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呈稳定增长趋势.加快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分析对比了各种不同液化工艺的特点,介绍了天然气液化技术的新型和改进型工艺及我国液化天然气(LNG)工业的发展现状,为天然气液化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  相似文献   

2.
浅析政府在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中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作为高效的清洁能源,成为世界改善环境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大力发展天然气能源将作为我国改变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市场经济决定了能源价格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市场化定价,天然气定价机制研究问题是关键.天然气定价应由原来的政府指导价格管理模式逐步转变,最终达到开放天然气价格,由政府管制转为市场化定价.文章从我国天然气价格的现状和发展出发,分析在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中政府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深化天然气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系统深化认识中亚地区天然气供需特征,促进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分析了中亚地区产气国家近10年天然气储、产、消、贸特征,探讨了天然气供需特征和我国开展天然气合作的对策。结果表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很高,平均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大约30%,为我国天然气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政策非常默契,天然气能源互补性强,合作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和深化与中亚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差别十分显著,在我国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其合作战略方式应有区别。对于天然气储采比值高的产气国家,应加强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合作;对于天然气自给率高、出口潜力大的产气国家,要优先加强天然气进口谈判和磋商,进一步增加天然气进口合同份额和天然气进口量。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至2030年都具有长足增长趋势,使我国与中亚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具有长期性和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优质的能源,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由于天然气价格长期受到行政控制,使市场调节机制失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应紧张.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欧盟与俄罗斯的能源关系和博弈。主要分析欧盟能源安全结构及相关政策、俄罗斯对欧盟能源政策反应、以及双方在控制能源、运输和欧盟市场的竞争。通过分析发现,欧盟推行市场自由化反对俄罗斯能源垄断,形成了多边能源治理和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本文试图揭示欧盟与俄罗斯能源天然互补关系背后,双方的能源关系不断恶化,并未形成真正的能源战略伙伴。因欧盟天然气市场自由化要求垂直分拆天然气产业所有业务,反对俄罗斯垄断其天然气行业,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面临被分割局面。俄罗斯反对欧盟能源宪章条约和第三能源方案,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是俄罗斯反对欧盟能源市场自由化,构建实施多边和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尝试,也使欧盟与俄罗斯能源关系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6.
1天然气挑战新老能源,主导全球能源结构变革迄今为止,21世纪最大的能源创新是一种燃料——天然气。天然气成为能源结构的一部分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近来,非常规天然气生产的进步包括致密气、煤层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开发是革命性的。天然气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及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天然气是全球经济的支柱,为全球提供了24%的一次能源。过去2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年平均增长2.4%,为同期石油增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清洁环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国家《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辽宁省应把握时机,提前规划,支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传统能源逐步被清洁能源取代。天然气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清洁能源,天然气开发项目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其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成为当前天然气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分析了两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方式的优缺点,并探讨了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要求,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市109个年耗能5000t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市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电力为辅,外加少量天然气.其中煤炭的比例过大,全市平均达到89%,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过低,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降低碳排放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均不利.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作为中国传统产业大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的消耗大户.近几年来由于自身资源供应有限,河北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供需形势越来越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滦县就是很好的例子,自管道天然气引进以来,其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相关产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作为资源极其匮乏的发达工业化国家,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是支持日本经济增长的四大能源支柱.同时,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变化,日本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并取得了较大成就.日本在节能技术及应用等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呼和  杨学刚 《北方经济》2017,(12):63-66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做好能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内蒙古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重点要加强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加快构建内蒙古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世界大势,我国生态环保国策特别是民众环保意识增强的倒逼,进一步促使能源监管模式由细化流程管理转为从供能源头上进行控管,这成为清洁能源大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 1.逐步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我国治理空气污染的首要选择 英国石油集团(BP)首席经济学家鲁尔透露,201 2年,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所有类型的化石能源消费增长都低于历年均值,而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增长了15%.根据预测,2000-2050年世界能源总需求将以2%的速度年递增,其中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年递增5.2%,化石能源则逐年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增幅是化石能源的2.6倍.在本世纪内,所有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铀将逐步被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空间太阳能、风力发电、水电/潮汐/波浪发电、海洋与地热能源、生物质/沼气能源、肌肉能源、环境能源如震动能)取代.  相似文献   

15.
传媒     
天然气重塑中国能源结构 天然气发展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速度 就中国能源结构而言,70%的煤炭、18%的石油和5%的天然气,几乎还停留在半个世纪前欧洲的水平。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也迅速攀升到17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6.
日本能源供需现状及能源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是支持日本经济增长的四大能源支柱.尽管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日本仍然面临着诸多能源问题,包括能源对外依存度高、核电发展面临压力、生产生活领域耗能问题突出、可再生能源计划进展缓慢等.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政策的一系列措施,以应对能源问题和不断变化的能源形势.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具有幅员辽阔,矿产资源种类多、 储量大,尤其是煤炭、 风能、 天然气等能源储量可观的优势和能源产业过于依赖煤炭工业的劣势.面临风能、 核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机遇和环境保护的挑战.在"十三五"期间应积极贯彻节能优先和鼓励能源产业大力创新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一次能源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分别是自然能源到煤炭的转型和煤炭到石油的转型。而目前,在世界能源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时期,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天然气过渡是世界趋势。中国正在转变"以煤为主"的战略思维,已经颁布了系列规划和政策,确保能源向天然气转型,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能源结构、环境质量、工业生产成本、居民生活水平都将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山西省1990-2012年四种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统计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利用计量模型,对山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促进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由此提出一是加大能源产业科技投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二是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0.
第一,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重点是四个方面. 1.扶持培育优势产业形成陕西工业支柱.(1)能源重化工工业.即以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和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深度加工为目标的化学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