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三十年的工作历程 三十年来,在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我们迈出了四大步: 一是从1979到1985年。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扩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09,(7):52-52
“文化炎革命”结束后,长期积累的就业矛盾集中爆发,靠计划体制的“统包统配”制度难以承受,靠传统的国营单位单一渠道和偏重的工业产业也难以吸收更多就业。当时的国家劳动总局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开拓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扩大就业空间,并在制度上对国家“统包统配”的办法进行改革,更多发挥劳动者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党中央、国务院就此作出了重大决策,明确提出“三结合”就业方针,即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由此,开创了中国就业改革的新纪元。“劳动部门介绍就业”与国营单位安排就业相对应,但又不是统包统配,为以后的市场就业改革和公共就业服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共和国的每一个领域都在述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作为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中国就业,更是值得大书特书。为了纪念这段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和在领导、同志们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和一些亲身参与、亲眼见证这段历程的同志共同提笔,合力编写了《中国就业的改革发展》一书。该书从实行“三结合”就业方针、建立劳动服务公司,改革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确立市场就业主体地位,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打破城乡分割、  相似文献   

4.
正十年浩劫,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大量下乡知青返城,造成城镇待业青年激增。以青岛市沧口区为例,1979年城镇待业率高达10%。为解决这一矛盾,沧口区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各街道建立了劳动管理站,统筹劳动就业。其具体职能包括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待业保险、生产自救四个方面。通过实施劳动部门介绍、自愿组织起来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在推进知识青年就业、安置待业人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晓翁村街道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卜昭庸更是作为"全国安置待业工作先进个人"被中央领导接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09,(8):53-53
劳动服务公司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可称之为奏响中国就业制度改革的第一乐章。当时,大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就业高峰。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1978年在一些省市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由劳动部门倡导,集安置就业、开展培训、进行管理予一体的组织形式,即劳动服务公司,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欢迎。党中央、国务院给予充分肯定,并数次下发文件,确定了劳动服务公司的性质、任务。在中央的大力倡导和要求下,劳动服务公司很快在全国普及开来。一方面承担起组织管理社会劳动力和促进就业的多种职能,成为以后就业服务体系的雏形;另一方面创办集体经济事业,广开生产服务门路,扩大就业。1989年,为贯彻中央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09,(12):54-5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单开放”以后,结合所有翻结构的调整,中共中央确定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打破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为劳动者打开了就业门路。拓宽了就业渠道。这一方针对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四犬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单开放以后,结合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中共中央确定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打破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为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09,(9):22-22
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一)1949年-1978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实施由政府“统包统配”、高度计划与集中的劳动就业体制。(二)1979年-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实施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三)1986年-1994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有步骤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9.
1996年底,上海市劳动部门从国际上引进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概念和模式,用于解决经济调整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就业问题。正是在5年前的今天,伴随上海市第一批非正规劳动组织的诞生,在黄浦区老城厢诞生了上海市第一家扶持非正规劳动组织发展的区级载体——百帮服务中  相似文献   

10.
再就业的主渠道说起自谋职业,我们不得不追溯20年前的那段历史。当时,面对大量的返城知青和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急需安排就业的巨大压力,面对我们党和国家正重新走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关键时刻,面对我国社会经济恢复调整走入正轨的局面,我们提出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人们一般称之为“三结合”就业方针。可以说,自谋职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由于当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拓宽就业门路的需要,自谋职业主要被限定在劳动者自找出路和从事个体私  相似文献   

11.
五奎  李伟 《中国就业》2009,(10):8-9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解决就业这个难题,建国60年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上山下乡、三结合方针、减员增效、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再就业工程,统筹城乡就业、全民创业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就业时期,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发展始终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07,(9):14-15
我们现在处于建国以来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最好的时候。1958年大跃进之后,2000万人回乡生产:文化大革命动乱之中,大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就业发生了严重困难,我们才有了劳动部最熟悉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才有了非公经济的发展。非公经济是就业逼出来的。过去经济一调整,就业首先受损。我们现在持续几年的宏观调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职工生活保障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职工生活保障的现状一、就业保障职工的劳动权利是生存权利的重要内容,就业则是劳动权利的具体体现。1979年以来,防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改革了统包就业制度,提出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并加强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工作,近年来又实施了“再就业工程”。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失业率,由1978年的53%下降到1995年的2.9%。各级工会在…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岗位空缺信息、畅通劳动力市场信息交流,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规范劳动力市场“一站式”服务,经过对全市所属各县区各类用人单位可开发岗位的调查摸底,由伊春市委宣传部、伊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伊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开展就业服务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劳动服务公司。而1993年的再就业工程,以及1998年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制度,把公共就业服务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为政府和企业排忧,为下岗职工解难。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阐述了公共就业服务对促进就业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和其发展趋势,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据第8期《广西劳动保障》杂志报道,南宁市江南区一方面在本辖区开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与外界联系,寻找就业门路,用两条腿走路,迈开下岗再就业工程大步。针对本地就业渠道有限的实际,江南区积极收集输送职工异地就业的信息,探索输送职工异地就业的经验,实施了“千名职工出江南工程”,通过政协、工会、协会等政府及民间组织主动与区内外友好县(市)牵线搭桥,与区内外一些企业、公司签订输送下岗职工务工的协议,至今已有近千名下岗职工及家属到外地就业。城区劳动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免除一切服务费用。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劳动、工资、保险制度单项改革与综合配套改革的运行机制八十年代,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单项突进的改革。如:①在用工制度方面,实行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突破了统包统配的僵局,初步形成了就业渠道多元化的格局;固定工制度改革为劳动合同制;在部分企业进行了劳动优化组合和合同化管理试点,增强了竞争意识。但是,由于劳动力的市场调节机制不健全,就业环境不宽松,致使“双向选择”劳动关系的确立受到限制。同时,近90%左右的职工仍然在捧着“铁饭碗”。劳动制度的双轨制引起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改革的步步深入,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逐日增多,其中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就是下岗人员大量增加,他们的“再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劳动部门、工会组织及舆论界备加关注的一个话题.令人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产生的紧迫感,与70年代末期因返城知青引发的“待业高峰”有着某种类同.十几年前,政府曾提出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特别是以鼓励发展个体经济,自谋生路的方式缓解了当时空前的就业压力.那么,今天,出现大批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08,(3):30-32
“零就业家庭”已成为城镇最为困难的群体。为了帮助“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005年8月,四川省南充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和实施了“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认定“零就业家庭”4407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08,(2):60-60
今年是《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开局之年,借“两节”到来之际,山东省威海市以“保障公平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带动2008年1月5日至2月15日的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