical of the methods of the initial consumption researchers.However, use of recursive estimation shows concerns over a varying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to be unwarranted.  相似文献   

17.
结构式乘数视角下产业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产业投资对各产业部门和经济总体的乘数作用,利用里昂惕夫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和汉森-萨缪尔森模型,在考虑了投资、国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产业投资与投资形成额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结构式投资乘数模型,并由此测算了我国17个部门产业投资对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取向与经济增长速度无关,但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其中建筑业、机械设备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易受投资的影响,而在纺织、缝纫及皮革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其他服务业等产业部门的发展中投资的作用则十分有限,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要靠消费来拉动.  相似文献   

18.
羊群效应对股指波动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影响是行为金融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浦发银行股票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羊群行为的程度作为度量羊群行为的数量标准,通过建立ARCH模型,对浦发银行股票是否存在羊群效应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浦发银行股票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其次,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羊群行为对股票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股票的羊群行为程度与股票指数波动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中国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调查,文章首先描述了全国性行业协会的游说态度和游说行为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行业协会游说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协会对游说的态度、协会成立的年限、协会的自主性和协会的代表性等因素对行业协会的游说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协会的规模与游说行为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预测:基于区域化市场均衡模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陆文聪  黄祖辉 《经济研究》2004,39(8):94-104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涉及 1 8种 (类 )主要农产品和 7个地区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市场均衡模型并基于二种不同情景的模拟分析 ,从全国和地区二个层次上预测和分析了 2 0 0 6年和 2 0 1 0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的供求形势。模型结果显示 ,未来几年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在总体上将保持基本稳定的发展态势 ,国内外粮价回升可使我国粮食生产在近期内取得恢复性增长。预计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总产量将超过 4亿吨 ,粮食自给率在 92 %左右 ,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将维持在目前的 3 50 0万吨左右 ,其中小麦占五分之三 ,玉米将从目前基本平衡转变为净进口。这种供求变化趋势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华东和华南地区粮食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 ,东北和华北地区将呈现以玉米为主导的快速粮食生产增长态势且超过需求增长 ,中南地区将从短缺转向粮食基本自给 ,西南和西北地区将继续保持现有缺口规模。为现实中国粮食供求的长期稳定与均衡发展 ,本文最后提出了涉及耕地保护、跨省区粮食贸易、国际粮食安全合作、价格增产效应和政府决策科学化等五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