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购买先进技术和进行自主创新两种途径获得先进技术。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不断增加。本文选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27个省份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不同技术源对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经济发展稳定性、绿色发展水平、福利改善程度和收入分配公平性六方面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看,环境规制有助于显著促进综合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分项来看,环境规制有助于显著改善经济增长效率,促进经济绿色发展程度,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不过,环境规制显著加剧了收入不平等且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稳定影响并不显著.最后,环境规制对综合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强度并不能显著影响综合经济增长质量,而当环境规制强度跨越特定门槛值时,环境规制对综合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R-W增长模型框架下,将人力资本的内涵扩展至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用教育收益率修正了教育人力资本指标,而健康则主要从投入角度加以测度。应用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DGMM)估计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促使全国省际间人均GDP增长出现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而三大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则表现出条件收敛趋势。从教育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从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方向转变。以每万人拥有床位数代表的健康人力资本促进了全国及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门槛与FDI效应吸收——中国地区数据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吸收外溢效应成为当今各国引进FDI的重要目标,但对FDI效应的吸收有个能力问题,人力资本是重要的能力之一。中国地区数据的检验表明,中国存在吸收FDI效应的最低人力资本门槛,高于这个门槛的地区才能吸收到FDI效应;在低人力资本水平地区,中等人才对FDI效应的吸收比较有利,而在高人力资本水平地区,高层次人才的影响更大。但整体来说,高层次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吸收FDI效应的主要因素,这意味着中国的外资经济结构很可能已经越过了一般的加工贸易阶段,技术层次已经高移,因此,突出高层次人力资本建设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门槛效应——基于DEA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以及面板数据模型对FDI流入在不同地区所引发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FDI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并且证实了影响FDI技术外溢程度的"门槛效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实证检验进一步确定了影响FDI技术外溢效应的若干因素,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状况以及地区经济结构四方面对引发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门槛"水平进行了具体的测算. 相似文献
8.
采用1995—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检验了适宜技术、人力资本对地区知识溢出和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省际R&D资本溢出和国际R&D资本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除了可直接影响地区TFP外,还可通过对来自省际、国际进出口、FDI和ODI渠道的知识溢出发挥"同化器"作用来间接影响的地区TFP;人力资本对知识溢出具有"同化器"作用,但在不同的适宜技术下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30个省际区域1998年至2012年的数据,采用门槛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国际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发现正门槛效应的存在,即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国际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是显著负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关系由负转为无影响,然后由无影响转为正影响,正影响又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过一个更高的门槛由小变大。 相似文献
11.
进口贸易、人力资本与中国技术创新:基于面板数据的一个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面板数据和DOLS方法,对中国1990~2006年间进口贸易数据和专利数据等进行计量检验,分析发现:进口贸易确实能促进中国的技术创新.但有一个前提:人力资本门槛,即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在进口贸易促进中国技术创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部分,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两部门模型,探究对外贸易开放及其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随后基于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积累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层面来看,对外贸易开放不仅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贸易开放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存在着空间上的非均衡特征,表现为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企业影响更为明显,而对欠发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影响相对较弱;从对外贸易方式来看,全样本分析表明出口贸易方式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作用较强,而进口贸易方式的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应当注重不同贸易发展方式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差异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增强我国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选取全球87个国家2000—2016年的数据,分析了老龄化与资源依赖如何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思路主要基于人力资本这一传导机制,通过计量模型也证实了人力资本在老龄化、资源依赖与技术创新间的传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对技术创新并非阻碍作用,反而会促进一国技术创新发展。然而,资源依赖与大多数研究结论一致,会对技术创新带来消极影响。全球各国应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范自然资源依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挤出效应,并且应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现象,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截面数据回归分析法及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法对中国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信任和民间组织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人力资本而影响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我国社会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众多学者把社会学领域已被公认的社会资本概念嫁接到经济学领域,由此社会资本也就逐渐成为研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资本对宏观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影响和冲击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即它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金融部门的发展以及企业技术革新等方面来刺激宏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然而,本文尝试从企业所拥有的内部社会资本出发,并以几个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构建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但是,有关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二者关系的实证性研究还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更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强势增长,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粗放型增长,技术创新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作用有限。为此,我们需要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依靠技术创新来建立我国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一个同时含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及收入分布演化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布演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更高的初始收入差异将通过直接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与间接提高下一期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这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降低收入差异能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率,这将使得低收入国家有可能追赶上高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我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3~2012年的面板数据,以电信基础设施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模型,探讨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电信基础设施双门槛效应,电信基础设施门槛值分别为4.031和4.552。我国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人力资本仅仅在电信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