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4年2月至3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出现连续下跌。本文首先主要从美国回收量化宽松政策、中国2014年第一季度出现的经济下行压力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下跌的原因。接着从热钱、出口、房价等角度阐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从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未来走势、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及加强国际间金融和汇率合作三个方面展望人民币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都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人民币汇率由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上调为8.11元人民币,此次调整使人民币汇率上升了2%左右。此后人民币汇率拉开了升值的序幕。2006年5月15日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破8",为7.9982。之后又在2008年的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突破7.0关口,报6.9920。自此,人民币开  相似文献   

3.
薛燕 《集团经济研究》2007,(36):463-464
一、中日两国货币升值背景分析 1、人民币升值情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如图1所示,汇改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2007年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举升破7.6:1关口,为7.5951元人民币对1美元:2007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两年累计升值10%,如图2所示,2005年7月6日,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00:7.5040,截至2007年8月21日,日元兑人民币为100:6.4262.  相似文献   

4.
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价机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美贸易战开打后,贸易谈判的进展也成为了新的汇率波动因素,体现在汇率总体波动幅度变大,且较大幅度的涨跌集中在某一些时间段,而其他时间则波动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我国对人民币汇率机制实行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持续稳步上升的趋势。截止到2012年底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接近23%,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频繁,对我国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带来极大的挑战。在此大环境下,外贸企业采取何种规避汇率风险的对策,无疑成为外贸企业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然而,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实际运行态势上看,经过制度改革初期的大幅贬值后,人民币汇率在近10年的时间跨度里始终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始终维持在8.3:1左右,而且其波动幅度不足±1%.因此,人民币汇率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在实际上已变成为一种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相似文献   

7.
资讯     
<正>时局 人民币升值或有助于全球经济恢复平衡 为市场期待已久的中国上调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有 助于推动不均衡的全球经济向平衡状态靠拢。 如果中国继7月21日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即上升至8.11,升值幅度达2%。2008年12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1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为6.8346,按汇改初期的8.1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逐渐加剧,美国政客职责人民币的低估导致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出现,进而严重影响了其就业和经济复苏,针对"人民币汇率是否导致中美贸易失衡"这一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1993年至2010年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度数据、中美贸易差额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探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总会计师》2010,(7):10-11
汇改五周年之际.央行网站7月22日刊登的副行长胡晓炼文章称.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一直是2005年汇改以来重点强调的内容.但是仅关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观念短期内还是难以改变。未来可尝试定期公布名义有效汇率.引导公众改变主要关注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习惯,逐渐把有效汇率水平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参照系和调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资讯     
人民币汇率七创新高经过几天的盘整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展开新一波上升走势。近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度突破7.8关口,报于1美元兑  相似文献   

12.
2015年811汇改后, 为了缓解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速度, 央行不断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 在811汇改后的一段时间里,规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等于前一日收盘价; 2015年12月, 央行推出 "中间价+篮子货币" 的中间价定价机制; 2017年年初, 央行宣布对这一中间价定价机制作出两项改动: 第一, CFETS货币篮子中的货币新增11种, 即数量由13种增加至24种; 第二, 把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时间, 由过去的24小时缩短为15小时. 但是, 2017年年初至今, 美元指数不断下跌,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有限, 人民币兑篮子汇率显著贬值.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即上升至8.11,升值幅度达2%。2008年12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1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为6.8346,按汇改初期的8.11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近14%。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14日,央行决定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这是央行在我国外汇市场发育趋于成熟、交易主体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日渐增强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外贸进出口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进行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外贸进出口发展密切相关,将对外贸进出口总额、结构、行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一、人民币升值对外贸进出口…  相似文献   

16.
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一波较为快速的调整,连破几个重关口,直至特朗普意外当选,人民币阶段回升之后,迅速随着美元指数的大幅飙升而再度延续明显贬值走势,不断刷六年半低位,市场上空弥漫着焦虑的情绪.鉴于此,货币当局应在汇率调控、预期引导方面妥善处理好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同时,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才能够维持跨境资本的有序流动和外汇市场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国内中资大行为了国际市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可以通过持续大额结汇的方式来调控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所以透过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格的走势来判断央行对于市场的指导性意见。国内大行还是在维持人民币汇率,根据3月16日外汇谷报道,目前人民币贬值压力主要来自国际美元强势与在离岸价差较阔引发的套利盘在境内大额购汇,一股份行交易员称,"今天还是没什么动静,中间价开得也比较平稳,相比较国际美元和离岸人民币的状况,没有出现大的贬值。这两天都有固定的几家大行在不断地结汇。"中资大行持续结汇令人民币即期汇率持稳。来自外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银行自身  相似文献   

18.
2010年9月以来,汇率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美国“逼宫”人民币升值掀起一轮高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纪录不断被刷新。汇率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其走势会给宏观经济、房地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告,放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即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这意味着,狭窄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时代不复存在。这项新政,对于从事对外经贸的中资企业有何潜在影响,涉外中资企业又将如何管理这种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上涨,短短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已突破7.84整数关口。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势头良好,人民币升值空间巨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从事进口业务.却让企业出口承受一定压力。尤其是对从事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影响明显。就中小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轻则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出口利润.重则直接降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