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浅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怡君 《经济师》2010,(6):206-206
中间业务是银行支柱业务之一,是目前商业银行提高实力的一个主要手段。未来银行的竞争是新兴业务的竞争,尤其是中间业务的竞争,已经成为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争夺的一个重点。文章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凌申杰  聂华 《当代经济》2010,(12):64-66
自2006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尤其是2007年以后,中资银行加大了"走出去"的速度,开始谋求全球布局,在非洲、美洲、欧洲、亚洲等市场,通过股权收购或者直接设立分支机构,业务涉及租赁、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诸多领域.目前,国内一些大银行的市值和一级资本规模都已进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但就经营的经营结构、业务范围、地域范围来说,还不能谈得上国际化.中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然是国内市场、国内业务和国内客户,参与金融国际分工和金融全球化程度很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国际先进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力求通过对不同类型国家和银行国际化经营普遍规律的总结即找到适合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发展道路,并提出国际经验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四点启示:银行国际化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必须服从于自身的发展战略、必须是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林清胜  周星 《财经研究》2004,30(2):25-33,49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银行的国际业务对人民币业务的示范和借鉴作用越来越大,国际业务对商业银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凸显.但是,长期以来中资银行已形成了对人民币业务的路径依赖,国际业务的经营能力较弱.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中资银行对本币路径依赖的产生、发展情况及其表现,探讨了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增强中资银行整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作者对西方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与西方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的现实差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银行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全球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背景进行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银行国际化是指国内银行业由封闭走向开放、单个银行的经营活动从本国延伸到国外的全过程。文章就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夏 《经济师》2009,(3):190-191
中间业务是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是目前商业银行面对竞争、迎接挑战、提高实力的一个主要手段。在我国加入WTO后,未来银行的竞争是新兴业务的竞争,尤其是中间业务的竞争,已经成为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之一。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速度较快,但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中间业务相比依然差距还很大,并且存在观念落后、品种单一、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文章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在我国金融界,尤其是银行业,涌现出了外资参股的热潮。大量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包括建、工、中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自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规定之后,入股中资银行的境外金融机构的数量更是直线上升,入股比例也大幅增加。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这种情况?在这里,笔者将对外资进入的动因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金融创新不仅是金融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也决定商业银行在日益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的兴衰成败。同时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全球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了金融的创新,这与商业银行创新动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本研究主要从金融创新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中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现状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允许国外资本参股国内银行以来,外资参股中资银行有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以约1900万美元购买了光大银行3.29%的股权,首创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业的先河,为我国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外资参股方起到了很好的标杆作用。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参股中资商业银行的力度开始加大。2001年11月,国际金融公司以2700万美元收购南京市商业银行15%的股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品牌价值评估中的HIROSE模型,对广西三大本土商业银行(北部湾银行、桂林银行、柳州银行)进行价值评估,计算出各自的价格优势、忠诚度动因和扩张力动因,找出三大本土商业银行在品牌宣传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数据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美国银行业重组的动因及发展趋势 1.银行业重组的兴起和动因。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的银行监管政策限制了银行业务的扩展,不仅影响了银行的经营实力,而且削弱了同国外银行的竞争能力。长期以来西方许多国家银行可以同时经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而美国的商业银行经历了很长时间才逾越了格拉斯-斯蒂尔格法设置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葛结根 《新经济》1995,(2):33-35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以英资银行、中资银行(以中银集团为主体)和侨资银行组成的香港金融体系为基础开展国际化经营,以吸引外国银行广泛参与境内外金融活动的。近些年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面临一系列挑战:金融体制的创新与发展使原有体制力不从心;要经受政权更替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已初步形成了国际化中带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资本体系。然而,面对后危机时代的困难以及我国金融改革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国有商业银行,不可避免的要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这不仅反映了银行自身发展和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愿望,更为我国正处于发展滞缓阶段的金融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冲击。客观评价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的优劣对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极为重要。本文从银行经营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上给出了中资银行之间以及与外资银行的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经营能力时 ,评价了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在评价整体竞争力时 ,评价了银行规模、文化建设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和经营国际化能力。最后 ,在比较分析竞争力优劣的基础上 ,对我国银行业竞争策略取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资银行体系的主体构成,不可避免地要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这是中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要求,也是银行自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从目前国内银行开始的国际化经营看,在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管理效率,认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严重制约了国有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国有银行的的国际化经营活动面临潜在的风险。为了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国有银行必须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系统更新、人才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快改革,从整体能力的角度提高国际化水平,从而保持在国际竞争中已经取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论述和分析我国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动因和外资金融机构对中资银行进行股权投资动因的基础上,对如何稳妥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本质和两面性、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应坚持贯彻"三公"原则、要防止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负面影响和尽快制定完善<银行并购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过剩的流动性和业务扩张冲动将中资银行推上国际并购快车道,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是更加迅速的国际化.中国银行业将在全世界开拓更多市场,现在已出现多种驱动因素,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中国银行业自身发展做强的要求.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分析跨国经营发展的趋势,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而来的各国金融业的相互开放 ,我国封闭下的传统金融业不仅面临着如何应对外来金融冲击的问题 ,而且存在一个如何融入全球化进程 ,跟上全球性银行发展趋势的步伐 ,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问题。一、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趋势和成因1、商业银行国际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银行经营国际业务的历史几乎与银行业的历史同样长 ,最早可以追溯到 12世纪。从 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商业银行国际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对外经济扩张不断加强 ,资本主义各国的输出和资本输入不断发展。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