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近年来,我国实行了适度从紧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长由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7年的88%,同时,通货膨胀率从1994年的24.l%下降到lop年的2.8%,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新局面,进入1998年,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关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着很大分歧。针对目前经济增长放慢,物价水平负增长和失业增加、企业效益下降等情况,有些人认为出现了总需求不足问题,而有些学者则认为目前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并不慢,经济增长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改变。2003~2006年,我国经济一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四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11%,平均通货膨胀率仅2.1%;2007年,经济逐步开始向高增长、高通胀方向转变,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1.9%,通货膨胀率上升至4.8%;进入2008年,我国经济呈现高增长、高通胀运行态势,经济增长较前几年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3.
刚刚过去的1996年,作为“九五”计划开局第一年,经济增长率9.7%,通胀率降至6%,已达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一)稳中趋好,1997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如何?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中仍然存在不少深层问题和困难因素,例如国有企业严重亏损,下岗失业人数大量增加,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产品积压仍未缓解,但从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动及国内、国际环境看,发展经济的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稳中趋好。第一,经济周用进入上升阶段。任何国家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团组和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四组发布了“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7年春季报告)”,现介绍其中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部分,供参考。经济形势总体分析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叨年代初以来相对最为有利的宏观环境中,这是实现“软着陆”的直接结果。其成功不仅在于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而且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向前迈进了一步,使我们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日臻成熟,它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适度、快速、平稳增长的新阶段。1997…  相似文献   

5.
2012年受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等因素影响.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年中在“稳增长”政策作用下.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出现好转.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增速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6.
1996年,国家的宏观调控伴随着经济周期的走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全年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状况等几大宏观经济指标,是可以令人欣慰的。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预测,1997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也还将是乐观的。尽管对某些指标的评价还有待于商榷,比如,8.3%的消费价格指数是不是那么理想;3%的失业率中,并没有把大批的在职失业者计算在内……但是,宏观经济形势不错,特别是同前两年相比大有改观,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比较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注意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7.
试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张红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宏观调控已达到预期效果,一度过热的经济已经降温,通货膨胀率大大下降,国民经济已逐步进入平稳发展的轨道,即所谓经济“软着陆”已经实现,宏观经济形势前景看好。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景气回落...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的走势 199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并没有出现人们所预期的那样,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199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基本上是处在走走停停的状态,其走向还不是十分明朗,到了1997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而且物价总水平持续走低,经济仍在下行通道运行的趋向已成定局。1997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8.8%,比  相似文献   

9.
郑景昕 《英才》2010,(6):96-99,101
GDP增长率11.9%,通货膨胀率2.2%,中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又交出了一份令很多国家嫉妒的成绩单。但是,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通货嘭胀或者资产泡沫却扰如一把锋利的刀刃正高悬于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头顶之上。宏观经济的焦点开始转移到了如何防范、应对危机“后遗症”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经济取得显著成绩,既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继续保持宏观经济的良好势头,为国企改革、微观经济的改善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低通胀下的经济稳定增长自从1993年7月采取紧缩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以来,中国的经济运行经过短期波动,逐渐进入了稳定增长的轨道。通货膨胀率从1994年10月的最高水平(27%)逐月下降,1995年10月降至10.3%,开始进入温和的通货膨胀区间;1996年10月跌至4.7%,今年上半年平均…  相似文献   

11.
证券市场作为新兴的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近年在我国得到了迅捷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秩序不断好转,国家对证券市场的要求已从过去的“监督、自律”,变为现在的“规范,发展”。尤其从近年的政策上已有很大的变动,尤其从近年的政策上已有很大的变动。从1995年至1997年反复强调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到2000年2月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管办法》,从1997年5月反复重申国有企业禁止入市,到1999年十二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方针,其中“利用资本市场功能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基础。同年9月中国证监会下达了《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上市公司可以参与证券市场投资,使我国的证券市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表明了党中央和我国政府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决心,可以预料,今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环境更加密松,对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资本的优化配置起到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稳中求进”的经济方针,利用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改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资产配置。宏观经济运行显示人们期望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好势头。但难点依然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大,下岗转岗职工增多,财政金融存在一些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状况1.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据初步测算,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4700多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11%…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出现了“两高”经济现象,即高通胀和高房价。2008年2月至4月,我国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7%、8.3%和8.5名,创下了1996年以来的新高,离公认的红灯区9名只是一步之遥;而同期房屋销售价格增长率分别为10.9%和10.7名和10.1%,高于通货膨胀率,已连续6个月在“危险区域”运行。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两高”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会持续,通胀和房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乌兹别克斯坦国(以下简称乌)位于中亚腹地的“双内陆国”。南靠阿富汗,北部和东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东、东南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连,西与土库曼斯坦毗邻。苏联解体后,乌实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向市场过渡的改革政策,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和非国有化。2003年乌兹别克斯坦的GDP增长4.4%,工业总产值增长6.2%,生活日用品的产值增长8.4%,国家预算赤字约0.4%,通货膨胀率为3.8%,金融储备率也由2002年的33.2%降至32.5%。此外,乌兹别克斯坦的对外贸易呈顺差,顺差额达7.6亿美元。经济上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乌政府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大力发展建立中小企业是乌重要经济政策之一,也是乌发展经济的基础,并已将其列入乌经济优先发展领域。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乌政府和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乌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经济统计》2005,(10):40-4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提供的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去年以来,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出现了积极变化。2004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2936元,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同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185元,实际增长7.3%.不仅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还比同期纯收入增速快0.5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增速快0.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6.6%。  相似文献   

16.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CPI、PPI分别为-0.6%和-4.6%。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明显高于此前对GDP增幅在5%左右的市场预期。此前一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也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一、1997年经济运行态势分析1997年以来,在中央稳中求进的基本方针引导下,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总供给与总恩来的平衡关系进一步改善,通货膨胀得到较好控制。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0%,1-10月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工业部门中的加工业绝大多数产品生产能力出现供大于求局面,消费品市场从总体上看已形成买方市场格局;农业生产受到高度重视,夏粮获得较好收成,总产量达2250亿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秋粮尽管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但由于抢播、补播…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财会》1997,(A03):14-16
国有工交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社会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最为关注的焦点.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国家和自治区先后制定了若  相似文献   

19.
刘树胜 《活力》2013,(19):7-8
年初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密联系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力构建以“十大重点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调结构、转方式、扩内需、惠民生的同时,积极应对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县域经济等新的增长点,保持了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一、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企业经营回顾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之年.我国经济增长依然面临错综复杂的严峻局面.宏观经济大体延续了“十二五”以来增速缓慢回落的态势.上半年与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均为7.4%,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0.2、0.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分别增长7.4%、7.5%、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与前三季度分别增长8.8%、8.5%,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0.5、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