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本文首先揭示了次贷危机的三大特征,然后分析次贷危机对金融业所造成的损失,接下来分析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和对美国经济的整体影响。我们从周期及其结构的角度上作出谨慎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7年2月首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07年8月升级成全球金融风暴,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申请破产,对冲基金停止赎回或宣布清盘,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普遍发出盈利预警,全球主要股市指数应声而跌,本文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对我国的如何防范危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7年2月首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07年8月升级成全球金融风暴,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申请破产,对冲基金停止赎回或宣布清盘,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普遍发出盈利预警,全球主要股市指数应声而跌,本文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对我国的如何防范危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上入手分析。其中,主要包括美国的低利率政策、商业银行放低贷款利率、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度的金融创新五个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愈演愈烈,对于未来的判断越发困难。通过分析美国房价变化趋势及房屋价格下降的结构性原因,本文尝试对次贷危机的内在经济逻辑进行梳理,并就此推导次贷危机中关键性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剖析次贷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应更加审慎、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加大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以及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文章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成因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加强金融监管的相关措施,以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成了拖累美国经济导火索,并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透视此次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及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借鉴意义。摘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和成因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我国金融监管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松 《中国外资》2009,(14):112-112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描述此次危机的发展脉络,在分析美国次贷危机背景的基础之上利用比较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时次贷危机的表面原因与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最后对我国银行业从宏观预测、金融监管、创新力度和推进资产证券化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需求大于供给导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快速增长,"贷款—分散"模式链条上各主体的收益激励结构和次级贷款品种设计导致的次级债市场扭曲繁荣,进而导致次级债危机。次级债危机将在较长的时间里困扰美国经济,但是从次级贷款支持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分档设计可以预测该市场的绝大部分投资者不会因次级债危机而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通过分析危机中金融参与者各方的道德风险问题,得到金融体系的演进无法消除道德风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道德风险的防范、完善制度是控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关键、金融道德教育是消除金融从业人员道德风险的根本、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防范国家道德风险的必然要求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金融衍生品及其风险传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究其原因在于其中的金融衍生品运用与监管不当。本文对该危机中的主要金融衍生品一次级按揭贷款、按揭贷款抵押支持债券、资产支持债券型抵押债务权益、信用违约互换等及其风险传递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内容一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也对其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银行业为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认真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5.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U. S. subprime crisis on the stock markets of the Asia-Pacific countries on various event dates. Using data from Hong Kong, Indonesia, Malaysia, Singapore, and Taiwan, we find that the subprime crisis negatively affects these stock markets and investor behavior, especially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In addition, the subprime crisis generally works through more financial linkages than trade linkages. However, when the subsample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industry, this result exists only for the banking industry, but both financial and trade linkages become important to explain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o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加剧和救市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资产负债表恶化来解释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剧的原因。同时本文也指出次贷危机下存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陷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救市政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目前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尤其是政府直接增加财政支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探讨次贷危机引发和扩散中的利率风险问题。主要结论是:从长期利率角度看,对房市的"松"货币政策从2001年降息一直持续到2005年6月;过低的长期利率会过度挤压金融机构放贷的长期收益,进而增大金融体系的利率风险。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高利率、强美元导致的大量外资流入与混合调息抵押初始低利率相结合,共同推动了高风险次贷的发放;在高息和房价下跌条件下,大量混合调息抵押集中进入初次利率重置期,导致次贷违约状况的急速恶化。次贷危机扩散中,尽管联邦基金利率快速下降,但高风险的金融环境导致低利率对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刺激作用失效。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信贷挑战金融行业的竞争并加快金融创新,次级债是金融机构在追逐利润前提下的资产证券化产物,然而资产证券化放大金融风险。有效性冲突是现代金融风险的一个新特征,它挑战现有金融监管方式,金融监管不能适应创新需要使得次级债风波重创美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倒闭,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正式爆发,进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深度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