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卡工程》2011,(7):38-39
最近中国银联一前一后的两个动作着实让支付行业产业链上各环节都不能不仔细思考。其一是银联发布了无卡支付平台,其二是银联通过了移动支付标准。一时间关于银联将威胁第三方支付,未来无卡支付将成为主流等声音此起彼伏。似乎以支付卡为核心的银行卡组织“银联”转瞬间就变成了“支付宝”。对于卡商而言,更感觉到了压力,这PBOC2.0芯片卡的升级刚刚要开始,银联突然搞起了无卡支付,将来卡商还怎么玩?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联     
《时代金融》2013,(1):58+68
<正>银联创新产品亮相中国国际金融展中国银联与中信银行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2012年12月20日,以"融汇科技创新引领金融未来"为主题的2012中国国际金融展在北京开幕。中国旅游卡、"银联迷你付"、"银联在线支付"、"银联手机支付"等银联创新产品以新颖的支付方式、丰富的服务内涵和可靠的安全保障,成为展会亮点。2012年12月6日,中国银联与中信银行在北京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开展产品研发、服务创新、市场推广等多方面合作,将更便捷、高效的支付服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用卡》2007,(3X):76-77
(本刊讯)近日,中国银联获得由中国国际品牌学会、世界第一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颁发的“第三届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中国银联在成立不到5年的时间里,在推动国内银行卡联网通用好用、走国际化之路、打造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支付品牌、银行卡产品创新以及固定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网络支付等创新业务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为广大中国持卡人提供了方便、快捷、值得信赖的现代电子支付服务,更为提升整个中国银行卡产业地位、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以及潜移默化地改变百姓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而随着“银联”越来越多地渗透进入百姓生活,“银联”品牌也不断因此深入人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6.8 “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业务推出,标志着中国银联在依托现有银行卡交易清算系统基础上,建成了具有银联特色、行业领先、高效安全、开放式的无卡支付交易处理平台。其中,“银联在线支付”是中国银联为满足各方对网上支付服务的需求而打造的银行卡网上交易转接清算平台.  相似文献   

5.
近日,建设银行继借记卡后,信用卡业务完成与银联系统的对接和调试,正式接人“银联在线支付”。此项进展意味着超过3000万张建行信用卡的持卡人都能通过“银联在线支付”,享受网上支付的安全、快捷与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6.
《云南金融》2010,(8):58-58
2010年6月8日,在“2010中国国际智能卡与RFID博览会”上,银联手机支付荣获“国家金卡工程2010年度金蚂蚁奖自主创新奖”,这标志着中国银联手机支付业务获得了产业界的广泛认可。银联手机支付是将手机与银行卡合二为一的新兴支付方式,以手机中的金融智能卡为支付账户载体,以手机为支付信息处理终端。  相似文献   

7.
《金卡工程》2011,(7):63-64
近日,中国银联与HTC宣布首款银联移动支付智能手机HTC“惊艳”正式发布。HTC‘惊艳”搭载了Android2.2操作系统,在SD卡中内置了支持中国银联标准的手机支付方案,具备手机银行、信用卡还款、缴费通(移动、联通、电信、电费等)、余额查询等远程支付功能,并支持银联POS机刷卡消费等近场支付。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信)近日发布公告称,已为中国电信用户免费开通中国银联手机支付功能,用户只需办理“银联翼宝”手机支付卡,就可将手机免费升级为一台移动支付终端,这实际意味着在手机支付标准上,中国电信已完全使用银联的手机支付标准,且已开始实质性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在手机支付系统中实现与银联和银行的接口是实现移动支付的关键。方案中采用“8583协议”定义与银联统一的交易接口方式及数据格式,接口部分实现处理协议转换、处理交换转及控制等。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4,(5):59-59
4月10日,中国银联发布消息,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国“闪付”终端近300万台,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手机支付受理。越来越多持卡人对便利、安全创新支付方式日益青睐,银联“闪付”已成为消费者日常小额、快速支付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手机中插入特制的金融智能SD卡,便可一次性绑定10家商业账户,消费支付时用手机登录银联客户端,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支付,这一创新出现在2011年12月16日举行的银联手机支付广东地区启动仪式上。据了解,银联手机支付业务是一种将手机与银行卡合二为一的新兴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2.
4月16日,“金融标准市民卡”和“基于金融标准的银联手机支付”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3.
《金卡工程》2013,(9):6-7
各类以“宝”命名的移动支付产品、手机刷卡器、手机钱包等是不是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日益白热化,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联、电信运营商都在从各自领域切入.抢占这块未来支付领域中的制高点,斯在移动终端和传统支付领域拥有优势的电信运营商和银联两者的联手,无疑让它们处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简讯     
银联与开泰银行签署银联卡网上支付合作协议 1月23日,银联与泰国开泰银行在曼谷签署网上支付合作协议,银联卡持卡人将通过“银联在线支付”在泰国部分网上商户实现跨境支付,银联卡在泰国的使用范围也从ATM和商户延伸到网上支付。  相似文献   

15.
《云南金融》2011,(9):59-59
2011年8月5日,中国银联与全球手机创新和设计领先者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整合各自优质资源,围绕银联手机支付业务(HTC),开展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用户打造更便利、安全的移动支付体验。作为银联手机支付研发和推广的重要合作伙伴,HTC致力于通过创新推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发展,并针对不同市场推出了多款定制化手机。  相似文献   

16.
近日,建设银行继借记卡后,信用卡业务完成与银联系统的对接和调试,正式接人“银联在线支付”。此项进展意味着超过3000万张建行信用卡的持卡人都能通过“银联在线支付”,享受网上支付的安全、快捷与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7.
《时代金融》2014,(9):35-35
据银联官方消息,截至今年7月底,银联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超过1.5亿,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为庆祝这一里程碑式进展,并进一步回馈广大用户,中国银联将在9月1日至9月5日期间,举办以“一亿用户 百亿信任”为主题的大型品牌营销活动,让亿万“银联在线支付”用户网购“减”单。  相似文献   

18.
《金卡工程》2013,(8):29-30
银联和第三方支付之间的关系向来微妙。而近日,银联在董事会上的一份“一统天下的”《议案》让双方之间的火药味更浓。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电脑》2012,(5):93-93
4月24日,中国银联与UC优视(简称“UC”)在京共同宣布,银联手机支付服务在UC手机浏览器上线。银联卡持卡人可通过内嵌的银联“手机支付”付款,支付体验更便捷、安全。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UC董事长兼CEO俞永福以及多家银行、电子商务企业嘉宾共同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20.
银行卡     
《时代金融》2011,(28):54-55
<正>"银联在线支付"荣获"影响中国2011年度创新品牌大奖"2011年8月31日,"银联在线支付"在北京荣获2011年中国品牌与传播大会颁发的"影响中国2011年度创新品牌大奖"。"银联在线支付"于今年6月推出,是中国银联为满足各方对网上支付服务的需求而与商业银行共同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