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正>中国作为一个拥有65656万农村人口,26594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农业生产要素中包含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了农民对其的需求。因此,分析农民的风险偏好和农业现代生产要素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农民的收入为切入点,在假设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和风险偏好为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收入和风险偏好的关系,进而分析农户的风险偏好对于农民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需求的影响;指出农民的收入大小与农民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政府提高农民的收入对于加大农民对农业现代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战略问题.在中国地区间农户收入差距较大以及农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金融排斥问题的大背景下,为分析金融排斥和收入差异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金融排斥的不同维度对不同收入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低收入地区农户的粮食生产受金融排斥中的评估及条件和营销排斥的影响显著;中等收入地区农户的粮食生产受金融排斥中的地理、评估及条件和价格排斥的影响显著;高收入地区农户的粮食生产受金融排斥中的价格和营销排斥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一、初次收入分配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通过一定的机制把国民收入分解成不同经济主体收入的过程。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经过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也称原始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一)初次收入分配更加注重效率功能性收入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其生产要素取得  相似文献   

4.
要素集聚、产权完整性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要素集聚与产权完整性视角研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认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其实就是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单向流动的过程,并且中国城市居民的产权是完整的,而农村居民的产权是不完整的。这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导致城乡交易成本、生产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要素集聚还使得城市居民的资产增殖,而农村居民的资产无法增殖;城乡居民产权的完整性差异是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要素集聚间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城乡居民产权的完整性差异还会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通过2002—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要素集聚与产权完整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予以实证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喀斯特地区,农户对发展开发区域旅游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东兰县为研究对象,采取调研、建模和数量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东兰县农户自身因素与农户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行为响应之间的关系;采用Perssi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农户认知因素和农户对发展乡村旅游行为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性别及收入等因素是影响农户对发展乡村旅游认知的主要因素。从农户的认知因素与其行为响应之间的关系来看,农户的认知因素也会对农户旅游济活动类型产生影响,如旅游经济行为的选择、旅游活动的参与等。东兰县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要合理地制定旅游政策,结合农户的生产特征做好宣传、发动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劳动生产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居民中分配不公,文章主要针对劳动生产要素方面和非劳动生产要素方面在居民中占有的不公等方面带来的收入差距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要缩小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必须消除生产要素初始分配不公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实现生产要素的初始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治理腐败和打破垄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城乡差距,使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7.
伍雯 《中外企业家》2009,(4X):37-38
农村土地是农业产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要素,它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离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土地潜能发挥就受到了极大束缚。土地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健康运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政府引导农户承包地合理、有序流转,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工业集中指的是在整个工业经济运行的范围内,大型企业积聚和组织的生产要素在整个工业部门全部经济资源中所占比例增大的现象,也可称为集约增长模式。经济学理论指出,经济增长是许多因素变化的结果。经济增长主要来源是生产要素的投入,知识程度的提高,技术发展与所掌握资源的重新配置(包括规模经济)。尤其值得注意的重要因素是以大国市场为基础的规模经济。大规模经济生产受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影响,生产要素组合越合理,边际产出越高。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逊的研究指出:“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从规模经济获得的收益是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10.
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收入、非农生产经营收入、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减小了季节性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但是收入的多样化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低收入农民来说,收入来源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其收入的提高;而对于高收入农民来说,多样化则影响其生产经营的规模,从而不利于其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想实现并推广农户清洁生产,就必须做好经济主体的利益协调工作,加强对农户清洁生产的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力度,优化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行机制。地方政府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干预不同市场的方式达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目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在地方政府对农业清洁生产的要素市场行为模型的基础上,从劳动、土地及资金要素等角度出发,对生产要素制约下农户清洁生产方式受地方政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陕北地区能源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资源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究其原因是现行财政体制与税收制度尚欠合理,财政收入在政府间纵、横向不合理转移。要解决陕北资源区资源与收入不匹配的问题,必须进一步调整分税制体制,完善与资源相关和税收管理制度,争取生态建设的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3.
作为调整收入分配的重要劳动制度,最低工资制度一直处于各方争议之中,本文设计三类最低工资制度实验,考察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契约行为的匹配效应.实验发现,最低工资制度的影响范围与自利模型的预测不一致,同时也验证了最低工资的溢出效应;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工资的增长,增加劳动报酬,起到了调整收入分配的作用.工资预期是既定制度环境下的理性判断,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工人的工资预期,降低了就业匹配效率.最低工资的溢出效应维持了工人的社会偏好,实现制度与社会偏好的互补,提高了社会福祉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14.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联系着各种生产要素和全部经营活动。如何有效合理地使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通过分析车站的资金循环周转,从中找出有效利用资金的途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资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正>以建设和谐企业为总载体,创新企业党组织活动途径以构建和谐企业为基点,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企业党组织要把和谐企业的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目标,有着深刻内涵特征。其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充满活力,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合理匹配,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可得性视角下的农地流转与农村居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可得性视角下农地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可得性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农地流转,提高农户金融可得性能够提升农户农地流转的概率;(2)金融可得性视角下农户农地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农地转出组或是农地转入组农户的金融可得性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收入;(3)金融可得性可以通过影响农地流转,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进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指的是生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决定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转变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实现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发展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危机分析及预测: 生产要素是企业进行生产时所需要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应该优化配置,使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因而每一要素拥有的质与量要服从整体需要.如果某一资源量过多,就会造成浪费,甚至产生内耗;某一资源量过少,就会产生短缺,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企业陷入危机.另外,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各投入要素的比例变化,如果投入要素的比例不能适应变化,从而使作业率偏低,投入不能带来相应的产出,就会使企业遭受风险.由此可见,对这种危机的分析和预防,可以通过确定资源最优使用量(使企业利润最大的资源量)来实现.分析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农村地区430个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根据农户收入方程,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权制度改革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收入,生产资本投入、教育和非农务工对农户收入也起到正向影响。林权制度改革引发农户对林业的重视,但并不能解决农户的再投资问题,需要逐步地完善各类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修翔 《企业研究》2012,(6):137+142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①,这是马克思引用威廉.配地的话,从此可见土地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土地从整体上说是无供给弹性的稀缺经济资源。目前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增强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发挥农业规模效益作用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使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基本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更趋有效,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都在思考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