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为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可观测潜在驱动力的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FAVAR)模型,研究2006年1月至2017年9月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冲击效应。结果发现: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实时性、周期性和负向性;其对国内冲击的响应更迅速、更剧烈,对国际冲击的响应弹性也更强。具体而言,粮食价格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响应剧烈,波动持续期较短;油料作物价格对冲击的响应最强,波动持续期最短;畜禽产品价格对冲击的响应最弱,波动持续期最长;棉、糖价格对冲击的响应和波动持续期与其他农产品相比特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我国鸡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方法]选用HP滤波、ARCH类模型,运用2001—2016年我国蛋鸡和肉鸡饲料月度市场价格统计数据,分析我国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结果](1)肉鸡饲料价格整体高于蛋鸡饲料价格,但两种饲料价格波动走势相似,总体波动呈“W”型,都经历4个阶段,大致分别呈“V”“U”“/”和倒“U”型,两种饲料价格波动率序列均具有明显的“右偏、尖峰、厚尾”特征,且都不服从正态分布;(2)两种饲料价格均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且两者价格波动率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持续性特征比较明显,价格冲击对两者价格波动的影响持续时间长;两种饲料市场均不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特征;两者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且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要大。[结论]我国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相似且一致。  相似文献   

3.
水产品是居民饮食结构中重要的一个大类,深入分析水产品价格波动规律,对于保障居民生活稳定、调动渔民生产积极性以及为管理部门决策参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3个鱼类品种,基于2010年1月至2018年2月的周批发市场价格数据,运用GARCH、TGARCH、EGARCH等模型对其价格波动及非对称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鳊鱼和石斑鱼价格无显著的异方差效应;青鱼、草鱼、鲢鱼等11个水产品品种价格波动有显著的集聚性,但不具备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大菱鲆价格波动没有表现出非对称性,青鱼、海鲈鱼等10个鱼类品种价格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效应,其中青鱼、海鲈鱼、大黄鱼价格下跌引发的市场波动比价格上涨引发的市场波动大;草鱼、鳙鱼、鲤鱼、罗非鱼、牙鲆价格上涨引发的市场波动比价格下跌引发的市场波动大。据此,本文提出建设水产品全产业链综合信息平台、构建水产品价格波动预警体系、创新渔业经营体制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粮食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深入,政府的经济职能正在发生转变,探究市场化改革下政府与市场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机理,可以有效避免社会福利与效益的损失。本文基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粮食分品种月度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检验,从粮食流通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分析了玉米收储政策取消对粮食价格波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显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对玉米价格波动的直接效应为正,政策通过提升流通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玉米价格波动的间接效应为负,表明市场化改革一方面直接加剧了价格波动,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资源配置效率平抑了价格波动。两种途径的影响程度不相同,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绝对值比为1:0.248,影响程度的差异来源于市场化改革调节流通配置效率的程度较低。因此今后市场化改革应注重调整粮食市场产业结构,在配合粮食流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同时,逐步放开粮食市场,以推动中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了解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对采取相应政策稳定粮食价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ARCH、GARCH-M、TARCH和EGARCH等ARCH类模型对粮食价格的波动、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籼稻、粳稻、大豆价格没有显著的异方差效应;小麦和玉米价格波动有显著的集簇性;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没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小麦价格波动有非对称性,即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利用价格波动的集簇性对未来的价格波动进行预测;要不断完善粮食市场,引导市场参与主体理性投资;要特别关注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2007年5月以来的中国国内猪肉价格上涨,由于其较大的涨幅和在食品价格上涨中的显要作用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由于生猪生产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人们自然会从周期的角度看待生猪价格波动。《基于时间序列分解的生猪价格周期识别》分析  相似文献   

7.
庄岩 《农业经济》2012,(7):116-118
农产品价格是万价之基,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调控物价水平.通过利用单方程分析和多方程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确实存在通货膨胀效应,即农产品价格上涨可以推动PPI和CPI指数的上涨.同时发现PPI较CPI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反应敏感.反之,CPI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但PPI不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8.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是当前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两大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学者分别对油价上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经济影响进行广泛的研究.另外,也有不少文献研究油价波动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这些文献为探讨油价冲击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但它们并没有将油价冲击和实际汇率波动联合起来考虑.本文将首先分析油价冲击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机制,然后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1978-2011年间的数据,按照农产品价格的经济传导路径,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证实了以下结论:经济增长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农产品价格自身的冲击是其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由此并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三次产业的冲击强度很小,基本不会对三次产业产生太大的影响,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对第一产业产生的效应是先正后负,对第二产业产生的效应是正负不断的交替出现,对第三产业产生的效应是先负后正,但从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三次产业的冲击强度很小,基本不会对三次产业产生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畜产品价格波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95年1月~2015年10月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主要畜产品价格,本文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畜产品价格的冲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畜产品价格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巨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畜产品价格的冲击持续存在,是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猪肉价格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最大,其次为牛羊肉价格,鸡肉价格受冲击较小,且冲击影响在2007年前后最为严重;猪肉价格和鸡肉价格对冲击的反应较相似,牛肉价格和羊肉价格对冲击的反应一致性高,但与前两者相比存在滞后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2005年之前对畜产品价格的冲击更多地表现为正向影响,之后则为负向影响;随着滞后期数增加,冲击影响逐步减弱。(2)"9·11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所处三个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畜产品价格具有不同程度的冲击。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猪肉价格冲击最大;"9·11事件"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畜产品价格冲击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生猪生产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稳定生猪生产,对于保障猪肉市场有效供给,防止价格大幅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2019年4月份以来,生猪生产严重滑坡,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其他食品价格上涨,给群众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生猪生产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稳定生猪生产,对于保障猪肉市场有效供给,防止价格大幅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2019年4月份以来,生猪生产严重滑坡,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其他食品价格上涨,给群众生活  相似文献   

13.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一种市场性很强的商品。世界政治,经济等很多因素的变化都会给石油价格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国际石油价格总是处在不断波动之中。随着国内石油市场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石油生产企业、炼制企业以及运输等用油企业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降低企业风险,保障企业正常的商业利润,这是国内石油企业一直在关心的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大多企业面对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波动只能是无…  相似文献   

14.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是当前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两大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学者分别对油价上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经济影响进行广泛的研究。另外,也有不少文献研究油价波动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这些文献为探讨油价冲击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齐鲁粮食》2008,(4):40
短期内国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但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应对措施重在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建立保障系统缓解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者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由非洲猪瘟所引发的恐慌等舆情对猪肉价格波动周期及供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2017年至2019年的周度样本数据,构建GM (1, 1)模型,通过非洲猪瘟百度搜索指数代表舆情和猪肉价格构建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舆情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冲击。结果显示,舆情在不同时期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冲击方向是不同的,从中短期来看,舆情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主要是正向的,而从长期来看,舆情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冲击主要是负向的,随时间发展冲击效应是逐渐减弱的。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我国饲料市场形势进一步好转,其中豆粕价格止跌反弹、玉米价格震荡上扬、鱼粉价格高位运行,而主要饲料产品价格均呈现上升的走势。就其影响因素而言:货币溢出效应凸显,奠定饲料价格上涨基调;国内需求"给力",对饲料价格拉升作用明显;生产成本提高,成为饲料价格上涨主要推手;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加剧国内饲料价格波动幅度。展望2011年,饲料价格上涨约束增强,高位盘整走势明显;玉米进口可能巨变,产业安全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市场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理清了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然后对2000年以来主要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状况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从短期看,不同时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具体原因各异;但从长期看,流动性过剩对农产品价格具有显著影响,通货膨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而不是结果.而近期的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会对国内粮食价格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和途径一直是农产品价格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基于2002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国际大米价格与国内大米价格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输入关系,在考虑国内大米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大米价格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检验了大米与其他粮食品种价格间的整合关系。[结果](1)国内大米价格与国际大米价格保持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国内大米价格对国际大米价格波动的弹性为00226。(2)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大米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国际大米价格每上涨1%,国内大米价格会上升约01%。(3)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大米会与其他粮食品种价格保持长期整合关系,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可能会通过间接渠道传递至国内大米市场。[结论]因此不仅需要关注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大米价格的影响,还需要关注其他粮食品种对大米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该文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VAR模型考察城市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 以及影响作用的程度与机制。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证实了城市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对国内农产品 价格具有经济上的显著影响。其中,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单位,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约17.56个单位,而 城乡收入差距每增加1个单位,农产品价格则下降0.7个单位;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城市化对农产品价格 的作用更加明显,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弱。另外,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存在非对称 性,向下冲击所导致的波动大于向上冲击所导致的波动,即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大于农产品价格上 涨。最后该文提出应逐步完善农产品价格的应急机制来应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 程来抵制刘易斯拐点所带来的冲击作用,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逐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