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重庆国土资源》2005,(11):F0003-F0003
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是城镇化、城镇和农村及农业发展规划、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重庆市人地矛盾尖锐,在城镇发展中加强耕地保护对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重庆市城镇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现状,重庆国土房产学会与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合作研究的“重庆市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经济分析”经近一年的努力于今年6月结题,并于今年11月8日通过会议评审获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8月6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市政府在渝签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备忘录》。双方在探索土地利用新机制、耕地保护新模式、民生保障新举措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对于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和"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物流模式成为了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瓶颈。文章对重庆市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进行SWOT分析,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基于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整合的集成模式"主导,以"专业批发市场主导物流模式"为补充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主体创新、制度创新等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内涵介绍,结合重庆市为统筹城乡发展所做的土地改革探索,分析了重庆市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改革、"地票"制度建立及农村土地交易所创设、农民转市民农村集体土地退出与利用探索对于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重庆市在土地改革上的探索为确保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顺利推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改革要以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为前提,土地改革的重点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5.
张台敏 《科技与企业》2012,(17):260-261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而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恪守。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发现农村土地价值,加大反哺"三农"力度,破解城乡二元用地矛盾是各级地方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为此,重庆市独创了地票交易模式,摸索并建立了城乡土地大范围置换的"地票"交易制度。下面本文对重庆市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地票制度取得的成效以及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政策研究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遗产价值当量测度可实现对城乡遗产资源整体价值特征的定量把握和对不同类型遗产对象的跨类价值比较。在“存量更新”时代,其对城乡遗产价值脉络判别与保护更新策略制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可作为城乡遗产保护管理的决策辅助工具。为此,提出和建构城市遗产价值当量测度及其统筹保护应用方法。该方法系统设定了各类古迹遗产、地段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当量估值;制定出基于“等级当量”和“价值权重”乘积计算的个体遗产价值当量赋值算法;再通过对城市整体及其下辖行政单元不同主题文化遗产价值当量的分类统计,实现对城市遗产资源价值构成和价值强度分布的定量测度与表征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了基于价值当量测度的城市遗产资源空间分级、文化分类、政策分区统筹保护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城市遗产“整体保护”与“分类保护”的路径整合,拓展既有城乡遗产价值评测研究的内容范畴和应用情景,以为我国城市地区遗产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影响不断深入,我国转型时期"三大差距"的鸿沟越来越明显。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加剧了城乡差距,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拉大了区域差距。伴随这个过程而形成的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差距,已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分析欠发达地区城乡发展现状,借鉴成功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直辖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选取重庆市W县L镇与J乡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找出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项目背景土地整治是我国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善土地利用条件的重要实践活动。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日益深化,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不断发展,在保护耕地、节约用地、促进农村建设统筹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与城乡统筹都涉及政府创新,"数字鸿沟"制约电子政务发展,"二元"鸿沟制约城乡统筹,而"数字鸿沟"与"二元鸿沟"相互交织,要求电子政务服务与城乡统筹。本文通过对论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的分析,对相关研究及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城乡E体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6月7日,国家正式批准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的设立,为我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加快"、"率先"的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和政策支撑,为重庆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保护的对策。研究的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的结果是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人地矛盾极为尖锐和突出,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研究的结论是增强国土忧患意识,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发挥市场基础作用;遏制地方政府冲动,发挥制度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二次调查中边缘化耕地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天津市二次调查中耕地认定过程存在模糊的土地作为研究对象,将不稳定和可调整的耕地列入边缘化耕地范畴。通过对全市边缘化耕地的类别、数量和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和研究,首次摸清全市边缘化耕地家底,为天津市耕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等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问题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大幅减退,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都市地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接近或低于安全警戒线,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实现区域粮食与基本农产品供给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点.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及进行耕地保护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able land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rom 1990 to 2015 and detects the driving factors of arable land change.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rable land are discus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regional rural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proportion of arable land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1990 to 2015 and the proportion of arable land in the south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able land with a proportion of more than 75% lies in the low elevation and slope. The proportion of arable land in Beijing has also decreased faster than in other regions because most arable land was converted primarily into construction land due to urban expansion. (2) The mechanism showed that county economies and populations influenced the change in the quantity of arable land, and the position and natural conditions influenced the pattern changes in arable land. (3) Finally, this paper detail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terms of legal institutions, th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nd developing modern 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which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rable land protec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相似文献   

15.
赵彬  王乐 《价值工程》2012,31(4):68
本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重庆市大渡口区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大渡口区耕地面积在今后十年仍将持续下降,但其下降速度会逐渐缓慢,建设用地面积将持续稳步增加,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以减少耕地面积为代价的。提出了保持土地合理利用、总量动态平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耕地保护规模及对策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城市边缘区耕地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成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目标。城市耕地保护规模的确定已成为控制建设用地扩张,缓解耕地非农化压力的关键。以长沙市为例,分析了耕地变化的特征,并采用粮食安全预测法对耕地保护的规模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政策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论文简述了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政策,分析了现阶段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探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在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8.
唐守英  雷国平 《活力》2010,(6):129-132
耕地集约化利用则是当前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和质量日益下降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本文以黑龙江省逊克县为例。从投入强度、产出效果、利用程度3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域特征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空间上对2006年逊克县各乡镇耕地集约利用差异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逊克县在耕地集约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长,耕地非农化现象突出,农村劳动力将会逐步流向非农产业,导致耕地利用效率降低,同时由于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导致耕地资源数量和产出水平有明显降低,总体上各乡镇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逊克县耕地利用的集约水平,必须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结构优化以及增加农业投入等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海伦市2个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建项目为例,运用DELP法和AHP法构建了基于耕地质量视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探讨了项目区在项目实施前后的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个项目区的耕地质量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提供新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促进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实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阶段北京市特定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户行为及用地类型转化方向进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形势下,在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应通过提高耕地收益来提高农户耕作积极性,并且要结合生态保护这一契机,以保护耕地生态功能来为耕地保护聚集人气,开创耕地保护的新局面,从而缓解耕地减少的状况,并针对北京市不同区域的耕地整理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