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深圳的商品流通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成为深圳经济结构中极为重要的行业。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0亿元,贸易业批发总额547.2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87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65.6亿美元。商贸流通企业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总额48.7亿元,占全市3项税收总额的13.8%。  相似文献   

2.
<正> 近日,深圳市提出,力争2010年实现基本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翻一番,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左右,年均GDP增长保持在13%。深圳市作为我国经济特区的龙头其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据介绍,2004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42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7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同家水平。外贸出口总额去年达到779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正> 深圳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深圳市跨世纪经济发展蓝图:全市实现宽裕的小康,部分区镇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整体经济质量和效益有较大提高,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450亿元,“九五”期间年递增13%;出口总值达280亿美元,年递增6%。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出口贸易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应选择什么样的策略,这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深圳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里,深圳出口贸易快速发展。1995年,全市出口总额达205.3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50%,年递增22.5%。其中市属企业和中央、省属企业出口额分别为84.5亿美元和12.3亿美元,“三资”企业高达108.5亿美元,分别比1993年  相似文献   

4.
<正>截至1996年12月底,厦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3862项,合同投资总额123.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66亿美元。1996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生产总值达311.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6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30.73亿美元,占全市外贸总额46.24%,1995年外资企业涉外税收9.36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26.74%。 一、厦门利用外资的特点 1、从投资规模看,外商投资项目规模扩大,水平提高。以“八五”期间引进的外资为例,全市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443项,合同利用外资80.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74亿美元,分别占特区创办以来累计总数的72.77%,80.19%,88.95%。项目平均投资额从1984年的174万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493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特区经济》1998,(2):50-52
<正>一、1997年深圳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1997年深圳市整体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快速增长 1997年全市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0%;工业总产值完成1255亿元(1990年不变价),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增长19.1%;预算内财政收入140亿元,增长24.3%;进出口总额450亿美元,增长15.2%;其中出口总额260亿美元,增长22.6%,进口总额190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12,(5):80-81
到201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70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40%;外贸实绩企业超过1.4万家。未来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0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2500亿元,引进各类重点机构800家、优质项目500个。计划完成与中西部、东北等地区合作项目150个,实现投资75亿元。  相似文献   

7.
自1984年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青岛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青岛得到了迅猛发展。截止到1999年一季度,青岛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881家,其中投产开业外商投资企业2919家。全市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00.76亿美元,实际利用44.55亿美元。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市外商投资企业1998年度共上缴税金15.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8%;外资趋向固定资产52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5%;出口创汇26.52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70%,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的50%以上;从业人员35万人,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外商投资企业的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2010,(4):77-77
2010年以来,上海市工业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69.86亿元,同比增长32.4%。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7.47亿元,同比增长17.2%。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7.73亿元,同比增长22.8%。2月份,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7.03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其中,出口114.13亿美元,增长34.5%;进口112.9亿美元,增长37.2%。  相似文献   

9.
总编圈点     
深圳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与前沿,凭借诸多有利条件和综合措施,200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872.3亿美元,实现外贸顺差58.9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为14.3%出口总值连续十年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取得“十连冠”的佳绩。2003年一季度,深圳外贸又实现了开门红,进出口总额达241亿美元,同比增加36.65%。本期《2002年及2003年深圳外经贸运行情况分析》一文值得一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深圳市“八五”时期的经济增长及科技在其中的作用 “八五”时期是深圳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全市人民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江总书记考察深圳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下,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1995年与1990年相比,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由171.67亿元增至796亿元,年均递增30.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0.87万元,提高到2.34万元,年递增16.9%,工业总产值由209.12亿元增加到900.12亿元,年递增3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7.9亿元增加到275.8亿元,年递增36.6%,五年累计投资922.18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54.7l亿美元增加到387.7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总额由29.96亿美元增加到205.27亿美元,按可比口径年均递增20.3%,自1993年起连续三年居各大城市之首;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由21.7亿元增加到88.02亿元,年均递增3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1.35亿美元增加到300.39亿美元,年递增33.3%,实际利用外资由5.19亿美元,提高到17.35亿美元,年递增2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