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琦 《中国报业》2012,(15):68-70
报业的危机到底有多严重?报纸是不是真的要终结了?我们在听各路专家侃侃而谈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听听危机之下身在其中的报人到底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美国两位出身记者,现为大学新闻教授的保罗·斯汀内尔和萨拉·布朗不改记者本色,一起"拿起纸笔,走出去"——他们在各州报业联合协会的帮助下,历时13个月,详细走访了美国50个州的50家报纸。采访这50家在当地处于领头羊地位的日报及部分周报的发行人、主编和网站负责人,试图了解危机之下报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展现报人在数字化革命下的思索和探求,并形成了一份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2.
2009年,伴随着全球性的报业衰退,“报纸消亡论”又成为我国媒体讨论的焦点。“报纸消亡论”真是一场炒作吗?面对“报纸消亡论”,我国的报业应当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如果站在经营者的立场或者从资本角度来认识传媒,把传媒业当作社会大生产中的一个链条、一个产业来看待,那么,报业生产到底在生产什么,传媒人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一个媒体、一张新创办的报纸将采取怎样有效的市场策略来实现自身的广告价值?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与成功创办《京华时报》、改版上海《青年报》,有着多份新报纸运  相似文献   

4.
侯明廷 《广告导报》2007,(10):116-117
正当2005年中国报业集体“抗寒”时,一家以报纸为对象的专业网站中国报业网“顶风而生”。面对中国报业前所未有的困难,以报业为主要目标群的中国报业网会生存下来吗?时间就在这疑问中从指间流过。三年过去了,报业网到底发展怎么样呢?又是如何为报业服务的?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报业网总裁黄菊芳。[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如果站在经营者的立场或者从资本角度来认识传媒,把传媒业当作社会大生产中的一个链条、一个产业来看待,那么,报业生产到底在生产什么,传媒人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一个媒体、一张新创办的报纸将采取怎样有效的市场策略来实现自身的广告价值?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与成功创办《京华时报》、改版上海《青年报》,有着多份新报纸运  相似文献   

6.
戴颖 《经贸世界》2006,(3):8-12
拿到牌照是每个直销企业的迫切梦想,也是决定直销员底气的保障。但是,从1月到3月,那一纸牌照却迟迟未见缩影,到底各公司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到底第一批牌照会有多少张?到底5月是不是第一批的最后期限……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进行了近两个多月的追踪,现在,终于可以将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喻国明 《广告导报》2004,(27):22-23
由《新京报》的横空出世而在年末的北京报业市场上引出的一个最为热门的话题便是:北京的报业市场还有空间吗?如果有,最具有成长性空间的报纸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具备哪些特质呢?  相似文献   

8.
广告下滑、发行下降、经营陷入困境,这是当下所有报纸面临的危机,去年下半年出现的金融风暴对于报业经营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报纸媒体如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化“危”为“机”,推动报业经营下一步的增长,是报界都在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作为资深报人和卓有成就的报业管理者,张延平谈了自己对于报业发展和创新的一些思索。  相似文献   

9.
青岛啤酒在这八年间到底做了些什么,靠什么实现品牌价值的飞速提升?体育营销又在其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陈国权 《中国报业》2013,(11):49-52
去年以来,报纸广告大幅下滑,人们纷纷惊呼,报纸危机又来了。实际上,由报纸广告普遍大幅下滑而引发的“报纸危机”不是第一次,回溯报纸这些年的经营数据,这样的危机已经是第三次了。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就会发现,前两次的“危机”是可逆的,是报业的危机,对报纸最致命的是第三次危机,就是这次。第三次报业危机,是“报纸”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对于全球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报业普遍面临生存危机和转折。2005年10月7日,美国发行量审计局的数据显示,美国报纸发行量持续多年的下滑趋势正在加剧。持续10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也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2.
报业焦点     
《中国报业》2008,(12):6-6
本期“报业焦点”,我们聚焦全国报业的行政主管机构——新闻出版总署的新动向。 12月28-29日由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主办、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传媒发展研究所承办的“2008中国报业年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总署新闻报刊司更名后首次登台亮相,年会也在网上被称之为“报业困境中的嘉年华”。年会干了些什么?讨论了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期“报业辉煌30年”征文栏目,我们选择刊发4篇应征稿件。 张世海撰写的《我国报业研究30年回眸》,从报纸是不是商品、报业的性质、报业的集团化、报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传统报业数字化等五个方面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报业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对业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读报教育带动读报风气开发报纸读者的一大重点在校园。根据美国NNA的一项调查研究,从学生时期就养成读报习惯的人,进入社会之后持续读报的比例达75%。纸本阅读式微、报纸读者流失,是当前报业普遍面临的危机,然而,报业进入校园培养未来读者,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相似文献   

15.
晋雅芬 《中国报业》2010,(8):31-33,41
从世界范围来看,3月9日,比利时报纸《最后一点钟报》推出了欧洲乃至世界上第一份3D报纸;从中国报业市场看,短短一个多月之后,就有16家报社相继推出了各自的3D报纸。面对3D报纸在世界范围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将2010年冠上"3D报纸元年"的名号。那么,这种新奇的报纸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3D尝试会给报纸自身带来什么?3D报纸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强?这股3D风潮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6.
苏旭 《浙商》2008,(23):42-46
纺织重镇的冬天似乎来得甲了些,然而严寒过后,焉知不是一个活力重现的丰年?11月4日至11日,《浙商》记者在绍兴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当地的氽业家、政府官员、专家,面对种种情况,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又在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赵连宏 《中国报业》2009,(4):I0001-I0001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在蔓延,影响着各行各业,报业当然也不能幸免。最近这几个月来,我们听到了太多的来自风暴中心的关于报业的坏消息:美国四大报业集团先后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终止印刷版,《落基山新闻抿》停刊,《西雅图邮讯报》停刊,《图森公民报》准备停刊。广告收入持续下滑,裁员风潮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不禁在问:这股报业倒闭风会不会波及到国内?  相似文献   

18.
文建 《中国报业》2013,(5):74-74
在阅读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报纸稿件似乎也出现了短小.化的趋势。以深度报道为主的那些“长”新闻是不是就没有前途了?短文的传播效果,是不是就一定胜过长文?美国传媒界当前的一些讨论,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报业》2009,(6):14-19
本期“报海观潮”,我们刊发4篇文章。 本刊记者苑二刚撰写的《逆势而上开创报业蓝海》,是对6月1日新创刊的《中国能源报》总编辑李庆文的专访。专访中,李庆文就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创办这样一份报纸,这份报纸的优势在哪里,它的目标是什么,怎么样实现这一目标,与已有的能源行业细分市场的行业报是什么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记者:在金融危机的;中击下,美国报业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报纸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大量流失,许多报纸尤其是地方性报纸难以为继。那么,金融危机对日本传媒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