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达明 《特区经济》1997,(11):43-43
<正>香港制造业萎缩了吗? 香港制造业生产工序北移后,呈现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据统计,1992年至1993年,香港有6200家厂商,被划为“服务业”,这些厂商留港的49000个员工,被划为服务工人,香港厂商慢慢同贸易商融为一体;香港制造业厂商留港进行设计、销售、管理等高增值部分,慢慢地从劳动密集转向知识密集,成为香港经济转型的组成部分,制造业厂商成了两栖的“商人厂家”。  相似文献   

2.
美国投资商看好香港经济前景梁锦松自1993年第四季度开始,香港股市持续上升,屡创新高记录。1993年12月ic日,恒生指数突破一万点大关,全年升。隔超过80%。港股节节上升,与美国资金看好香港经济不无关系。恒指近月的急升,始于1993年10月初,美国...  相似文献   

3.
97金融风暴使香港人认识到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性,但2001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的暴跌、香港科技股泡沫随之破灭,又使香港人发展高科技的热情大受打击。目前在香港经济低迷,面临内地即将加入世贸带来的种种机遇,香港人强烈要求与内地尤其是珠三角走向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4.
香港经济复苏并非坦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可Kun 《开放潮》2001,(8):25-26
虽然特区政府要到8月底才公布香港上半年经济数字,但是近几月来香港经济在各方面的客观表现.已越来越使人感到今年香港的日子并不好过。 承接2000年强劲复苏的态势,港府曾预测今年会在去年10.5%的经济增长基础上增长4%。由于香港从来就是一个国际经济大都会,外围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香港经济的上下起落,既要看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是有利的因素;也要看到国际经济的形势变化.特剐是美国经济在长达10年繁荣之后开始放缓——这是不明朗和不稳定的因素、事实已经证明: 正是由于美国经济的放缓,加上日本已经多…  相似文献   

5.
陈可焜 《开放潮》2001,(10):24-25
上期本栏是在9月初截稿的。然而,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分子攻击纽约、华盛顿事件。这是一个被认为改变了世界的日子,它将严重影响今后的美国和世界。作为国际经济大都会的香港,立即感受到震波的冲击。从经济层面说,一句话,香港经济困境加深了。上期本栏的题目是“香港在当前困境面前”,现在需要补充的是,要把困境两字写得更浓些,说得更严重些,摆脱困境的时间估计得更长些。 震波冲击 加重困难 上期说香港当前经济困境由于两方面原因:外围环境不好,内部转型困难。现在,9·11 事件使已经严重放缓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美…  相似文献   

6.
港澳文摘     
香港必须留住制造业 由于受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制造业厂商近年颇多远离香港。香港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留住制造业?作为香港最大工业团体负责人,梁钦荣的回答毫不含糊:香港经济需要工业,香港必须留住制造业。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员逾3700家,是香港最大的工业团体。会长梁钦荣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香港经济需要工业,香港的社会稳定也需要工业。他认为今天的香港经济虽然已进入多元化时代,香港制造业也正在呈现萎缩,但是工业仍然是香港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一是香港工业产品进出口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5,(31):41-42
【香港《新报》7月25日】人民币升值2%后,市场一般认为会变相推高中国产品的售价,不利内地出口商,削弱竞争力。不过,均富国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该行的研究指出,中国厂商重视品质及创新程度尤胜于美国,显示中国不再单凭低成本取胜。同时在培训员工及资本设备投资上,中国亦比美国多。均富会计师行审计合伙人林鸿恩表示,中国厂商热切追求西方的生产标准及技术,中国制造业不难稳夺世界工业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杨孙西是香港厂商联合会的会长,号称香港茅台之友会的会长,请客自然招呼的就是茅台,而且是50年的茅台,水皮酒量有多大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架不起杨孙西频频举杯,不用激将就一路奉陪,最后就进入了飘飘欲仙的状态,在冥冥之中就听到了电视中温家宝温总理的名字,听到了“国九点”的什么什么,于是一颗心彻底放下,彻底睡去。  相似文献   

9.
香港经济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持续低迷,社会各界对前景皆有忧虑,人们似乎都无法预测香港经济在诸多利益团体和个人的纷争之中会“烂”到甚么地步。为此,记者专访了在香港白手起家、日前刚刚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颁授国际杰出成就奖校长勋章的资深工业家蒋震博士,请他为香港经济的现状和前景把脉。成本是经济低迷之主因香港人现在不应作茧自缚记者:香港经济持续低迷的症结在哪里?您如何看待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蒋震:香港经济持续低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不能改变这种状况,香港就难以摆脱目前的困境。可以说,是成本太高,将香港经济…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港台经济和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入WTO对香港特区及台湾地区的影响 (一)对香港特区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对香港特区的影响深远,会对香港特区经济带来机遇和挑战.中国市场开放,并不等于香港失去中介角色,即使海外买家可直接与包括中国内地厂商在内的亚洲厂商进行交易,但香港作为"地区总部"的优势仍可发挥,原因是香港拥有广泛的贸易网络、完善的法制、发达的通讯系统以及高效率的支援服务.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有更多的海外公司在香港开设办事处,以管理在中国内地销售及分销业务.  相似文献   

11.
香港玩具出口前景分析香港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玩具出口地,在欧美零售市道不景气的情况下,又遭遇成本上涨的打击,因此1995年对香港玩具厂商来说可谓举步维艰。尽管如此,1995年香港总体玩具出口仍增长14%,达到700亿港元。其中,占香港出口玩具市场五成的美...  相似文献   

12.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赴大陆设办事处本刊讯香港申华厂商联台会会长梁钦荣最近表示,由于香港本地制造业生产基地迁移内地或东南亚,故该会日后招收会员公司的资格将涵盖在香港以外地方设厂的香港注册制造厂商。服务行业也可作为资助会员,但没有选举的权利。因此,香港中华...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北京中央政府以及香港特区政府三方面利好之下,香港经济应该很快能够重振。  相似文献   

14.
近期发生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目前经济的影响还很小,但危机仍在发展,有可能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导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减速。因此,需要高度关注其对我国香港和内地的股市、汇市、出口和投资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香港是目前亚太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香港也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进入了跨国投资的行列。六十年代以来,香港不仅在大量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而且许多厂商也积极从事对外投资,这是值得注意的动向。据估计,至1980年底,香港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40亿  相似文献   

16.
复苏步伐持续 过去一年,亚洲国家经济起伏不定,但香港经济发展与市场预期大致相符,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由2012年的1.5%,加快至2013年前三季度的3%。虽然美国及日本经济乍见曙光,但香港净出口延续2012年的疲势,在2013年前三季度继续拖慢经济增长。与此同时,香港亦面对本土经济问题的挑战,房地产市场交投低迷、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以及美联储退市的潜在威胁,导致商家却步不前,削弱了投资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香港名列世界经济开放前茅据泰国报纸报道,美国著名的赫里特兹经济研究机构在分析和预测1996年自由开放指数和经济状况后,对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自由开放进行研究排名后发现,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新加坡名列第2位,台湾地区为第8位,韩国和泰...  相似文献   

18.
【香港《信报》8月5日】在美国朝野的压力之下,中海油终于宣布放弃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Unocal);一项正常的商业交易成了西方“妖魔化”中国的牺牲者。其实这并非个别的事件,在迫使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美国人就普遍相信北京要为该国庞大的贸赤负上责任。而有着类似看法的并不只限于美国,最新的《经济学人》就指出,现在已不是华盛顿,而是北京,正逐步取得了影响劳工阶层、企业财团、投资市场以至全球经济的决策权。  相似文献   

19.
香港对外贸易跃居全球第五本刊讯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罗永灿指出,目前香港的对外贸易占亚太地区贸易总值的20%,在世界各大贸易地区中,紧随欧洲联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5位。香港在世界贸易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山于它地处经济增长迅速的亚太地区中...  相似文献   

20.
2001—2002年,当美国的经济困难没有使亚洲一些国家,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增速相应减缓的时候,经济学家第一次谈论“脱钩”问题。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就预测,亚洲经济可能不受西方国家飞跃或波动的影响,而是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现在,香港的所有经济论坛都在讨论“脱钩”理论,这完全可以理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即便美国开始衰退,亚洲也会保持高速经济增长。1月中旬亚洲股市暴跌,使“脱钩”理论的铁杆支持者立场有所松动,但也没有影响对亚洲经济稳定的普遍信心。摩根士丹利公司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实际上,中国政府应担心的不是美国经济下滑,而是美国不衰退。”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的“忧”来自两大主要因素既受美同次贷的影响,也存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