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希琳 《发展》2006,(1):38-39
《行政许可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之后,我国行政法领域中的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法律,它确立的一系列原则和制度,不仅是对政府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也是对行政许可本身的重大改革.尤其是《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行为应遵循原则的有关规定,对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建设法治政府,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秦鹏飞 《魅力中国》2010,(29):94-94,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本文集合了多名学者的观点,从多角度对行政信息公开作了界定;并从实践角度简单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的背景及价值。针对目前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中存在的申请主体过于限制、公开内容较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主体资格、扩大行政信息公开范围、将知情权写入宪法等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3.
财经·时政     
建设法制政府《行政许可法》七月起实施继《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之后,7月1日,又一部新的行政大法《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法框架基本形成。从1996年开始调研、起草、论证、修改,耗时8年的这部《行政许可法》成为世界上  相似文献   

4.
法治政府是公民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监督的民主政府。公民的这些参与权必须以了解和掌握政府信息为前提,没有知情权就不可能实现参与权。因此,法治政府有义务做到坚持正确的行政理念;完善行政公开制度;推进信息公开;引导规范公民参与公共生活活动,以保障公民知情权。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使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能够一目了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第十六条规定: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6.
杨君培 《发展》2004,(3):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已于2003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继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又一部规范政府的重要法律.它对我国政府机关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工作,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法新规     
《东北之窗》2008,(10):6-9
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5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政府信息公开日益成为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必然选择。开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新局面,必须以促进主动公开常态化为核心,依申请公开规范化为依托,公开体系机制化为基础,公开内容深化为重点,公开渠道多元化为手段;并在实践中理性处理好主动公开量与质的关系,依申请公开公开与不公开的关系,公开平台一与多的关系,公开审查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公开队伍专与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林志勇 《开放潮》2006,(1):68-69
《行政许可法》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集中体现执政为民的宗旨,意味着政府正从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和诚信政府转变。应当说,《行政许可法》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必将推进我国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李琳 《东北之窗》2008,(11):50-51
2008年5月1日,是中国政府变革和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一部名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行政法规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原有的自我主导信息公开将向制度主导转变,我国将走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 继政府职能转变打造"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之后,通过《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推进"开放型政府"的试点,提出要进一步打造"开放型政府"。总结国内外政府公务部门的开放制度或开放经验,笔者认为"开放型政府"是继打造"服务型政府"之后的政治文明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行政机关以一定的形式记录、保存,以及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信息,自2008年5月1日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将依法、率先、无条件进入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李斌 《新财经》2010,(5):30-31
一直以来,中国的财政预算被视为“国家秘密”不予公开,造成了行政成本高居不下,“三公消费”触目惊心。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财政预算公开的呼声愈演愈烈。《新财经》2010年第4期“本期关注”以《行政成本的魔棒》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我国行政成本管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根据《条例》规定,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原则上都应向社会公开。各级行政机关必须按法定范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根据自身特殊需要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如果政府部门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可以通过举报、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5.
王怡 《天津经济》2010,(9):24-25,3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是在这种要求下,《条例》的实施推广不仅是人民的诉求,同时也标志着政府行政职能已经开始逐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6月28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贯彻落实前不久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和7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行政许可法》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也是世界上以单行本形式颁布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还是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7.
《山东建设》2005,(19):9-11
党的十六大提出“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制度”.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行政决策、行政管理和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黄梅兰 《发展》2015,(3):10-11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建设法治政府提出的要求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这是我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理论贡献与发展创新,为党在新时期领导法治政府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要实现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就是要求政府全方位、多维度地履行政府职能。一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法定职责应当成为行政机关工作人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发改委日前联合财政部下发通知重申,行政机关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主动提供政府公开信息,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这一通知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收费问题的规定加以细化。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14,(21):24-25
<正>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我区以打造阳光为民政府为宗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精神和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意见要求,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拓展公开渠道,积极营造为民、便民、利民的政府信息公开环境,较好地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