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融和经济关系的实质是金融功能,金融和经济关系的核心是金融功能,金融和经济关系的基础也是金融功能。而金融功能性要比其他各层级大的金融资源更加难得,所以金融功能性资源是十分稀缺的。在实际中,金融功能层次本身的复杂化和提高,功能的层次和种类的拓展以及强化的过程实质上其实就是金融功能的进一步演化,所以说金融功能的演化便是金融发展。在这个基础之上,用金融发展的金融功能的角度来展开我国金融发展情况的相关功能的判断工作,从而提出吴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与之相关的思考。本文就金融功能以及金融发展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全球68个主要经济体198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周期和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金融高涨期和衰退期,经济增长率较低,同时容易爆发金融危机;相比之下,金融正常期的经济增长率更高,同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更强。这意味着,只有当金融周期处于相对平稳的正常状态时才有助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反之,不论金融周期过热还是过冷,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都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此外,无论金融周期处于何种阶段(高涨期、衰退期或正常期),金融波动的增加都伴随着更低的经济增长率和更高的金融危机发生概率,这意味着,金融波动的增加不仅会显著削弱一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还会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3.
金融相关化率(FIR)作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被普遍使用,但这一指标并不是令人十分满意的。金融发展不仅包括金融增长,而且还包括金融分化,即金融功能的细化和金融结构优化。1978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边际效率下降,金融增长出现超常规膨胀态势,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增长有余,分化不足。金融分化对中国转轨经济具有特殊意味,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增长将逐步由金融增长支持型向金融分化推动型过渡。  相似文献   

4.
经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金融应发挥其功能,支持经济的发展。然而纵观当今金融全球化形势下的金融,不仅大举参与并操纵实体部门的储蓄与投资,而且所谓"虚拟金融"出于逐利目的,脱离实体经济急剧增长,甚至走上投机的歧途,终于使世界金融陷入危机,并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摧毁性打击。由此,应再一次思考这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金融的地位。金融到底是经济的支撑物还是经济的寄生物?文章认为金融的本质功能依然是立足于实体经济的中介服务角色,利用风险经营与管理的专业能力服务于实体经济,平抑经济周期风险,支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功能、金融发展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功能是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实质、核心与基础。金融功能性资源比其他层次的金融资源更难得,从而更稀缺。金融功能层次的复杂化与提升,功能层次与种类的扩展与强化过程即是金融功能的演进,金融功能的演进即是金融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金融发展的金融功能观视角来进行中国金融发展状况的功能判断,提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环境下,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推动金融创新为宗旨的金融工程为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面对全球迅速推进的金融创新,以及因金融全球化而带来的金融竞争的加剧,中国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 《金融与经济》2006,26(Z1):23-25
就本文的基本立场而言,就是迄今为止,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的时间里并无金融思想可言,其间,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基本上处于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实用状态,换言之,我国的金融思想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文章通过金融为经济服务,经济思想、金融思想的考察,探讨金融思想形成及其发展与变迁的脉络,直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金融思想在中国形成与确立。  相似文献   

8.
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差,发展不平衡,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不仅增加了金融风险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难度,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于经济、金融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配置关系入手,剖析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资源配置产生的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对整个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金融发展适度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金融全球化浪潮与国家金融安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与跨国生产、贸易全球化相比较,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风险最大、危机频仍和最脆弱的经济领域.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空前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面对势不可挡的金融全球化浪潮,如何有效防范和消除金融危机,大力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越石 《国际融资》2003,(10):14-15
专家建议未来北京金融街的发展要有明确的定位,要有稳定的政策 14项优惠政策出台,打造中国华尔街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以来,地方财力不足、财权分散、调控管理弱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加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宏观调控、振兴国家财政的大前提下,研究如何加强地方财政调控不仅对实现统一的宏观调控目标大有裨益,而且也是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presents an attempt to incorporate concepts and issues stemming from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GFC) into the typical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two-course sequence as taught in North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eaching approach which the authors advocate embeds the GFC throughout these courses. The main expected outcome from this project is a greater appreci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accounting and finance majors that other business disciplines ‘matter.’ Put differently, those disciplines, including economics, banking, and management, interface with accounting and finance. Therefore, to understand accounting, students must be conversant with the other disciplines. The principal interrelating concepts we cover in this approach are as follows: capital maintenance, liquidity, solvency, financial leverag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transparency in disclosure, derivatives, fair valuation, moral hazard, and ethics.

Editor's Note : The continuing repercussions of the GFC were felt on the day when the final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submitted (8 August 2011) due to Standard & Poor's downgrading the credit rating of the USA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from AAA to AA+) and this, coupled with problems relating to financial stability across the Eurozone, triggered huge falls on stock markets throughout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4.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抑制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而,在著名学者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论影响下,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了金融自由化的道路.但令人失望的是,除亚洲外的广大拉美和非洲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并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为此,经济学家赫尔曼、穆尔多克、斯蒂格利茨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认为政府选择性地干预金融部门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深化.目前国内也存在一些观点认为我国现阶段已具备了实行金融约束的条件,应该选择金融的约束战略.而本文在对金融约束理论及其政策主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金融约束在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可行性,逐步深入地推行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战略乃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financial contracts in an economy subject to two forms of moral hazard. Multiple information problems are shown to generate a role for multiple classes of financial claimants. We then show that economic efficiency is enhanced if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y consists of both direct and intermediated financial contract markets. Consequentl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a motivation for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capital markets and depositor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6.
徐亚平  鲁燕 《上海金融》2012,(1):13-17,116
从金融发展的路径来看,经济货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也是顺周期的,而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顺周期性。一方面,金融资产尤其是证券类金融资产总量的不断增加,使得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对于整个金融、经济运行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金融证券化的发展,对金融资产风险管理、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因此,我们要将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危机与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金融衍生品交易取得了空前发展,美国金融危机更使结构性衍生产品的杠杆率受到举世关注。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产品与金融机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金融高杠杆,并对金融危机的扩大和传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机构都在实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banking sector shocks in an international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bank sizes. We examine to what extent the financial exposure of the banking sector affects the transmission of foreign banking sector shocks. In our model, the more exposed domestic banks are to the foreign economy via lending to foreign firms, the greater are the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financial shocks to the home economy. The model highlights the role of openness to trade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terms of trade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banking sector shocks: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banking sector shocks are greater the more open the home economy is to trade and the less the terms of trade respond to foreign shocks.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与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最密切相关的创新上,即金融产品创新。文章以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对金融创新涵义及其风险性特征的阐述,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国际性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创新应选择的正确路径,这将有助于当前和今后我国金融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从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提出的新挑战出发,本文探讨了金融国际化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影响。未来,金融监管将日趋国际化,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对创新业务的监管,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而统一监管将成为监管体系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应走综合监管、统一监管之路,以适应混业经营发展和金融创新的需要;要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断完善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相配套的其他制度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