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一个要素。金融与传统的生产力因素相比,其特殊性表现在一是金融对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每一个因素的渗透和强化;二是金融对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表现在目前金融业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产业,它与其它产业的差别表现为:一是它作为现代产业与其它产业所经营的商品不同,它经营的是金融商品;二是金融业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超越现存资本额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国际化、区域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这是因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文化力,而这种文化力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与水平,二是文化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由此可见,发展文化力,有利于提升竞争力。文化力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当代国内外竞争必备的基本力量。文化有着教育、导向、激励、凝聚等功能。在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主义经济力与文化力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金飞 《生产力研究》2003,(2):103-104,112
社会主义经济力与文化力的相互融合 ,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实现良性运行 ,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必然要求 ,是顺应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 ,也是总结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经验 ,加快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市场机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力与文化力良性互动的有效实现机制。要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力与文化力的良性互动 ,必须正确处理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与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是城市品牌的内涵,城市品牌的塑造离不开文化力的支撑。基于此,文章以文化力的构成要素和城市品牌的价值体现为切入点,提出如何从文化力的视角塑造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5.
文化力是德育管理的内在品质,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蕴涵于学校组织内质之中的、难于被其他学校模仿之独特的、能够支撑学校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一种基础性能力和优势。如何构建学校文化力,对于促进德育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德育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文化力,文化力在德育管理中实施中的要素以及文化力对德育管理者的新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基本阐述。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与制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力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力来源于企业文化与制度的相互结合与互动作用。由于制度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缺失,制度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更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陈池 《新经济》2023,(8):44-50
历史上岭南文化在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商业文化、海洋文化、禅宗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文化催生出世人瞩目的“市场改革先行模式”,推动广东经济领先全国。广东发展领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市场取向改革领先。为什么市场取向改革领先?一个重要因素是岭南特色市场文化领先。因此,广东今后要继续走在前列,更须弘扬岭南特色市场文化,重点在五方面发力:一是着力深化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是着力提升境界,让文化更加出彩;三是着力文化赋能,助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四是着力加强融合,把文化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五是着力创新发展,以数字文创构建文化新高地。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 ,是党的建设的三个根本性问题 ,它们既有相对独立的深刻内涵 ,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先进生产力为先进文化提供物质基础 ,先进文化为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代表和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到实处。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三个代表”中 ,首要的是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经济是基础 ,社会主义的根…  相似文献   

9.
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丰富的内涵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三者之间与企业发展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在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要想始终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集团公司本世纪头20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建设和谐富美小康矿区的宏伟目标,必须从不断提高企业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入手,改善员工心智,用企业远景和共同价值观统筹公司发展,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适应煤炭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培育执行力文化,才能建设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双矿。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内涵广泛,文化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力虽然被称作“软实力”,其效能却很硬,因为它是一切建设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都是从文化建设入手的,这恐怕不能视为文化人的偏好或局限。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文化力”? 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河北省委原副书记高占祥在其所著《文化力》一书中有这样鲜明的提法:文化蕴涵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因而人们更形象地将文化之力称为“软实力”。从本质上说,物理上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的,而文化的“力”,则是人类用来“化”自身的。  相似文献   

12.
崖州是三亚历史上的称谓,其古城历代为州郡治所,迄今已有千余年。崖州地处我国最南边陲,扼海上丝绸之路要冲。其文化内涵呈现四个方面的特性:汉黎民族文化的融汇;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外文化交汇;中原文化与天涯文化的交汇;多元宗教思想的影响,并由此形成其品牌特征。崖州文化积淀深厚,但随着崖州地名的消失,崖州文化及品牌也存在承载与发展之惑。  相似文献   

13.
温州企业家人才群的学习力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创业致富是温州企业家的强大学习动力;"吃苦耐劳"的性格是温州企业家学习的毅力;悠久的历史文化提升了温州企业家的学习能力;"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激发温州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永嘉学派的"事功思想"是温州企业家实践应用能力的思想来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温州企业家人才群的成长过程作了考察,系统地阐述了学习力对温州企业家人才群成长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化经济内涵之探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杰 《新经济》2005,(9):72-73
文化经济理念的提出.诚谓经济学理论的整合与创新:作为一个创新体系.它既是文化内涵在经济上的外化,又是知识经济的最高表现。知识不等于思想,思想却须恃知识支撑,思想的高度决定知识的价值.文化经济理论呼之欲出,从相对的物质经济-政治经济-文化经济的理论发展轨迹上说,乃当今经济理论的一次“质”的升华,属市场经济潮头应运而生的产物.它的理论意涵及时代价值,应该提升到理论与实践的“战略”高度去认知。文化经济不是“文化”加“经济”的人为嫁接,而是一种基础理论内涵的创新、其特质是精神生产力的经济形态,呈有机的生成形态.如是,文化经济又可以理解为人文经济、智慧经济或品牌经济。  相似文献   

15.
解放文化生产力是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世界的竞争终将是文化力的竞争,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已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传媒生产力的解放,关键在于传媒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产力是经济与文化关系矛盾运动的一种逻辑必然,是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的当代范畴,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突出表现。考察经济与文化关系演进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原始混沌一体———相对独立发展———在更高基础上的融合。经济与文化在当代的融合,间接表现是经济活动或物质产品的泛文化现象,即“经济的文化化”;而直接的表现就是通过文化产业而形成文化生产力,即“文化的经济化”。  相似文献   

17.
经济贫困就其实质而言是文化贫困。云南民族同胞观念文化中生产上以农为本、交换意识缺失、分配上平均主义、消费上平时节省与节庆铺张并存等时差意识固化;信息文化中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发展能力匮乏以及制度文化安排的残缺导致保障能力弱是造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实现全面小康,亟待变更陈腐观念、提升劳动者发展能力,变迁制度文化,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观念先导、智力支持、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梁玉萍 《生产力研究》2002,(5):73-74,88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文化力作为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成为体现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并体现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没有先进的文化观念作指导 ,没有进步文化氛围为条件 ,就不会有先进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产生与形成 ,因此 ,文化力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作者就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上的地位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内涵,提升职工素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忠 《经济前沿》2004,(1):41-45
城市的文化特色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风景和魅力所在,而且是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对城市文化的形成起直接作用的主要是4个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城市性质和功能、文化生态环境。深圳文化的表层特色是新颖性、多样性和通俗性,而这种表层特色却内涵着创新求异、务实致用、宽容大度、兼收并蓄、大众为先的精神特质。对深圳文化特色形成起根本性作用的是其城市的性质和功能。深圳的文化定位是现代文化。按照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目标定位,深圳的文化建设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给予足够重视: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突出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先导性和创新性;寻求文化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由多元文化组合、结构相对合理的文化体系;塑造具有现代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民主法制意识的现代市民群体;营造凝聚现代人类智慧、情感、想象力和审美趣味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