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保山市四县一区共有76个乡镇、904个村委会、10331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216.6万人,当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0.2%。全市有集体积累的村354个,有企业的村218个,当年有集体收益的村494个,占全市村级总数的54.7%,其中,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253个,5至10万元的村34个,23万元以上的村54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410个,占全市村级总数的45.4%。在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253个村中,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152个村占16.8%。  相似文献   

2.
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最近,我们到无锡市第一家也是江苏省较早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北塘区进行调研,深深感到,这项改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意义深远,有条件的地区应当积极引导,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加快推进。 (一) 无锡市北塘区位于无锡市北部,下辖黄巷、山北两镇22个村,2003年全区村级总资产6.23亿元,其中经营性净资产3.81亿元,村级年可支配收入1.1亿元,村均达50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强化引导创新举措,切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至2015年底,全市1636个村集体资产达到154亿元,村均941万元.村集体资产比乡村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到位的1997年底的24亿元,增长了5倍多,比农村税费改革初期2001年底的39亿元翻了两番.2015年全市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7.23亿元(不包括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比税费改革时2001年的1.53亿元,增加1026%,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5万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几年,绍兴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1999年全县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总额达22625万元,比1990年增长3.49倍,村均29.92万元,人均357元。到1999年末村集体净资产达135626万元,比1990年增加5.2倍,村均173.4万元。出现了“三个增强”的局面:一是富裕村经济实力增强。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999年有461个,比1990年增加265个,占村总数的59%,其中总收入超百万元的村有47个,比1990年增加42个,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年已达到省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即人均180元以上)的村有397个,占村总数的50.8%。二是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县775个村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1999年投放农业发展基金,13139万元,比1990年增加1228万元,樯均投放资金4.05万元。全县有村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个,已投放资金3841万元,平均每个园区投入96万元。三是村级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全县90%以上的村完成了电网改造,极大多数村通了公路,做到统一供水,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许多村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和老年社员退休金制度。不少村还办起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和体娱乐场所,促进了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温岭市太平街道办事处,有20个行政村,24828人,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73元;有固定资产8609万元,流动资产13613万元,可使用集体积累资金7350万元,200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469万元,村均123.43万元,人均993元,其中: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有17个,占85%;人均村级集体收入在180元以上的有14个,占70%,太平街道村数占全市的2.5%,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为10%。全市村级经济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村73个,太平街道占有14个,为了能充分发挥城郊农村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太平街道办事处正在进一步发展壮大城郊农村的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淮安市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富民壮村强乡镇战略,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现状收入总量不断提升。2019年度村级集体收入台账显示,全市1529个村(居)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57亿元,其中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5.23亿元,  相似文献   

7.
南翔镇位于嘉定区东南部,是嘉定区"一核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在城市化进程中,南翔镇牢牢抓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一关键,一方面,通过强镇带动村富;另一方面,通过改革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2年,南翔镇镇、村两级集体总资产分别达33.5亿元、7.23亿元,净资产分别达28.4亿元、3.65亿元;镇财政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82元,比上年增长11%.经过几年的探索,南翔镇已走出了一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致富农民的新路子.他们的做法是: 一、构建村级经济发展"造血"机制 南翔镇历来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并且注重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造血"机制,促进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1991年在崃邛县全县40个镇乡的484个村中,无村级集体收入的村39个,占8%,445个有收入的村共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994个,村集体所得收入253.34万元,所得收入村平5961元.全县1~10万元的村49个,10万元以上的村5个.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一是有的乡镇党委、政府能坚持改革,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成效显著;有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现正积极发展新的项目,有的村则正通过技改深挖内涵,增产增收;还有部分村能因地制宜采用村社联合或村户联合发展新的项目.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于维护农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强村富民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展村级经济不能因循守旧走老路,而必须以改革的魄力、创新的思路,走出一条适合各村实际的发展路子。发展村级经济必须情况清、方向明。据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年报统计,至2013年底,上海郊区农村集体资产为3844.6亿元,其中,镇级2754.7亿元,占71.7%,镇均22.0亿元;村级1054.6亿元,占27.4%,村均0.6亿元;队级35.3亿元,占0.9%。在农村集体总资产中,经营性资产3325.8亿元,其中,村级569亿元,占17.1%,村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公共财政的延伸和补充,是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必须逐步加以解决。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2013年,全区217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1.93亿元,其中:经营收入0.65亿元。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中,达到2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20-30万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各地必须研究和求解的重要课题。从我们对江苏省太仓市104个村(含涉农社区)调查数据看,2011年底村级集体资产总额为30.24亿元,比2005年底的10.26亿元净增19.98亿元,增长了近2倍。净资产从2005年底5.17亿元增加到2011年底18.75亿元,净增13.58亿元,增长2.5倍以上。总体上看,太仓村级集体资产总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由小变大,收入渠道由窄变宽,营运质量由低变高,经济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185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调研数据,分析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否带来农户收入的增加,实证研究农户增收的关键影响因素,给中国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1992—2016年,南海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带动了集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774元增长至25909元,其中人均分红收入由520元增长至5346元;集体工业化程度、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价格及收益分配比例对农户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变量中,与区中心的距离对农户分红收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建立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对农户纯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基本前提是要清晰界定的规模化产权、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同时需要在空间地理位置较好,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村集体积极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才能真正实现盘活集体存量用地、显化集体土地资产、增加产权收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阴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方针、政策,深入开展"学习华西村新经验,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活动,多措并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壮大村级财力,提高村级统筹发展水平.2009年底,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175.8亿元、净资产153.3亿元,村均分别达6976万元、60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8.8%;村级集体收入达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村均超900万元.2010年上半年江阴市村级集体收入总额达10.4亿元,同比增长7.2%.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通过强化"三资"管理,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14年末,全区村级集体积累7.98亿元,村平324万元,有19个村集体积累超千万元;2014年全区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29亿元,村平52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和全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先进县。强化制度建设,规范"三资"管理。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为目标,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小康、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支撑。2012年南京市共有村集体经济组织707个,总收入2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是世纪之初的5.4倍。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增长不断提升了集体资产的规模,2012年全市村集体净资产总额60.65亿元,比上年增加7.3亿元,增幅13.7%,村均857.92万元。  相似文献   

16.
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和根本保障.2007年以来,河北省迁安市拓展多种途径,探索建立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新机制.目前,全市共有村级集体积累13.2亿元,年可支配集体收入7亿元,每年可为村民增加公益性支出536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强化引导创新举措,切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至2015年底,全市1636个村集体资产达到154亿元,村均941万元。村集体资产比乡村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到位的1997年底的24亿元,增长了5倍多,比农村税费改革初期2001年底的39亿元翻了两番。2015年全市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7.23亿元(不包括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比税费改革时2001年的1.53亿元,增加1026%,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各级农经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政策导向,创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良好氛围.加大扶持投入,推动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推进管理改革.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去年底。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15亿元,村均达120万元,近年来村级集体收入增幅始终保持在10%以上。为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村级集体资产构成发生变化,成批农民“洗脚上田”“,无地户”、“无地村”不断涌现,失地农民的生存和集体资产管理,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两道难题。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应运而生,成功破题。经过几年的探索,江苏省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成效明显,步伐加快: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已经成立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1000多家,拥有经营性资产102亿元,其中,量化的总股本达85.7亿元,涉及股民142.4万人,总收入21.4亿元,分红总额1.99亿元,股民人均分红140元。“持股进城,按股分红”,让部分失地…  相似文献   

20.
正江津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面积3200平方千米,辖30个镇(街)、232个行政村(涉农社区);总人口148.9万人,总户数62万户,其中乡村人口76.6万人。2019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14亿元,村均收入92.27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6.2万元;所有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3万元,38.5%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江津区通过加强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了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与审计监督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