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昌市石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昌市是广东省7个石灰岩县(市)中石漠化面积最大、石漠化程度最高的县级行政区之一。由于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农民为了生存乱垦乱伐,导致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及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对石漠化地区实行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扶贫项目建设、农村能源及水利水保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突出,使该地区农村生产率低下,农业规模化效益低,导致石漠化地区农村生活贫困。2008年开始,大方县成为石漠化治理工程县之一,通过种植经济果林、中草药等,极大地改变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国土经济》2013,(11):40-40
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开展6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和经验?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和薄弱环节?11月12至13日,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气象局等8部委以及四川、贵州等8省(区、市)的代表齐聚四川泸州,参加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第四次省部联席会暨现场会,共同探讨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面临的形势和所处的阶段,并对后期工作进行部署。会上,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6):203-205
大厂层粘土岩在黔西南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富含伊利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具有作为土壤改良剂的潜力。通过对黔西南不同地区大厂层粘土岩矿物组成和化学元素含量的分析,认为晴隆锑矿地区的大厂层粘土岩在石漠化治理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将晴隆锑矿地区的大厂层粘土岩用作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石漠化土壤的颗粒组成,有助于水土保持;同时为石漠化土壤补充粘土矿物和钾元素,有利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乡镇论坛》2020,(2):15-16
贵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街道)和95个建制村,人口30余万,是国家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县。近年来,贵定县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首要任务,以夯实脱贫攻坚为基础,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探索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治理新路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6.
林红 《民营科技》2014,(9):251-252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唯一以特殊自然现象命名的贫困片区,突显了该片区生态保护、石漠化治理、扶贫攻坚的特殊性。对该片区基本情况作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分析,阐述了本片区扶贫开发的整体思路,并提出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董再昌 《民营科技》2014,(8):257-259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严重的土地石漠化,加剧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引发自然灾害,减少人类的生存空间,对区域国土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介绍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石漠化现状,分析茨营镇石漠化成因,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智力扶贫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有29个贫困县列入了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这些地区是广西贫困人口的集中区,是广西扶贫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文章通过对广西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智力扶贫的定义、地位、作用、主要方式和特征等的研究明确了智力扶贫在当前广西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广西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智力扶贫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易损性和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难恢复性,它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中面临的十分突出的地域环境问题,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参考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喀斯特石漠化概念的提出及其演变、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动向和喀斯特生态系统探讨等三个方面,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的进展情况。认为目前研究中还存在应用研究超前与基础理论研究落后、定量化和空间化研究不足、预警研究鲜见、对喀斯特山区进行生态重建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等缺陷。在此基础上,建议从重点区域探究喀斯特石漠化演变机理及其社会文化因素、在石漠化地区开展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构建相关信息系统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广西作为我国8个民族省区之一,由于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其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高,贫困已严重阻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广西贫困县主要致贫因素,文章提出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土地石漠化治理力度、发展新型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经过对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广大山区民众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得知,在石漠化地区开展的生态修复进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道德问题的产生。文章对贵州石漠化生态修复进程中的生态道德问题各因子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应当是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高效率可持续发展模式。而石山区农业结构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合理布局,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石漠化的治理,实行退耕还林,合理开发林特产资源,建立地头水柜等举措都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桂西资源富集区属于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区当中较典型的石漠化片区,而旅游作为一种居民参与性和带动性较强的产业,旅游扶贫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因此对桂西资源富集区旅游发展特点及发展机制建设进行研究,将对石漠化资源富集区扶贫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网络治理理论出发,以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科学数据为对象,分析建立长三角科学数据共享机制时采用网络治理模式的优势,结合当前共享机制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状况,国家将石漠化较严重的酉阳、彭水、巫溪、巫山、奉节等纳入治理试点,2008年至2010年总投入20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梁伟萍 《活力》2023,(11):19-21+25
中国共产党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直接影响乡村治理的效能。在国家面向农村发展提出乡村振兴新战略、新要求的同时,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导向尚未获得全面贯彻,部分地区的农村党组织有弱化、虚化与功能边缘化的倾向,建设内生能量驱动的乡村治理体系任重道远,探寻党建引领嵌入乡村治理从而推进乡村善治的做法时不我待。本文基于自下而上的乡村治理逻辑,通过研究党建引领下乡村治理制度体系功能调适的实践逻辑,提出乡村治理主体优化、乡村治理网络重构、乡村内生力量激活三大策略,旨在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嵌入乡村治理工作的内生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社会场域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刘慧文 《经济界》2023,(3):89-96
韧性治理是一种针对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环境而提出的治理模式。将韧性理论引入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价值不仅在于从现实的角度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诉求,更在于锚定了建构治理主体的价值基础、发挥制度优势的实践方向。以韧性理论视角强化“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开展乡村韧性治理的系统性研究,有利于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寻求与扰动冲击相耦合的适应性转型路径,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宗慧琳 《价值工程》2014,(10):211-214
文章以云南省马关县为研究区,基于岩溶石漠化与植被覆盖度和岩石裸露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出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和岩石裸露率信息,结合碳酸盐岩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剔除非岩溶石漠化区域,加权叠加植被覆盖度和岩石裸露率数据,提取出试验区的岩溶石漠化信息,并且计算岩溶石漠化分级断点值,得到五个等级石漠化的分布情况和面积。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研究区石漠化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央视一套黄金强档播出了电视连续剧《绝地逢生》。该剧开宗明义:“美丽,但却极度贫瘠。这是‘石漠化’地貌的特征。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把这一类地区列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然而,就在这块人类生存的绝地,乌蒙人民却用智慧和汗水把它侍弄成了人类伊甸园。  相似文献   

20.
大学章程是大学设立的法律依据,是大学获得合法地位的基础,它规定了大学根本制度和治理结构。大学的治理也是实施大学章程的过程。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具有紧密联系,在合法性内涵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大学治理实践了大学章程的意指。大学章程在大学治理中具有利益实现、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三个基本功能。在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完善大学治理过程中,应重视章程建设在实现大学治理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学的章程建设必须实现对治理过程的多维审视,要在大学治理中逐步完善大学章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