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社联、省农业经济学会、省粮食经济学会、省农村金融学会于1989年12月6—7日在南昌市召开了江西省农业综合开发研讨会,围绕着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目标、重点、道路、布局,以及如何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的动力机制,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的系统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就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 参加研讨会的同志认为,农业综合开发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持广义论的同志认为,农业综合开发应包括常规农业的发展,例如冬季农业生产中油菜面积的扩大,也是一种开发。而狭义论观点则强调把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三大植胶垦区天然橡胶的成本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天然橡胶产品的成本构成成本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成本概念仅指产品生产成本 ;广义的成本概念包括计入产品对象的生产成本和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非生产性耗费。目前三大植胶垦区对天然橡胶产品采用的都是广义的成本概念 ,不过云南、海南农垦按经济用途标准分类 ,广东农垦按费用要素标准分类。此外各成本表的格式、项目名称、指标口径及构成内容也都不尽相同。尽管如此 ,作为一张内部报表 ,只要它满足了管理者的需要 ,这些差异是允许存在的。从整体上看三大植胶垦区都将天然橡胶产品综合成本分为两大块 ,其内容实质反映为天然橡…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不应混淆使用。 第一,从概念的内涵上来讲,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概念严格讲指的是在农村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非农业经营中剩余劳动力的总和。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个概念,如果把“农业”理解为狭义的农业,则指种植业中存在的剩余劳动力。如果把“农业”理解为广义的农业,也只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水产业,并不包括农村中的第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未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一、农业…  相似文献   

5.
最狭义的农业,是一年生植物栽培业。这种栽培的一年生植物也就是狭义的农作物。这种最狭义的农业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 较为广义的农业,是通过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取得产品,这是为与工业相区别的农业所下的定义。按照这个定义,在广义的农业中就不仅包括植物栽培业,而且包括动物饲养业。前者包括人工林业(它是多年生植物栽培业)和最狭义的农业;后者包括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相似文献   

6.
粮食概念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由于中外粮食概念差异较大,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下面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一、中国传统粮食概念按照中国传统解释,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即禾本科作物。它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糜子(黍和稷)。大麦、高粱、燕麦、黑麦等,习惯上还包括家科作物中的养麦。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豆类。薯类的集合,包括农业生产的各种粮食作物和粮食部门经营的全部品种。这与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粮食产量概念基本一致。豆类,主要包括大豆、绿豆、蚕豆、豌豆、小豆、拉…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人口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农业是县域的主体产业,农业效益如何,关系到小康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研究和发展效益型农业,通过农业效益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这里所指的效益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农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效益型农业也相应的有狭义和广义的效益型农业,二者比较,我们更关心和注重广义的效益型农业。 一、效益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和  相似文献   

8.
浅析WTO框架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护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保护是指通过政府的国内价格干预和边境控制手段 ,替代和扭曲市场机制作用 ,以达到刺激国内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产量 ,向农业人口转移收入的目标。而广义的农业保护 ,是指在农业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通过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措施 ,创造良好的农业宏观调控环境 ,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 ,达到增强农业综合实力 ,确保农业基础地位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和快速的发展。从保护的对象来看 ,广义的农业保护不仅包括农业市场体系和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的保护 ,还包括对农业生产者…  相似文献   

9.
技术的函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技术单指生产技能和技巧;广义技术则凝结在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效益的贡献份额是测度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应采取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开发资源,选准合适目标和路线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义的农业公司指所有从事农业或涉农产业的公司,既包括以土地为投入要素直接经营农林牧渔的公司,也包括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加工和服务等相关活动的农业公司;狭义的农业公司仅指直接从事农业产中环节业务的公司。本文以中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重要依据,结合巨潮信息网网站公布的农林牧渔行业上市公司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样本公司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农业劳动力合理数量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业劳动力合理数量的估算章铮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是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合理数量。术语“农业”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含义:狭义的农业基本上就是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中国可耕地资源有限,在农业技术没有多少进步的条件下,狭义农...  相似文献   

12.
一、生态平衡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什么是农业?农业就是利用生物的生长机能和环境的自然力,通过科学技术和人们的劳动去控制和强化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取得人们所需要的产品的一种生产活动。所以,农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没有生物和光、气、水、土等自然资源,就不可能有农业。也就是说,生物和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从农业生产的范围来看,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生产,而广义的农业是指包括农、林、牧、副、渔的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它与旅游者、旅游手段(或设施)一起构成了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同矿物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一样,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而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同时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对于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目前很不统一。基本上可分为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两种。广义的把旅游者参观旅览的地方都称作旅游资源,把凡是能够吸引旅游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七五”期间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的测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技术进步包括两大方面: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仅包括前者的技术进步,称作狭义的技术进步,同时包括两者在内的技术进步,称作广义的技术进步。 广义技术进步除了包括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等方面软技术进步。 对技术进步较全面的理解,应指广义的技术进步。其对经济增长作用,可以通过考察技术  相似文献   

15.
学习之窗     
学习之窗香港地区香港地区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就地理概念而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的香港岛。港岛位于我国大陆南部珠江人海口的东侧,南濒南海和太平洋,北隔维多利亚海峡与九龙半岛相望。广义是指的“香港地区”,它包括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和离岛...  相似文献   

16.
王刚 《中国渔业经济》2013,31(1):99-104
沿海滩涂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沿海滩涂只包括潮间带,广义的沿海滩涂则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概念的不统一使得沿海滩涂面积的统计数据相差甚远。沿海滩涂应该定义为具有可供沿海生物生存、栖息和繁殖的生态物质基础的潮间带、潮上带和潮下带,凡是不具有沿海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生态特征的潮上带和潮下带便不是沿海滩涂。沿海滩涂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种类划分。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从最初作为生产原则的狭义概念,已发展到了农业道路的广义范畴。在中国理论界,要求“夺路”(把生态农业作为中国的农业发展道路)之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而决策部门却几乎不动声色,一直保持沉默。这一强烈的反差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转移研究问题的角度,即面对生态农业自身及其社会环境,作一点反思。  相似文献   

18.
<正>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李明副教授和王思明教授合著的《农业文化遗产学》已于2015年6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建构的尝试性探索,是首部冠以"农业文化遗产学"名称的著作。全书共分为八章,32.6万字。内容包括农业文化遗产学的形成背景及研究范畴、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体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评价、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申报、农业文  相似文献   

19.
李翔 《农业经济》2006,(5):23-2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概念是随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体制变革而不断发展的产业范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体制环境下,农业所包含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内容不尽相同。目前,人们对农业概念的认识大致存在三种观点:一是狭义农业,即种植业;二是已被广泛接受的所谓广义农业。即动植物生产,包括农林牧渔业;三是当代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除动植物生产外,进一步扩展到为农业提供机器、肥料、农药等产前行业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产后行业,即农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核心。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生态农业从最初作为生产原则的狭义概念,已发展到了农业道路的广义范畴.在中国理论界,要求"夺路"(把生态农业作为中国的农业发展道路)之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而政界(决策部门)的反映却不那么热烈.这一强烈的反差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转移研究问题的角度,即面对生态农业自身及其社会环境,作一点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