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的物价回落可能是阶段性的,并不能因此忽视潜在的通胀压力. 2008年7月份物价指数的公布,使得市场对于通胀压力的担忧明显降低,尽管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0%创出新高,但是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间比上涨6.3%却低于市场预期水平,而且从5月份的7.7%和6月份的7.1%持续回落,市场倾向性地预期CPI会逐步回落,从而预期这种降低的通胀压力可以给宏观政策放松紧缩力度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胀来临?!     
祖增 《浙江经济》2010,(22):28-28
毫无疑问,物价高涨已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主题词之一。10月份,CPI高达4.4%,为两年来最大的增幅,高出银行存款利率1.9个百分点,距公认的恶性通胀咫尺之遥。然而,这个数字与普通民众的感受还有一定的落差,但已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也让不少名家看走眼。  相似文献   

3.
中国内地经济2010年10月份仍然强劲增长,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消费品零售销售攀升18.6%,出口则增长22.9%。然而,通胀亦见加速。10月消费物价因食品价格急涨而上升4.4%,11月更是同比上涨5.1%,达到2010年的最高值,创28个月来新高。由于通胀预期持续上升,内地政府惟有全面收紧政策。  相似文献   

4.
《新财经》2013,(6):65
作为诺安信用债券一年期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谢志华更看重的是债券市场的投资机遇。他认为,债券牛市的终结有待于宏观基本面的明确好转及通胀预期的上升。货币偏松,经济偏弱,当前的经济形势可谓十分复杂。一方面,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超出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全社会用电量的回落表明大量资金未进入实体经济。因此,企业基本面短期难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陈君 《世界经济研究》1994,(2):58-59,29
香港的通货膨胀早已为世人所注目,近期香港的通胀情况又有新的变化.理论上认为,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实际所需要的金融货币量,它与物价上涨时常关联在一起,我们通过对香港的消费物价指数分析,可以发现香港的通胀从二战以来是持续存在的.除了60年代及80年代前半期,香港的通胀都是处于高企状态,其中1973年香港消费物价指数上升18.2%,创历史最高纪录.至90年代,香港通胀仍维持高企状态,1991年通胀率为12%,1992年为9.5%,1993年预计9%,比发达国家高出约2倍.港人深受通胀之苦,纷纷视其为“猛虎”.一、香港通胀的促成及推高因素纵观香港通胀历史,笔者认为,香港通胀是由各类因素在特定的环境下综合作用而促成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它的促成及推高,主要有下列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6月13日】中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趋缓至同比上升7.7%,主要原因是食品通胀势头减弱,以及较高的统计基数。  相似文献   

7.
国际新闻     
1全球通胀压力加剧过去6个月,从美国和欧洲的发达经济体,到中国、巴西以及其他新兴市场,食品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已触发通胀抬头。市场也将未来几年通胀进一步上升的预期纳入价格之中,部分人士警告,通胀可能是全球的下一个经济压力点。  相似文献   

8.
5月份8.2%的PPI数据和我预期的基本一致,但CPI(7.7%)的回落幅度却超出了我的预期。尽管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通胀今后将呈现逐步回落的势头,但是在我看来,中国的通胀高峰依然没有到来。  相似文献   

9.
李茂 《沪港经济》2010,(4):52-53
香港经历连续5个月的通缩后,去年12月重现通胀。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上月按年上升1.3%,剔除港府一次性纾困措施的因素,基本通胀率仍上升0.3%,显示“通胀时代”正式重临香江。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讯     
《改革与开放》2016,(5):132
美国1月份CPI环比持平能源价格环比下降2.8%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美国1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持平。其中,能源价格环比下降2.8% ,同比下降6.5%。为2014年11月以来最小的同比跌幅。数据显示,不计入食品和能源消费,美国1月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3%。与去年同期相比,关国1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