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作为国内极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商人群体,浙商早已跨出国门。莫斯科著名的“海宁楼”,南非中华门商业中心,阿联酋迪拜的中国日用商品城分市场,这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商业区,都是由浙商一手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浙商》2010,(6):77-77
新的十年,昕有的外部经济环境凶为2008年底爆发的那场全球金融危机而彻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浙商群体之前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先发优势也逐渐丧失。浙江省内的一些优秀浙商遇到了发展瓶颈,甚至轰然倒下。在山西投资煤矿的浙商,也因为政策风险,纷纷撤离;迪拜债务危机让很多投资房地产的浙商深陷其中……  相似文献   

3.
《新财富》2010,(1):12-12
新闻专题 迪拜沙漠中的空中楼阁 迪拜世界宣布延期偿还将到期债务的消息,证明了靠着石油美元在沙漠中浇灌出的迪拜神话只是海市蜃楼。虽然这场危机不足以引起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但迪拜这种严重依赖房地产开发的畸形经济模式已经对中国的地产金融风险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4.
《华商》2010,(4):70-71
随着迪拜债务危机的缓解,中东地区对于中国的吸引力再次回升。3月31日中东商品采购中心项目推介会在杭州召开,跟以往不同,这次阿联酋当地欲邀请浙商和粤商一起去开拓中东市场。这也是浙商和粤商“走出去”开发海外市场的首度联姻。  相似文献   

5.
朱健 《浙商》2011,(20):131-131
从最早的边贸生意,到经营玻璃纤维工厂和蔬菜农庄,赴朝营商逾二十载,浙江朝翔进出口有限公司总裁崔东元硕果累累。而这也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期许,特别是本次陪同浙商全国理事会代表团进入朝鲜商务考察的经历,使他萌生了在朝鲜建造浙商工业园的念头。  相似文献   

6.
《华商》2010,(2):68-68
2009年,李书福注定成为浙商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明星”。 作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的他高调摘得“2009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然而最让人咋舌和津津乐道的是吉利将收购沃尔沃,上演的“蛇吞象”商业神话。  相似文献   

7.
苏旭 《浙商》2007,(14):68-69
浙商张建胜所做的“农业”,跟想象中不大一样,而是融合了新的生产和商业模式的新型农业。在这个传统行业,他开创了一片“蓝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王文正 《浙商》2010,(20):74-75
5年前,投入5000万元;5年后,销售额达100亿元。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昱辉阳光)用5年时间向世人描述了一个新兴产业资本运作的神话。这一神话的背后是什么?9月16日,“浙商全国理事会名企互访行”来到昱辉阳光参观访问,拉开了浙商全国理事会“名企互访行”2010年第三站帷幕。  相似文献   

9.
金少策  司徒微微 《浙商》2008,(19):82-86
2008年9月8日晚,《浙商》杂志在杭州西子湖畔举办“改革片放30年—浙商之得失”座谈会。展望下一个30年,专家与浙商发表了精彩观点—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07,(2):18-20
矿业投资,不断创造出浙商的致富神话,也彻底改变了曾经默默无闻的内蒙古,使其经济增速连续几年走在全国前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郑宇民 《浙商》2005,(12):20-22
浙商的崛起需要鼓与呼,于是郑宇民先生为浙商鼓掌;浙商群体现象需要研究,于是郑宇民先生从现象到本质,孜孜不倦地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诸多独创见解;浙商的发展需要引导,于是郑宇民先生高屋建瓴,发表诸多观点,为浙商发展出谋划策。作为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先生能够如此关心浙商的成长和发展,实属难能可贵。他在第三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的演讲,被与会的浙商多次用掌声打断。现把他的演讲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08,(14):38-38
6月20日上午,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结束对广元青川县的对口支援工作考察回到成都返杭前,接见了四川省浙江商会负责人等60余位在川浙商代表。他代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父老乡亲,向奋战在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在川浙商表示敬意和慰问。他指出,危难之际,四川省浙江商会在唐金根会长的领导下,广大在川浙商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斗争中,  相似文献   

13.
王永昌 《浙商》2010,(15):22-24
作者王永昌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博士学历,是政坛为数不多的学者型官员之一。他长期关注浙商、研究浙商,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王永昌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浙商文化品质”这一概念,对浙商的历史变迁、浙商的成长基因、浙商外部生存环境等方面作出全新的阐释。浙商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变革之中,浙商试图在中国经济复苏的图景上描绘一抹绚丽的色彩。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浙商将如何传承?浙商的文化品质之于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本刊特全文刊登王永昌的文章,并推荐广大浙商阅读,共同分享作者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14.
胡雪岩发迹     
钱文忠 《浙商》2011,(13):102-105
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富可敌国的商人,胡雪岩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安徽人把胡雪岩作为徽商的代表,浙江人也把胡雪岩作为浙商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危机前在迪拜接手楼花的那些人,肯定给套死了。”11月30日,温州籍的华星集团董事长王伟胜一边从电视上观看关于迪拜的那些惊心报道一边说。他的语气并不显得焦虑,甚至有点悠然,尽管他承认,他本人目前尚持有一定数量的迪拜房产。  相似文献   

16.
徐王婴 《浙商》2005,(7):245-246
采访王吴市长,是一位浙商朋友极力推荐的。早在这次他来杭州参加浙商论坛之前,就听浙商朋友介绍,说这位38岁的市长对浙商充满热情,两年跑下来早就是“浙江通”了。果然,他的办事风格很有点雷厉风行:6月4日下午刚到杭州,就召开会议检查布展情况,会议的空隙,与浙商朋友嘘寒问暖……  相似文献   

17.
“危机前在迪拜接手楼花的那些人,肯定给套死了。”11月30日,温州籍的华星集团董事长王伟胜一边从电视上观看关于迪拜的那些惊心报道一边说。他的语气并不显得焦虑,甚至有点悠然,尽管他承认,他本人目前尚持有一定数量的迪拜房产。  相似文献   

18.
迪拜梦醒     
李燕然 《商界》2009,(6):44-49
迪拜,这座曾经的梦幻之城,现在的债务已高达800亿美元,是其GDP的1.03倍,神话难道就此破灭吗?  相似文献   

19.
张名豪 《浙商》2020,(3):28-30
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商》强。15年来,与浙商同行,《浙商》杂志擦亮了自身的媒体品牌,记录了这个令人激荡的大时代,传播了凝聚在浙商身上的商业文明。  相似文献   

20.
尹一妍 《浙商》2009,(1):34-35
浙商这几年的崛起全国瞩目,但是在我看来,浙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太冒进。前阵子去天津滨海新区,我看到其他规划好的一大片荒地都没有开始动工,27层的浙商大厦却已经建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